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作新:自娛自樂
我的學生俞雷,經常對我說,他非常不同意中國的家具企業去學習意大利的家具設計和經營模式。
他是搞營銷、搞通路的,因此從他的角度去看,有一定道理。意大利家具企業,大多是作坊式的,3-5個人,最多十幾個人一個廠,設備也十分古舊,產量不高,以定制為主要的生產方式。
這或許是中國和意大利處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不同的地區的緣故。
歐洲早已發展了,家里該買的都買了,新生人口不多,因此家具市場的需求不大。買家具可能是50歲以上的人,有經濟實力,可以買定制的、個性化的……而便宜的、年輕人的市場,由發展中國家進口就可以了。
因此,意大利家具企業,小小的、幾個人干活,賣得死貴死貴的,也就可以了。
延伸閱讀:2014米蘭家具展 邁向2015世博之旅
我們呢?發展中的大國,我們有一級、二級、三級甚至四級市場,對各類家具都有市場,而且市場的吸納量很大。
一級市場:我們的一級市場,除了進口產品之外,其它的都以土豪家具為主(其實進口產品也是屬于土豪類的)。另外是紅木家具。
二級市場:所謂實木家具和板木家具,以仿歐式為主,這是民國家具的延續。仿歐式,也就沒有什么設計可言了。當然近來有了新中式,也有了本土化的原創設計,以明式、北歐設計為主線。
三~四級市場:這是主市場,以板式家具為主,設計是簡約的,所謂國際款式(International Style)。許多人到意大利去,主要是去抄這些款式。其實這一市場的最主要設計是“沒設計”,簡單,而以功能為主,不去意大利也能抄,也能做得出來。
像我們這樣的市場結構,怎樣學意大利?根本沒用,于是剩下一些“文人墨客”類的,如教師、設計師,每年去一次米蘭,自娛自樂,而且慢慢地變成不可“侵犯”。
如此而已。
作者林作新博士:亞洲家具聯合會會長,北京林業大學教授、博導
版權聲明:家具迷網獨家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和鏈接地址。未經許可請勿隨意刪改文字。 隨意刪改本站內容,家具迷網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 上一篇:競爭戰略之父邁克爾·波特點評宜家成功之道
- 下一篇:林作新:沒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