海巖:一場家具收藏的風花雪月
11日30日上午,北京匡時2013年秋季拍賣“藝術體驗季”在北京國際飯店拉開帷幕。著名作家、收藏家海巖先生做客本次體驗季重頭戲——“博物志” 講座。海巖先生以中國傳統家具文化的緣起為切入點,結合自己多年的古典家具收藏經驗,圍繞紅木家具的文化含義和材質鑒別,講述了“一場風花雪月”的收藏故事。
一、中國傳統家具文化緣起
海巖先生將紅木家具放到中國傳統文化背景中去深入探討。在中國文化中,傳統家具在是和中國書畫、瓷器、金石、織繡等等并列的重要分支,西方對中國傳統器物類文化的認同度最高。
為什么到了現代硬木家具變成中國最高等級的家具呢?海巖認為明式硬木家具特別是以黃花梨為主要木材的硬木家具,特別是明代晚期只是江南文人的時尚的創造,但是沒有成為主流。但近百年來它對西方現代極簡設計特別是極簡家具有啟蒙的價值。所以黃花梨家具成了熱潮,變成中國主流文化當中認可的最高等級的家具。
二、明式家具——“空固納萬象”的文人意境
中國家具文化的背后反應出中國人的價值觀念,明代是中國由漢族統治的最后一個封建王朝,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及諸子百家已經大成于世,文人的審美非常之高。明式家具文化可以說是文人趣味和工匠技藝的緊密結合。明代家具是為了滿足文人的個人審美需求和帝王審美需求而制作的,與現在為了滿足廣大工薪階層而批量生產的流程和目的都是不同的。明式家具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把珍貴木材的天然紋理配合到家具簡潔的款型當中,講究“空固納萬象”的文人意境。
在收藏界,除了書畫、瓷器是看名頭和藝術,很多器物其材料的稀缺與珍貴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藏品的市場價值。明清以前的家具用材主要是軟木或者雜木,到明代中晚期開始出現硬木家具。明代硬木家具用材首選黃花梨木;第二是紫檀木;第三是鐵梨木;第四是鸂鶒木。
三、清式家具——繁復莊嚴的等級象征
紫檀在中國歷史上是等級最高、價值最高的木材,盡管現在市場上,它和黃花梨的市場價格差了10倍左右,但是歷史上它的價格是高于黃花梨的。現在的價格差別,只是因為黃花梨更為稀缺。
海巖先生認為清人尚紫檀原因如下:
第一,滿族入關后,在文化程度更高的漢民族面前,統治者內心是有一定的
自卑感和恐慌感,所以滿清的帝王就把審美轉向了紫檀這樣一種莊嚴、大氣、沉穆的木材,在開朝之初極為強調尊嚴、極為強調等級,而紫檀就是等級非常高的木材。
第二,紫檀是所有木料中最適合雕刻的木料。清代的統治者喜歡主題外露,喜歡在家具商雕刻出一些跡象的圖案,紫檀恰能滿足這一需求。
由于帝王喜愛,清式家吸引了大量知識階層、藝術家、能工巧匠,到了清中期,清式的紫檀家具成了中國家具史上的第二個高峰。所以說,明式家具、清式家具是雙峰并置的藝術高峰。
四、鑒“材質” 與 藏“心得”
講座最后,海巖先生還特別與大家分享了多年收藏的心得。對于古董家具的收藏,海巖先生認為有四看:第一看它屬于文人家具、宮廷家具還是普通老百姓的家具;第二看材質;第三看修配的程度;第四看著錄是不是傳承有序。
海巖先生還提出了收藏必須記住的四個要素,缺一不可。第一美麗;第二耐久;第三稀有;第四純粹。
(原文標題為:海巖做客匡時"博物志"講座 講述家具收藏的風花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