墻體滲水、線管歪斜…… 業主質疑:精裝房裝修值不值1500元/㎡?
1500元/㎡的裝修標準,一套房的裝修費近20萬元,但我們看到的卻是墻體滲水、線管歪斜、墻面掉灰,有的地方一摸就是一手灰,太糟心了。”近日,瀘州市江陽區鴻通翡翠濱江小區業主肖杰(化名)向本報反映,其購買的正在裝修的精裝房與當初購房時開發商承諾的不一樣,值不起1500元/㎡的裝修價格。而類似問題,也引來其他多名業主質疑。
業主:裝修材料有以次充好之嫌
鴻通翡翠濱江項目是瀘州市鴻通華遠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下稱鴻通公司)在城西打造的大型住宅項目,2017年底開盤。
2018年7月,肖杰與鴻通公司簽訂購房合同,購買了鴻通翡翠濱江一套91㎡的房屋。合同約定,該房屋于2021年2月28日交房,房屋物業交付標準為清水房。此外,肖杰還與開發商簽訂了一份裝修交樓標準認同書,在認同書中,約定了物業裝修標準、裝修材料以及配套設施的品牌。
“我比較過周邊幾個樓盤的樣板間,感覺翡翠濱江的裝修材料用得最好,雖然價格有點高,但合同里寫明了裝修材料品牌,比較有保證。”肖杰說,考慮到開發商宣傳中提到裝修標準為1500元/㎡,除去裝修后,總房價才69萬元,他當時就決定購買這套住房。
今年9月中旬,肖杰接到開發商短信通知,9月14日至18日是業主開放日,請業主參觀位于小區1號樓的新樣板間。但參觀完樣板間后,肖杰很失望,新樣板間與購房前看到的差別非常大,裝修材料以及工藝都不一樣。“墻體滲水、線管歪斜、墻面掉灰,有的地方一摸就是一手灰,木地板更是沒有使用合同約定的品牌。”
肖杰將問題反映給開發商,同時也發到了業主討論群里。業主們拿出購房合同與裝修標準認定書,仔細閱讀發現,認定書在裝修材料以及配套設施品牌約定中,對于品牌的約定采用的是“某某品牌、某某品牌等高級品牌”的概括性描述,并沒有列明型號及價格。“這種概括性的約定范圍太廣,不要說品牌間的價格差距,就是相同品牌不同型號的材料,價格也是天差地別。”業主們質疑開發商以次充好,樣板間展示的裝修標準值不起1500元/㎡。
肖杰梳理了鄰居們提出的問題,多數集中在墻體滲水、線管歪斜、客廳空調排水洞設計不合理、主管線設計與施工圖不一致、裝修材料以次充好等問題,并向開發商提出整改要求,要求開發商立即停止裝修施工、公布裝修預算造價以及整改前期發現的問題。但開發商以裝修工程是嚴格按照合同執行為由拒絕,并發出通知在9月30日關閉樣板間,對施工現場進行封閉式管理。
業主們認為,開發商未遵守前期宣傳及合同約定,封閉施工現場有意回避問題,遂以涉嫌虛假宣傳及合同欺詐為由,將開發商投訴至江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江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于9月28日召集開發商和業主代表進行座談,聽取部分業主和開發商的意見,接收了業主代表提交的資料。目前,該局就業主們反映的問題進行調查。
延伸閱讀:開發商挖坑精裝房 行業還需加速轉型
開發商:一切都是嚴格按照合同執行
對于業主反映的情況,鴻通集團裝飾工程師楊磊表示,該項目按合同約定,應在明年2月28日交付,本來在交付前工地都處于封閉施工階段,特地安排時間和場地邀請業主提前來參觀,初衷也是本著對客戶負責的態度,以及預先發現問題以便及時調整。工地開放,顧名思義它還處于施工狀態,并非最終交付,因此部分業主看到施工過程的照片產生了誤會。目前,部分客戶曝出的問題,并不是100%完工的交付狀態。“最終實際交付時的裝修用材都會按照合同執行,但由于合同約定的品牌是2017年的,不排除部分材料廠商會出現更新換代、產品下架的情況,我們無法控制。對此,我們將按照合同進行同檔次更換,至少是等于或者大于此前所承諾的標準。”
