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縣家居消費力都去哪兒了?
一個仲夏的午后,一輛五菱牌面包車走過涪陵區政府所在的興華中路。車身上是巨幅的噴繪,赫然顯示一場“廠家直銷的家具采購大會將于某月某日某家具賣場舉行”,車上的高音喇叭也不間斷播放著煽動人心的廣告詞。在這個幅員2941平方公里,常駐人口120萬左右,離重慶主城100公里的區縣,這樣的景象幾乎每天都會上演。
事實上,涪陵僅僅是重慶家居行業終端下沉的縮影。在宏觀大環境的影響下,市場、行業、消費習慣的變遷無處不在體現著。家居賣場進入區縣市場,或獨立開店或采用加盟模式;裝飾公司開拓區縣市場,或直接開店或托管核算;建材總代理把更多的銷售任務下壓到主城九區之外的區縣市場,或擴大自營陣線或加大分銷商任務……
2011年,分割點
在2008年由房地產掀起的集體瘋狂之后,2010剛一結束家居行業的境況就進入拐點。家居,是一個對上游行業房地產極度依賴的行業,盡管時間滯后明顯,但房地產的每一次大小動作,都對家居行業的影響深刻。2008年之后,重慶的家居行業開始進入“平穩發展期”。
“平穩發展期”其實是眾多的從業者的自我安慰,其實在很多家居從業者的眼里,重慶家居行業以2011年為分割線。“在2010年家居行業非常火爆的時候,覺得我們就算什么都不做,每個月的簽單量依然十分可觀,那年銷售任務通常半年就提前完成了,銷售獎勵也是現金大把發,”某經營廣東衛浴品牌的方總說,“2011年之后,看似銷售額沒下降多少,但是完成同樣任務量所花費的力氣是2010年時候的兩到三倍。”
在2011年這條時間分割線之后,與方總一樣在主城發覺“后繼無力”的從業者們開始進入區縣市場。
試水者說
2011年,重慶本土知名家居賣場進駐涪陵,并與同年6月正式營業。重慶晚報記者從建瑪特了解到的信息,當年涪陵店的銷售額在建瑪特的多個門店中已經位居前列。而在2013年的6月,紅星美凱龍的首個區縣項目落戶合川。今年6月13日,居然之家的涪陵店招商發布會引來500多建材商參與。居然之家西南分公司總經理張宗榮更是表示,居然之家將在未來3年,在渝、貴、川三地布局連鎖店規模將達到15家。
事實上,主城家居賣場“插足”區縣市場的始作俑者應該是重慶本土的家居賣場中天裝飾廣場。早在2008年布局涪陵分店的時候,中天廣場已經在萬州、萬盛、長壽開設了三家分店,主城位于七星崗的“總店”目前已經人影寂寥。
作為重慶知名的裝飾企業,美的家裝飾也在2011年進入區縣市場,目前已經在涪陵、萬州、江津、永川、榮昌五地開設了分店。美的家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分店的業務量遞增是毫無疑問的。”
一些在區縣謀發展的建材商也表示,無論是建材商、賣場還是裝飾公司,進入區縣市場也會經歷一段適應的過程,“水土不服”者大有人在。“很多人認為重慶的區縣有錢人比較多,裝修起來不計成本,似乎就等著前錢上門了,其實不是的,”2009年起就在潼南經營一家具品牌的狄先生表示,“消費者還是習慣到主城甚至更遠的城市去買大品牌,而且在區縣由于市場的規范度遠遠趕不上主城,假貨泛濫,一些大品牌就是在假貨的沖擊下只能離開區縣市場。”
轉戰區縣 前赴后繼
“各種成本的上升,首先是壓縮店面,接著是在營銷費用上扎緊口子,最后就只能尋找其它的出口,這是商業經營的必經之路。”經營某衛浴品牌的鄭先生表示。鼎盛時期,他所經營的品牌在重慶的店面近十家,如今,收縮到了一家。
從根本上來說,促使主城家居從業者們轉戰或者擴張區縣市場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主城家居行業的飽和,也因為區縣購買力與家居行業競爭僅僅停留在“蜻蜓點水”時期的巨大誘惑。“在主城區,你費心費力做一場活動,還沒有啟動,就發現被復制了。而在區縣,相應來說要來得溫柔點,各做各的生意,”經營某地板品牌的李總表示,“而且區縣的各類成本不到或者僅僅是主城的一半。”
有數據表明,盡管近年來被“藍海”前赴后繼誘惑到了區縣市場的家居品牌,不到重慶主城目前擁有的家居品牌的數量的30%,而根據目前區縣市場的總量計算,如果區縣的一二線家居品牌達到主城的60%,白熱化競爭才會真正出現。而且與主城擁堵的交通相比,區縣賣場覆蓋的面積將更加廣。在重慶某賣場統計,賣場的覆蓋范圍大約為周邊15到20公里的消費人群,而在區縣,覆蓋的范圍將直達下轄的鄉鎮。(作者:唐琪)
相關閱讀:傳統家居渠道去哪兒?
(原文標題為“宏觀環境變化導致市場、行業、消費習慣的集體變遷 終端下沉,區縣家居消費力去哪兒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