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以舊換新”申請補貼流程繁瑣 款項難到賬
2012年11月,由北京市商務委牽頭的家具“以舊換新”活動試點一個月,效果顯著。今年7月1日,家具“以舊換新”活動再次舉行,這次不僅擴大了活動范圍,也對標準、流程做了更精細化的梳理。隨著12月的到來,活動基本進入了收尾階段,但卻有消費者反映他還未收到10%的家具補貼款。這種情況是個案還是普遍存在?
事件回顧
近日,本刊接到讀者王先生的來電,了解到他在家具“以舊換新”活動中遇到的苦惱事。8月20日,王先生在某賣場購買了一款家具產品并簽訂了合同,當時銷售人員給出的說法是,自簽訂合同之日起一個月的時間,王先生就可以領到“以舊換新”活動10%的補貼款。但是距簽訂合同已經過去了三個多月,王先生的補貼款卻遲遲沒有到賬。
“我們得把參加活動的這些訂單都湊成一撥,所以時間稍微長些,兩個月以后差不多就能領到錢了。”簽完合同一個月后,王先生曾致電商家詢問,品牌銷售人員給出了這樣的答復。可是直到記者截稿之日,王先生仍未收到10%的補貼款。
“我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被家具產品銷售員騙了?”王先生說,家具“以舊換新”的補貼款是慢在哪兒了呢?
延伸閱讀:北京家具以舊換新拉動家具銷售1.3億元
賣場走訪
“以舊換新”助業績攀升
自7月1日“以舊換新”政策實施以來,本市家具銷售額逐月遞增,其中“以舊換新”家具銷售額10月份較9月份環比增長70%。
另外,記者從北京市商務委員會11月發布的最新數據了解到,10月份,家具“以舊換新”銷售再創新高,本市11家家具銷售企業“以舊換新”銷售四類家具45956件,“以舊換新”銷售金額3.2億元,占四類家具總銷售額的37%。四類家具銷售同比增長11%,全部家具同比增長6%。不過對于消費者收到補貼款的數據,在公告中并未提及。
補貼款未到賬是少數情況
近日,記者走訪了參加“以舊換新”活動的銷售企業門店,實地了解了今年“以舊換新”活動補貼款的發放情況。據11家銷售企業的銷售人員介紹,他們補貼款的發放工作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居然之家集團經營管理部副經理王寧寧表示,他們力求給所有符合發放條件的消費者,第一時間發放補貼款。截至11月底,居然之家共接受家具“以舊換新”申請35000筆,已領取補貼17000筆,占到所有申請筆數的48.6%。未領補貼款的訂單是由于新家具未到送貨時間、舊家具未交給品牌商戶回收等原因造成的。
集美家居市場部經理丁萍表示,部分顧客抱怨“以舊換新”手續繁瑣,部分消費者未能及時領到補貼款。“我們的工作人員在整理客戶資料時發現,很多客戶的信息填寫不全,這拖慢了整個活動的工作流程。對此,集美正在考慮成立一個專門的‘以舊換新’部門,去集中解決在活動中遇到的困難。”她說。
原因探究
假設1:銷售企業未墊付?
從“以舊換新”的相關政策文件可以了解到,今年活動返給消費者的10%補貼款,需要銷售企業先行墊付。在今年7月“以舊換新”活動開始的初期,一些銷售企業因為害怕出現“假單騙補”的情況,所以先行墊付補貼款的政策,讓他們感到有些壓力。那么一些消費者未及時收到補貼款,是否與銷售企業不愿先行墊付有關?
但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目前銷售企業均在貫徹執行“先行墊付補貼款”的原則。百強家具總裁助理宋曉婷說:“對于‘先行墊付’這項要求,企業確實感到一定壓力,但是我們只賣自己的品牌產品,所以出現假單的概率幾乎為零,相對而言,百強對于活動整體的把控程度更高一些。”
另外,這次“以舊換新”活動的審查流程比上次要嚴格很多,出現假單的幾率比較小。王寧寧表示,目前居然之家消費者已領取到的17000筆補貼款,均是由居然之家先行墊付的。
假設2:流程繁瑣遭遇湊單?
今年的“以舊換新”流程主要分為三步:第一步是申請階段,包括簽合同、交全款、獲發票、填申請和錄信息;第二步是交舊階段,需要得新交舊,保留回收聯;第三步是領取補貼階段,需要消費者辦理手續和相關材料。
據某品牌的銷售人員介紹,根據正常流程,簽訂購買合同后,顧客通常需要二次到店簽字并將合同復印件、發票復印件、身份證復印件、回收憑證原件等交給銷售企業,申請補貼流程較為繁瑣。這時候如果一些品牌再出現湊單情況,將訂單湊到一定數量再上交銷售企業,那么申請補貼款的時間則會更長。
假設3:環節出錯?
11家銷售企業對于補貼款的發放時間有不同的規定。消費者訂購產品的時間、商家將舊家具送至賣場指定地點的時間、商家整理申報補貼資料的時間等,都會影響到補貼發放的效率。
居然之家十里河店家居部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我們根據商戶給到資料的時間算起,一個月以后,才能給顧客返款。如果商戶提交資料慢了,或者資料信息不全,都會影響到返款時間。”消費者可以通過購買家具的合同號,致電賣場查詢自己的訂單進展到了哪個步驟。
假設4:無第三方約束?
近日,記者撥通了北京市商務委政策咨詢和投訴電話,針對“10%補貼款沒有按照銷售企業承諾的時間發放”的問題,進行了咨詢。對方表示,本次家具“以舊換新”活動,目前針對補貼款的發放時間,沒有強制性的要求,也沒有相應的處罰政策。
與家電“以舊換新”不同,家具產品品類多、型號多,本身具有很強的特殊性,再加上消費者填寫信息不完整,都加大了補貼款的審核難度。在采訪中,一些參加了家具“以舊換新”活動的消費者表示,希望相關部門針對補貼款的發放時間做出強制要求。
記者手記
在采訪中,意風家具董事長溫世權表示,“以舊換新”活動刺激和拉動了消費者的購買積極性,今年品牌銷售額的增長,30%都是“以舊換新”帶來的。可見,盡管個別消費者10%的補貼款,因為信息填寫不全等原因造成了延誤,但是總體來說,“以舊換新”確實是件利百姓、利商戶的好事,只要方向是對的,過程中的困難不會成為阻礙。
(原文標題為:家具“以舊換新”補貼款卡在哪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