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簿公堂后峰回路轉:北美最大床墊賣場與絲漣握手言和!
北京時間2019年6月18日晚間,泰普爾絲漣國際集團(Tempur Sealy International. Inc,以下簡稱泰普爾絲漣)宣布已與北美最大的專業床墊連鎖賣場Mattress Firm簽訂供貨協議。
泰普爾絲漣是全美第二大床墊制造商。本協議簽訂后,泰普爾絲漣旗下品牌Tempur-Pedic、Stearns&Foster和絲漣(Sealy)的產品將重回Mattress Firm遍布全美的2500家門店。
該協議對于雙方而言意義重大。
泰普爾絲漣作為全美第二大床墊制造商,在美市占率超過20%,Mattress Firm作為全美最大床墊連鎖賣場,每年為超過300萬人提供合適的睡眠解決方案。2017年1月開始,兩大巨頭因定價糾紛和之后的一系列訴訟而關系破裂,對雙方都形成不小的打擊,Mattress Firm甚至一度申請破產保護。理性回歸之下,握手言和是必然之路。重回Mattress Firm門店的進程預計將于2019年第四季度開始,并將于2020年第一季度完成。
與此同時,泰普爾絲漣還宣布分別與美國零售商Big Lots和歐洲床上用品連鎖賣場Beter Bed Holding簽訂供貨協議,入駐流程將于2019年底完成。
此前,Mattress Firm與泰普爾絲漣曾是長達二十多年的合作伙伴。糾紛爆發后,Mattress Firm宣布與泰普爾絲漣的競爭對手、美國最大床墊制造商舒達席夢思(Serta Simmons Bedding)加強合作。本次泰普爾絲漣發布公告宣布回歸Mattress Firm,舒達席夢思方面隨后表示:“我們將繼續在Mattress Firm銷售產品,并將通過產品來證明自身的優勢。我們與Mattress Firm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非常牢固,我們期待繼續共同努力,為消費者帶來美好的睡眠。”
多年老友,分道揚鑣
泰普爾絲漣曾是Mattress Firm的長期合作伙伴。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Mattress Firm門店內就已經提供泰普爾、絲漣和Stearns&Foster的產品。Mattress Firm也是泰普爾絲漣最大的客戶,為后者帶來20%銷售額。
然而在2016年8月,Mattress Firm被斯坦霍夫國際公司收購后,合作伙伴關系出現了裂痕。
2017年1月31日,泰普爾絲漣方面表示,與Mattress Firm的協議變更談判需要雙方都作出“重大經濟讓步”,分歧無法彌合,因此宣布終止與Mattress Firm的供貨協議。
協議被撕毀后,雙方開始了互相起訴的拉鋸戰。
Mattress Firm首先向休斯頓州地方法院起訴泰普爾絲漣,聲稱泰普爾絲漣故意拖延床墊運輸到門店的物流速度,向后者索賠5000萬美元。
泰普爾絲漣迅速作出反擊,提起訴訟指控Mattress Firm在2017年4月被取消授權之后繼續銷售和宣傳Tempur-Pedic床墊,違反了過渡協議。而Mattress Firm的發言人回應稱,Mattress Firm已于5月初停止宣傳“Tempur-Pedic”床墊,并撤下了在全國3500家商店的所有外部標牌和近六萬個內部標牌,但它有權使用“Tempur-Pedic”和“Sealy”的商標來宣傳剩余的庫存。
“過渡協議只規定不能在廣告中提及他們的名稱,”Mattress Firm的律師John B. Thomas表示。
最終,法官判決Mattress Firm不能再銷售泰普爾絲漣旗下產品,因為它不再是授權零售商,然而Mattress Firm仍然可以像其他競爭對手一樣以泰普爾絲漣的品牌和產品作為參考。
而泰普爾絲漣方面拒絕對此發表評論。
此后,Mattress Firm與舒達席夢思加強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共同開發新的產品線,并投資1億美元用于營銷。
沖突升級,訴訟再起
2018年8月,泰普爾絲漣方面再度提起訴訟,指控Mattress Firm開發和銷售“山寨產品”,侵犯知識產權和消費者權益。