對于封閉施工現場不讓業主進入的問題,楊磊解釋,封閉現場是為了業主安全考慮,施工期間安全隱患多,工人出入要求佩戴安全裝備,業主隨意進出現場容易發生安全事故。
“為了讓裝修施工用的材料和裝修過程更透明,我們在1號樓下的商鋪將裝修材料和檢驗報告進行了展示。同時,我們還和業主商議決定,給5位業主代表發放通行證,業主代表隨時可進場監督裝修施工,并從10月1日起至交房日,每月雙周的周一為客戶開放日,所有業主都可進場對裝修進行查驗。”楊磊說,建蓋房子、裝修房子都是手工作業,難免存在瑕疵與不完善,公司也在積極跟進整改,對于客戶提出的合理要求也會采納。后期如果業主對裝修工程有疑問,可委托第三方監理等相關專業機構進行檢測鑒定。
對于開發商的回復,業主們并不接受。“整個小區的精裝房,總共有1292套,5位業主代表根本不能對全部房屋裝修工作進行監督。業主兩個周才可以去一次自己的房子,不能及時發現問題。”肖杰說,作為業主,在不影響施工安全和進度的情況下,應該享有監工權利。尤其對于水、電、防水隱蔽工程這一重要環節,需要業主驗收后才能繼續進行下一個步驟。
近日,業主們再次要求開發商出示裝修圖紙、報價清單、裝修進度表等資料供業主監督,同時要求開發商提供業主進入施工現場對自己房子的監督機會。經與開發商多次交涉后,雙方正在協商中。
市質監站:該項目屬于清水房備案 將監管至項目竣工驗收
瀘州市建設工程質監站監督員劉波告訴記者,在瀘州市銷售的成品房(精裝房)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項目備案為清水房,竣工驗收后,開發商按照銷售合同約定對房屋進行二次裝修,裝修質量和標準按照購房合同約定執行。另一種是以成品住宅備案的項目,裝修過程納入住建局監管。鴻通翡翠濱江項目屬于第一種情況,即清水房備案,瀘州市建設工程質監站按照法律法規以及國家規范對五方責任主體單位(建設、施工、監理、設計、勘察)的質量行為進行監督,直至該工程竣工驗收,監督的依據為審查合格備案的施工圖設計文件。
劉波說,業主通過簽訂裝修條款委托開發商對房屋進行二次裝修,業主與開發商之間屬于合同關系,質量標準按合同約定。若在二次裝修過程中出現質量問題,一是可按照合同約定的條款進行協商處理,若協商達不成一致意見,可向消費者協會或市場監管局反映進行維權;二是若雙方存在爭議,可申請仲裁或通過司法途徑解決。
律師說法:合同約定越詳細越好
四川中豪律師事務所律師高武華表示,房屋竣工需要有相關職能部門的備案和驗收,但精裝修房的質量問題并沒有統一的國標。購房者在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時,需要簽訂房屋交付標準和裝修協議,協議應對裝修建材的品牌、規格、型號、價位等的要求越詳細越好,這樣可以防止開發商以次充好,保障裝修質量。對于已成現狀的情況,可以保留證據,主張開發商賠償損失。如果開發商對精裝房屋的裝修所需材料、品牌等不進行公示或者只是概括性進行描述的,需要購房者保留好相關證據。例如,現在精裝房屋都會有樣板間,購房者可以將樣板間的裝修裝飾材料的型號、品牌、價格等,作為自己購買房屋的裝修標準來要求開發商。
高武華表示,如果對精裝房屋裝修存在質量疑問或裝修價格是否合理等,都可以委托相關鑒定機構進行鑒定,并通過司法渠道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原標題:墻體滲水、線管歪斜…… 業主質疑:瀘州鴻通翡翠濱江小區精裝房裝修值不值1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