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務實是永恒不變的主題-專訪變色龍家居董事長徐建國
5大戰略品牌,近百萬平米花園式現代化生產基地,近1000家優質專賣店,3000多家銷售網點,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為一體。如變色龍家居董事長徐建國先生所說,變色龍今年剛滿“20歲”,正值風華正茂,過去的20年是變色龍發展轉型成長的階段,創新、求變、務實是徐總對于過去的總結。
變色龍家私董事長徐建國(左)變色龍家私代言人李詠
發展之路還很長。變色龍家居以“順市而變、式變質不變”為經營理念,努力追求創新的同時,也堅持“從里到外,做好家具”的企業宗旨。努力追求創新的同時,也要保持一顆務實的平常心。在如此大環境下,一個家居人能保持與時俱進的不變情懷,值得尊敬與期待。
做企業,人才很重要
只有員工才能鑄造優秀的企業
談起變色龍家居的員工,徐總臉上的微笑難掩內心的自豪與驕傲,從1994年變色龍創建之初到今年剛好20年,從手工作坊到現代化智能化的大型家居企業,每一步都不是一帆風順,但每一步都走得那么堅實,徐總說這都得益于他那些員工,即使在他最困難的時候,他們也沒有選擇離開,變色龍家居很多老員工都見證了公司的發展,10年以上工齡的員工都是很常見的。
在企業管理上,徐總直言家具行業的大多數企業都屬于家族式企業,但有的企業逐漸就喪失了其生命力,甚至死亡。而有的企業卻越做越大,越做越強,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出現了管理上的問題。
徐總認為,家族式企業有它得天獨厚的優勢,卻也存在著許多不可避免的弊端,隨著企業的不斷擴張,對于高級人力成本的需求也增多,而家族群體是很難滿足這類人才的供給。不能搞特殊主義,以血緣關系為主,必須遵循普遍主義原則,能力第一,血緣第二。廣泛吸納與使用職業經理人,推行規范化管理,最終實現職業化,突破性的將封閉性的家族式管理模式轉化為職業經理管理模式。公司內部有很多優秀的職業經理人,徐總對員工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大膽去做,能力越強越好,只要你夠優秀,變色龍一定給大家提供施展自己能力的平臺。
徐總堅持“財散人聚”的原則,他認為,這是一個共同的舞臺,市場是大家的,財富也應該共享,“我可以自豪地說,我們培養了至少一百個百萬富翁。”在變色龍家居公司中,業務經理年薪能達到100萬的不在少數,徐總很推崇自己這種方式,原因是他覺得員工和企業就像家人和家庭的關系,只有員工發展的好,只有員工能掙錢,企業才有機會越做越強。
這樣的人才機制讓變色龍在行業一直處于領先上升地位。作為家居行業人才流失嚴重的情況,變色龍確不存在這樣的問題。變色龍能夠聚人氣,不僅僅是內部員工,主要還有一起合作的伙伴。這些經銷商能夠緊緊跟變色龍一起發展壯大。
做產品,質量是核心
順市而變,式變質不變
大家都知道,成立企業容易,發展企業卻很難,在九零年代就更難了,一切都在摸索中前進。“我們創立于1994年,而兩年后,1996年就把企業的基調和商業模式提了出來。”徐建國介紹說,那時候在成都做家具的企業還很少,變色龍就已經提出了“順市而變,式變質不變”的企業宗旨。
徐總呷了一口茶,慢慢解釋,“很多人說,做產品就是做服務,我同意這句話,優質的服務很重要,但是過硬的產品質量才是核心。企業要隨著市場的改變而不斷創新,但不管你的產品外觀或者商業模式怎么變化,產品的質量是不能打一丁點折扣的,以前的經驗,只是基礎。”因為這個觀念,變色龍家私又提出了他們永恒不變的企業宗旨——“從里到外,做好家具”。
因為正確的人才使用模式、管理模式,堅持產品質量始終如一的宗旨,變色龍越做越順,越做越大。三年時間,別的企業還在成都市場摸爬滾打的時候,變色龍已經開始拓展全國市場了。
在2006年以前,變色龍一直致力于客廳家具,并在整個家具行業里遠近聞名。隨著市場的變化,變色龍開始調整策略,眼光轉向套房家具,產品路線變得多元化,開始朝綜合型家具企業發展。“2006年也是我們企業發展的高峰期,但一切產品的創新仍建立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
如今,變色龍擁有金海貝等五大戰略品牌,他們的目標是將變色龍家私打造成“引領行業變革”的整體家居領袖品牌。董事長徐總說:“無論變色龍將來會有怎樣的發展高峰,但是我們所有的創新一定是建立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之上。”
做公益,不忘社會責任
人生需待之以平常心
“除了用心地做產品,就是以平常心來正確對待生活,對待每件事。”當被問及這20年的最大感觸,徐總非常堅定的說,“腳踏實地做好每件事,對得起客戶,對得起員工,對得起自己,先做人,再做事,最后才說發展企業”。
在變色龍的整個發展歷程中,經歷過大起大落,但都憑著全體員工的堅持不懈,客戶的充分信賴,在所有變色龍人的共同努力下,公司幾次化險為夷,并且越做越大。
資源、經驗、信任、人才、責任,隨著時間的累積,變色龍的實力步步壯大,通過讓利買通路,換取市場及經銷商資源,著重樹立品牌形象、提升品牌附加價值。始終以一流的設計、一流的品質和一流的服務為每一個家庭塑造美好家居新生活。
在做企業之余,變色龍家居也不會忘記社會責任,關注公益事業,為家具行業和社會積極做貢獻。徐建國坦言,公司會不定期幫助一些貧困學生,“其實所能做的很有限,但我們希望帶領更多人一起努力,不管是做公益事業,還是家具事業,都能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張瑾)
- 上一篇:左右沙發黃華坤:讓幸福在你左右
- 下一篇:DSG家具集團:家具店數量一年翻倍并不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