這一指控標志著兩家公司之間的爭端繼續升級。
泰普爾絲漣北美分部在法庭文件中指出,Mattress Firm旗下品牌斯麗比迪(“Therapedic”)存在侵權,這種床墊不僅名稱很像泰普爾絲漣旗下的Tempur-Pedic,就連產品材質、產品外觀、宣傳物料等方面都全方位模仿了后者。
泰普爾絲漣方面的律師在訴訟中表示,兩個產品非常相似,Mattress Firm存在故意誤導消費者之嫌,“消費者甚至會錯誤地認為Mattress Firm仍然是我司產品的授權銷售商”,因此,律師要求佛羅里達州美國地方法院中區采取行動禁止Mattress Firm出售Therapedic床墊。
法庭之外,唇槍舌劍也沒有停息。由于Mattress Firm試圖通過促銷來挽回頹勢,2018年7月底,泰普爾絲漣的CEO斯科特·湯普森(Scott Thompson)針對這一事件告誡投資者:“Mattress Firm的非理性促銷活動是不可持續的。”此外,他還在一封公開郵件中暗諷,“我們看到許多競爭對手不惜任何代價推動銷售,投入大量資金卻不計回報。而且我認為這種情況會繼續下去,只要投資者愿意為虧損買單。”
峰回路轉,握手言和
《史記·張儀列傳》有載,兩虎因爭食而纏斗,大者傷,小者死,卞莊子冷眼旁觀,最后不費大力就揮劍刺死傷虎。
這一故事與商場何其相似。
泰普爾絲漣本有機會沖擊舒達席夢思的床墊霸主地位,經此一役失去了最重要的銷售渠道,搶奪頭把交椅這一目標變得遙遙無期,反而讓舒達席夢思從中得利。而Mattress Firm,外有合作伙伴反目成仇,內有母公司斯坦霍夫的財務丑聞,門店冗余、債務高企等問題更是沉疴已久,不得不于2018年10月申請破產保護。
經歷撕毀協議、互相起訴的鬧劇,殘酷的現實逼迫兩大巨頭回歸理性。
泰普爾絲漣發起的“山寨訴訟案”還沒得出結果,握手言和的動向就已經流露出來。
2019年1月11日,泰普爾絲漣和Mattress Firm在聯合聲明中表示高層已經開始就訴訟案進行談判,并請求法院將案件延期30天、給雙方足夠的時間來判斷爭議能否得到解決。
這被視為雙方關系的轉機。
2月,泰普爾絲漣的CEO斯科特·湯普森(Scott Thompson)告訴投資者,他們與Mattress Firm進行了建設性的談判,并透露局面在往好的方向前進。
4月,回歸Mattress Firm CEO“寶座”僅一年的史蒂夫·斯塔格納(Steve Stagner)突然宣布辭職。這是斯塔格納第二次擔任Mattress Firm的CEO,他從2010年到2016年首次擔任該職位,并于2018年4月臨危受命接替肯·墨菲(Ken Murphy)。
Mattress Firm沒有立刻發布新的任命,而是宣布董事會將與高管團隊緊密合作以實施運營增長戰略,同時尋找新的合適人選。Mattress Firm發言人遜尼德·古德曼(Sunni Goodman)在一封電子郵件中感謝史蒂夫·斯塔格納的付出,“在史蒂夫的帶領下,Mattress Firm在2018年秋天成功擺脫破產。他認為公司目前狀況良好,因此覺得是時候追求其他興趣、并且與家人共度時光。我們感謝他多年來的引領與奉獻。”
然而,一位分析師指出斯塔格納在處理與泰普爾絲漣的關系時缺乏理性是他辭職的原因。“斯塔格納的任期正好在與泰普爾絲漣關系惡化并最終爆發期間,事實上,雙方關系惡化完全是非理性和情緒化的后果。因此他現已成為緩和Mattress Firm與泰普爾絲漣的緊張關系的最后一個障礙。”在這個關頭,斯塔格納的離去可能是必要的。
對于這種猜想,泰普爾絲漣拒絕發表評論,而Mattress Firm方面透露與泰普爾絲漣的對話仍在進行,但具體細節無可奉告。
5月28日,Mattress Firm任命了新的總裁兼CEO約翰·埃克(John Eck)。埃克的職業生涯與此前兩位CEO有徹底的不同,他沒有床墊行業的從業背景,履歷豐富且多元,曾涉足財務、媒體、技術、運營、房地產、數字和業務發展等領域,此前在西班牙國際通信公司(Univision Communications Inc.)擔任首席本地媒體官(Chief Local Media Officer)。
(作者:韋昱彬 原標題:“冷戰兩年,美國第二大床墊制造商與北美最大床墊賣場握手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