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沙發遭掉包!實物讓人太傻眼
花大價錢買的真皮沙發,款式、皮質和顏色卻跟自己預訂的大相徑庭。吳先生一直被這件事情困擾,無奈之下,最終只好按家具店的要求折價退回。記者調查發現,在長沙一些家具店,類似“調包”的家具銷售行為時有發生。有關專家提醒,購買家具或建材時要保留足夠的證據,對于涉嫌欺詐的商家可通過法律途徑維權。
案例1
樣貨讓人興奮,送到的貨讓人糾結
吳先生和朋友上個月去星沙挑選家具。在一家家具店,擺在展示柜的一張真皮沙發從款式、顏色和皮質的手感,都讓吳先生滿意。經幾番討價還價后,家具店老板答應以吳先生能接受的價格為吳先生訂制同款的沙發。吳先生感覺很值,就在這個家具店還訂購了桌椅、茶幾和木床等家具,并交了定金。
將近一個月后,全套家具貨品送到家里了,吳先生付了訂單的尾款。但等他回過神來,發現沙發貨不對款,不僅沙發顏色不對,皮質手感不對,送來的沙發一端嵌有木龕式的裝飾,感覺很丑,而原來自己預訂的那款沙發是沒有的。而且沙發的風格和自己的房子完全不搭調。吳先生認為沙發被調包了。
“難怪在發貨前,家具店老板電話里跟我講,要我先付清貨款才發貨,說是怕我反悔,我當時就感覺怪怪的。我都交了定金,貨我還沒看到,為什么要我付全款?現在總算明白了。”吳先生對記者說,不僅沙發不對,而且剛買回來不久的餐桌的一條桌腿在輕輕的拖動中就從根部斷裂開了。
為此吳先生與家具店老板協商了很久,最后吳先生只得折價將沙發和餐桌退還給家具店。
案例2
訂的是推拉式,收到的是折疊式
無獨有偶,盧女士在河西某家具店看上一款沙發床。這款沙發床是推拉式結構,材質、顏色都讓她滿意。在一番討價還價后,盧女士交了2000元錢的全款,并收到了家具店開具的訂貨單。
但是幾天后家具店送來的貨讓盧女士傻了眼。她當時選的是推拉式的沙發床,實際收到的卻是折疊式的。盧女士隨后去別的家具店看到相同款式的沙發,了解價格得知,折疊式的沙發床零售價在1000元左右,而她當時預定的推拉式沙發,家具店卻收了她2000元。她認為商家的行為已涉嫌欺詐。
對于盧女士的說法,家具店老板堅持認為,盧女士當初訂的就是這款,而且她手里拿到的訂貨單與送上門的貨也是全完一致的,訂貨單盧女士是簽了字的。盧女士可能故意找茬想要退貨。
記者調查了解到,除了在家具領域有這種調包的情況發生外,在地板、櫥柜、木門乃至涂料等領域,都曾發生過類似的調包事件。
律師
銷售商品涉嫌欺詐的可要求賠償
針對這兩起消費領域存在的商品調包現象,湖南英萃律師事務所張桂枝律師認為,如果第一個案例確如消費者所言,那么,商家的行為涉嫌欺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而第二個案例,由于單據上有消費者的簽字,即使反映的情況屬實,在沒有其他有力證據的情況下,以現有的訂貨單上的約定,消費者很難維權成功。
對此張律師提醒消費者,在購買定制家具時,要與商家簽訂書面合同,并對家具的尺寸、材質、顏色、價格、送貨時間等進行詳細約定;付款時不要一次性付清,應保留尾款,待安裝完成且沒有質量問題后再結清;如果定制產品存在質量問題,且責任在商家,商家必須承擔換貨、退貨責任。如果商家有意調包卻仍不承認,那么,消費者可利用自己手頭的證據,向消協投訴或向法院狀告商家欺詐,并要求賠償。
(記者:謝春年 原標題:樣品令人興奮 實物讓人傻眼)
- 上一篇:家居業規模布局 如何逐漸擴大?
- 下一篇:江西發現2塊巨型烏木 卻成了“燙手山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