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傳生:從農民到家具大佬
1984年的冬天,春節前夕,一天晚飯后,父親對劉傳生說:“明天,你帶王建偉去趟你表姐家,看一件家具。”
劉傳生對于舊家具完全沒有概念。“人分三六九等,木分花梨紫檀。”這是劉傳生的知識體系里唯一和家具沾邊兒的一句話。他對古典家具幾乎是一無所知,只是偶爾聽父親談個一星半點。在生產隊年代,劉父是村里小工廠的負責人,精通車工鉗工。大鍋飯時代結束后,小工廠也隨之倒閉。劉父與鄰村從天津回鄉的王老先生合伙開了一個個體小工廠,專門制作模具。
一扇門的打開
王建偉正是王老先生的二兒子。王建偉弟兄三個,都從事古董生意。王建偉與大哥王建華做的都是古董家具,劉傳生所在的河北大城縣的黃花梨家具生意最早由王建華發展起來。在劉傳生眼里,“王建華算得上大城一帶的古典家具的祖師爺。”
劉傳生和王建偉來到表姐家,一件馬鞍子式的寫字臺擺在他們面前,上下左右可以分開,好多抽屜看上去沒有刷漆,很光滑,寫字臺臺面顏色漂亮,做工精細。什么木質,什么年份,什么款,劉傳生統統不知道,只知道這是一面辦公用的寫字臺。可就是這面寫字臺,劉傳生眼見著王建華掏出120元買下了它。這是他第一次接觸古典家具,他不知道王建偉開出的120塊錢的價格是高是低,他只知道自己一個月的工資是37塊錢。“它給我打開了一扇門。”劉傳生說。
玩和收藏不是一個概念
有一次,中國某著名拍賣行要拍賣一套黃花梨的家具,一張方桌和四把椅子。外地來一個很有錢的老板,打算來參加拍賣,卻不知道拍什么東西好。有人問他,你知道黃花梨嗎?老板說,不知道。你連黃花梨都不知道啊?這都是以前宮里的物件,非富即貴才能用,這么名貴的東西你都不知道。
老板聽完,說,哦,那我去拍,一定得拍到,我們家,我,我老婆,兩個孩子,正好四個人,四把椅子,一起吃飯多好啊。
拍賣當天現場,老板不斷舉牌,眼看這一張方桌和四把椅子到了1000多萬元,老板的老婆把牌子悄悄收走了。老板的臉面掛不住了,對著老婆一頓數落。老婆也不示弱說,你瘋了,幾把吃飯的破椅子一千多萬元?恰好此時有人多加了20萬元,最終以1400萬元的價格拍走了老板勢在必得的“四人餐桌椅子”。老板一下子覺得自己的面子全丟了。
“就是有這么樣的一個現狀存在,”劉傳生忍不住感慨,“畸形。從部分人的角度看,這樣的老板越多越好,可是我們不愿意看到市場朝著扭曲的方向去走。”
可他幾乎不看現在電視上層出不窮的鑒寶欄目。“太虛,沒有意義,”劉傳生直言不諱,“你想引導大家干什么?搞"全民收藏"?拋開財力不說,這東西就不是全民收藏的東西,玩和收藏,絕對不是一個概念。”
劉傳生是古典家具圈里“大哥級”人物。
“人家會說,這是劉傳生先生看過的,個人的品牌效應很重要。”中國工藝美院林存真副教授林存真不無感慨,“市場變得不好的時候,眼光越來越重要,劉先生從一個農民就這樣慢慢成長起來了。”
據《中國周刊》
人物
名片
劉傳生
劉傳生在恢復高考后成為專門帶畢業班的王牌教師;改革開放后,整個國家創富的熱情被點燃,他又成為百里之內舊家具收購的最成功者;亞洲金融危機襲來,古董市場一度陷入谷底,劉傳生又實現從滄州到北京的騰挪,并及時從原來領域抽身,進入剛剛興起的柴木家具市場。
- 上一篇:趕場喝酒 家具工廠老板醉駕被刑拘
- 下一篇:廣東大涌:紅木家具產業再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