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床墊甲醛超標 主因摻入劣質化工膠
用天然棕櫚或椰子果皮纖維作為原料的棕床墊給人印象多是天然、環保,不過4月20日浙江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公布的棕墊比較試驗結果卻顯示,1/4的抽檢棕床墊出現甲醛釋放量超標,最高甚至超過國家標準9.2倍。天然材料制成的棕床墊,為何會出現甲醛超標,多位業內人士均認為生產過程中使用化工膠進行粘接是罪魁禍首,而低價競爭導致部分棕墊品牌在生產過程中摻入劣質化工粘接劑,甚至是“掛羊頭賣狗肉”。
事件 1/4棕床墊甲醛超標
在浙江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公布的這份棕墊比較試驗結果中,抽取的20批次棕床墊產品里,5批次棕床墊的甲醛釋放量超過國家標準,甲醛超標率達1/4。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床墊甲醛釋放量的國家標準是小于0.050mg/㎡/h,但在此次抽檢中,超標床墊的甲醛釋放量都超過國家標準3倍以上。其中,標稱“歐陸皇朝”、規格為“120cm*200cm”的一款棕床墊的甲醛釋放量為0.224 mg/㎡/h,超過國家標準3.48倍;標稱“愛雅佳斯”、規格為“150cm*190cm”的一款棕床墊的甲醛釋放量為0.275mg/㎡/h,超過國家標準4.5倍;標稱為“第一空間”、規格為“120cm*200cm”的一款棕床墊甲醛釋放量達0.304mg/㎡/h,超過國家標準5.08倍;標稱為“椰維寶”、規格為“150cm*190cm”的棕床墊甲醛釋放量為0.340mg/㎡/h,超過國家標準5.8倍;標稱“賽梵羅”、規格為“135cm*200cm”的一款棕床墊甲醛釋放量為0.510mg/㎡/h,超過國家標準9.2倍。
有趣的是,此次抽檢中超標最嚴重的兩個棕墊品牌“椰維寶”和“賽梵羅”,同時在其天貓旗艦店中明確標示“0甲醛”或“無甲醛”。“椰維寶”天貓旗艦店一款專為兒童打造的棕墊產品展示信息中寫道,“0甲醛、無膠水、睡眠更健康”;“賽梵羅”天貓旗艦店一款名為“椰棕黃麻床墊天然乳膠席夢思床墊棕墊硬護脊”棕墊的產品說明,打出了“天然材質無膠水無添加無甲醛”、“天然材質高科技氣充成型,無毒無害”等標識。“連空氣中都有甲醛,床墊怎么可能0甲醛呢?不過是一種廣告的手法罷了。”從事棕床墊技術研究多年的何思軍告訴北京商報記者,“0甲醛”的宣傳手法其本身便不可信,此次抽檢中曝出甲醛嚴重超標,更讓這兩個品牌信譽掃地。
調查 甲醛超標主因在粘接劑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棕墊原料主要是山棕和椰棕,山棕是從山棕樹中抽取的山棕纖維,椰棕是椰子果皮纖維,使用天然的原材料,正是消費者對棕墊“環保”這一印象的重要來源。既然使用的原材料如此天然,那么此次抽檢中數倍超標的甲醛從何而來?
“從專業的角度來說,棕墊出現甲醛超標,絕大部分是因為使用了過量的膠來粘接,這是甲醛的重要來源。”4月25日,北京商報記者致電浙江省消保委,得到了這樣的答復。“大家都覺得,棕是天然的材料,會很環保。但是實際上棕纖維是什么,它就像是山上長的野草,那么粗的纖維,想要讓它們服服帖帖做床墊,只能用膠來粘,這個膠里面就含有甲醛。”澳洲床墊造夢者的一位銷售人員用更為通俗的方式解釋了棕墊中膠粘劑為何成為甲醛的重要來源。
不過,在穗寶床墊北京區域經理明楊看來,該銷售人員的說法過于絕對。明楊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甲醛含量超標的化工膠并非棕墊粘接劑的惟一選擇,目前已有兩種替代性粘接劑,并在棕墊大牌生產商中廣泛應用。一種是使用割取自橡膠樹的天然乳膠進行粘接;另一種是以低熔點纖維作為粘接劑,將棕纖維和低熔點纖維混合加熱,待低熔點纖維熔化后攪拌,使低熔點纖維和棕纖維纏在一起,然后降溫,這是一個純粹的物理過程,不涉及化學試劑。“甲醛具有穩定膠水的性能,在化工膠中大量使用,目前穗寶這樣的大品牌都已經不再使用化工膠做粘接劑了。”明楊告訴北京商報記者。
北京商報記者在藍景麗家大鐘寺店看到,愛舒和大自然棕墊均以天然乳膠作為粘接劑,喜臨門棕墊用低熔點云絲棉作為粘接劑,穗寶使用的也是以低熔點纖維作為粘接劑的“3D椰棕工藝”。
相關閱讀:棕床墊越硬越環保?是謠言!
分析 為降低成本或摻假
讓人驚奇的是,甲醛超標嚴重的“賽梵羅”和“椰維寶”在天貓旗艦店中,也號稱使用了低熔點纖維作為粘接劑。賽梵羅使用的是氣壓熱熔工藝,椰維寶明確標出使用低熔點聚酯纖維,“我們的棕芯是聚酯纖維和椰絲經過280℃高溫,聚酯纖維達到熔點熔化混合成的,完全可以放心,甲醛不會超標。”椰維寶天貓旗艦店客服人員告訴北京商報記者。
號稱使用了低熔點纖維,甲醛含量仍數倍超標,何思軍認為可能是因為這些品牌在生產過程中摻入了化工膠。“在低熔點纖維作為粘接劑這種工藝中,最貴的就是低熔點纖維,所以這些品牌有沒有摻雜膠水就很可疑了。”何思軍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為降低成本,一些小品牌會使用印花布作為面料,印花布表面的染料也是甲醛的來源之一,“大品牌常用的是針織布,價格是印花布的10倍左右”。
“掛羊頭賣狗肉”或許也是這些品牌甲醛超標的原因之一。國產的一條以低熔點纖維作為粘接劑的生產線需數百萬,進口生產線價格更是上千萬元。“相比之下,用膠水作為粘接劑成本就低很多,工藝上也更簡單。”明楊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如此高昂的設備投入,可能讓一些小品牌望而卻步,轉而“掛羊頭賣狗肉”,對外宣傳使用的是低熔點工藝,實際上仍以化工膠作為粘接劑。
“床墊現在還沒有受到關注,門檻太低。弄點椰棕、山棕,搞點布料、化工膠,再弄來個包邊機,就直接在路邊上開個幾平方米的小店開始生產棕墊了,現在國內這樣的小作坊多如牛毛,能有十幾萬個,都沒有經過檢測,都是在比成本打價格戰,也沒有資金來提高工藝。”何思軍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這個行業尚未經過整合,讓這個行業慢慢自我發展,或許會最終走向一個良性的發展道路;若是想短期內使行業迅速擺脫這種困境,只有通過頒發生產許可證,用行政的方式將那些不達標的企業淘汰出市場。”
(原標題:天然材料中摻入劣質化工膠 棕床墊遭遇甲醛危機 記者:謝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