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宜家效應"發酵 周邊地塊被熱抬
彼時,“宜家落戶喬司”成了杭州余杭最熱的新聞。
此時,全新的“宜家效應”正在喬司地塊發酵,“宜家將帶來什么?”和“宜家正在改變什么?”已從紙上走向現實——
杭州老百姓搭著地鐵,蜂擁趕去這個以前只聽說過,幾乎沒去過的地塊。余杭本地人戲稱這種現象為:杭州人開啟到余杭血拼模式。
宜家開業不過短短一月不到,但余杭區商務局招商中心負責人說,自從宜家拿了地,就不斷有國際商業巨頭來打聽,指明要拿宜家周邊的地塊。
而超市、電影院、KTV、洋快餐都來了,這個曾經農民房遍地的城鄉結合部,正在醞釀一次如何華麗的商業蛻變,以后你我去宜家血拼完,還能順路逛逛什么地方?咱們一一來看。
謎語1:宜家隔壁沒開業的大塊頭,會是什么東東
謎底:以后會是個商業綜合體,星巴克必勝客肯德基等已簽約
夾在杭海路、喬中路、博卡路中間的宜家杭州商場,所在地是余杭喬司街道永和村。宜家北面這條叫博卡路的馬路,名字來自村里最大的企業“博卡制衣”。
去逛過宜家的人,應該對宜家隔壁,博卡路對面沒開業的商業綜合體有點印象,這個比宜家還龐大的建筑物,名叫“博貨國際購物廣場”(以下簡稱博貨),正是“博卡制衣”投資的項目。
宜家在喬司拿地后,博貨項目才落的地。現在大家坐地鐵去宜家,從喬司地鐵站出來,首先要經過博貨,然后才能到宜家。
你別看這只是一個村里投資的項目,但這個服裝企業可不簡單——開了21年的博卡制衣,是瑞典時裝品牌H&M在杭州最大的代工廠。企業一年3億多元產值。
永和村村民馬柏松,是村里比較早的創業者,用現在時髦的話說,他是博卡制衣、博貨國際聯合創始人,現在負責企業的投資業務。他告訴記者:“博貨建筑體量一期就有12萬方,比宜家大不少,但所有商鋪不售只租。”
宜家效應:沖著宜家的高人氣,博貨已吸引了兩家家居品牌。
淘寶網上的家居品牌“林氏木業”,來自深圳。品牌現在從網上轉移到線下,在國內很多大城市開了實體店。首次入駐杭州,它計劃以樣板間展示的方式,吸引客戶在店內看樣訂購。
2號樓還有一家簽約的商戶,是來自上海的家居品牌BDHome,也是初來乍到,但它家的網上商城有超過1.5萬件商品,做的是進口品牌家居和出口轉內銷家居。
博貨國際1號樓1層已簽約的還有星巴克,必勝客、KFC、屈臣氏、品牌服裝等;2-3層有1.5萬平方米,物美超市已入駐,4層除了林氏木業,還簽了一家3000平方的KTV。
2號樓則是精品酒店和中高端時尚精品,大家可以去5樓中餐廳吃飯,大廳可以一次容納50桌酒席。上井日本料理餐廳已入駐, H&M和優衣庫也意向入駐。
相關閱讀:宜家或落戶鄭州 3大地塊待選
謎語2:怎么去宜家最方便
謎底:坐地鐵去喬司,以后能從天橋直接過
大家現在坐地鐵去喬司,逛宜家的話,很多人覺得還是不方便,因為地鐵站下來,還要穿過一段擁擠的杭海路才能進店。自打宜家開業,這條老路就更加擁擠不堪。就算不坐地鐵開車,一到早晚高峰,杭海路就堵到不能動;而從市區過來,新建成的永玄路、喬中路又有點小繞路。
宜家效應:
喬司街道副主任夏丹說:“考慮杭海路人流量太大,宜家、博貨雙方協商后,打算建設一條跨博卡路的人行天橋,把地面人流引導到空中。以后,地鐵喬司站可以無縫對接博貨2期項目,大家出地鐵可以直接通過博貨,走天橋進到宜家里面。”
(原標題:"宜家效應"正在發酵 杭州人開啟到余杭血拼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