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黃章:一個木匠造手機的傳奇
他不善言辭,從不接受媒體采訪,卻以“J.Wong”的論壇 ID 為外界熟諳;他徹夜潛水于魅族論壇,偶爾喋喋不休,偶爾勃然大怒;他深居簡出搗騰動輒萬元的音樂器材,一月只出一次門理發,以至于公司五層的辦公室空空蕩蕩。他曾在論壇中喊出“不做中國的蘋果,要做世界的魅族”的豪情壯言,一時被“煤油”奉為圭臬。
有人揶揄稱他故作姿態,有人說性格使然。專注、偏執、吹毛求疵乃至瘋狂另類,盡管本人未必認同,但中國喬布斯的名號已經深深地烙在他身上。
從粵菜到選材
生于廣東梅州,黃章對粵菜擁有特殊的情愫。作為中國八大菜系之一,粵菜以其用料廣博而雜、選材料講究著稱。
在創業之前,黃章曾一度手持鍋碗瓢盆,狂熱地研究如何做出最好的粵菜。據了解黃章的人透露,黃章家中有五個粵菜廚師,而食材等細節方面仍然由他親自把控,標準之嚴以至于他最終只能選擇親自種菜。
如果把一道成品菜視為產品,那么食材則如原件。在 2004 年專注于 MP3 播放器市場時,魅族一直是美國音頻芯片 Sigmatel 公司最大的客戶,據說 Sigmatel 美國公司甚至派人親臨珠海,給魅族頒發了全球第一個 Sigmatel3520 芯片 10 萬片紀念牌。然而,一年之后,魅族突然改弦易轍, 棄用 Sigmatel 芯片,改用飛利浦芯片。黃章的理由很簡單——為什么不用更好的?
魅族第一部手機 M8 采用了與當時 iPhone 3GS 相同的芯片——三星 S3C6 410 芯片,這在現在看來沒什么,但在 2009 年蠻荒的中國智能手機的環境,國內所謂“山寨機”廠商的做法通常是 MTK 芯片 外殼直接銷售,手機中甚至夾雜著大量預置的扣費軟件。身于南方諸廠的魅族從一開始就與“山寨機”領域劃清了界限,盡管 M8 身上仍然彌漫著強烈的蘋果氣息。
在魅族公司里流傳著這樣一件“小事”,2005 年修建魅族珠海辦公樓時,食堂的地板被砸了三次,只因為黃章不滿意。
別墅:推倒重來
黃章曾買了一棟別墅,拆了,然后依照自己的想法在此基礎上重新蓋了一棟。
在公司戰略的決策上,黃章確實有推倒“別墅”的勇氣和魄力。大約在 2006 年,黃章看到了 MP3 播放器產業的衰勢,于是破釜沉舟地放棄了國內 MP3 市場領頭羊的地位,投身智能手機市場。2007 年年底,MP3 行業僅存的幾家廠商聯合召開“涅磐大會”,而行業領導者魅族出乎意料地缺席了。
“我們站在山頂,卻發現無路可走。”魅族營銷總監華海良這樣說。
一語成讖。據魅族 CEO 白永祥透露,一度超越 iPod 的韓國廠商 iRiver 曾在 MP3 播放器市場占據重要地位,然而由于轉型不及時,近些年幾乎銷聲匿跡。 他表示,iRiver 當初也想轉做手機,但是測算結果顯示可能要花費 1.7 億美元,于是知難而退。
魅族傾盡了兩年時間才打造出 M8,這是魅族唯一的出路。盡管市場褒貶不一,但考慮到 Windows CE 這一并不適用于手機的嵌入式系統,最終的成果已經殊為不錯。據稱,M8 早先由于質量不穩定,魅族放棄了修理,允許用戶直接加錢換新。
當 Android 概念方興未艾時,魅族再次按下了 Reset 的按鈕。
時間回溯到 2011 年 3 月,魅族第二款手機 M9 市場表現超過預期,而公司內部一個類似諾基亞“PC 套件”的項目眼看著也即將完成。借助這個服務,用戶可以備份通訊錄、短信、日歷信息。硬件加服務,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配套服務。
然而,黃章的一個決斷讓這個服務“胎死腹中”,而它的替代者正是——云服務 Flyme。
木匠和“J.Wong 設計”
關于黃章,有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是他擁有木匠的手藝。據說,黃章家中的不少家具都由他親手打造,比如他曾自己購買木料,設計、并手工刨制出一個電視柜。在不了解他的外人聽來,這就好比明熹宗朱由校的事跡一樣瘋狂。
這種家具的制造經驗很自然地延續到手機設計中。事實上,黃章一直扮演公司首席設計師的角色,昨天的發布會上,“J.Wong 設計”甚至成為招牌。在設計手機外形時,他會用他那個打造家具的刨子打磨出很多個模具,從中選擇一個大小最合適手感最好的交給工程師,然后工程師會按照這個木質模型打造一個鋼質的模具。魅族 MX 機身背部的倒角就是這樣誕生的,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倒角非常類似木質椅子手工打磨的效果。
M9 和 MX 右上角都有一個“魅族”字樣的小篆印章 Logo,這個 Logo 正是由黃章親自操刀。據說,因為臨時添加了這個設計,M9 的發售一度被延期。
黃章與消費者
有人認為黃章經常在論壇與消費者互動,是魅族論壇得以興旺發達,“煤油”團結的原因。黃章在論壇活躍,不過是一種表現,更深層次的原因在于黃章十分重視消費者的利益。
他無法接受因為產品的缺陷,而令消費者感到痛苦。在魅族還在生產 MP3 播放器的年代,若消費者發現產品的缺陷而導致自己無法使用的情況,黃章的第一反應往往不是想盡辦法抵賴、推搪,而是“退”或“換”,絕無二話。
2005 年,魅族推出 E5,用 FM 收音的時候有“噗噗”聲,遭到消費者投訴,黃章親自表態馬上免費換機,而且給第一批購買 E5 的消費者贈送****臂帶。
同樣是 2005 年,魅族推出 E3,該產品上市初期有頻繁死機的問題,當時黃章召集工程師親自主持找到了問題根源,并且連夜修改漏洞,發表新固件。接下來一兩周之內,魅族連續更新固件。
2009 年,M8 遭遇觸屏失靈的事故,黃章承認事故原因在于觸屏供應商 TPK 的良品率不夠高,但如果將所有 M8 召回等于魅族破產。他當時出臺屏幕失靈就免費換機的政策。
如果你問為何“煤油”那么喜歡魅族,如果他從一開始就接觸魅族的產品,那么產生這份喜愛之情是很自然的——對產品擁有無盡追求的黃章,他實際上非常重視消費者的利益。
控制欲和管理
黃章似乎天生有一種強烈的控制欲,無論是對產品設計、生產抑或公司的管理上,而這種偏執甚至左右了整個公司的發展方向。
令大多數人不解的是,黃章對平板電腦沒有任何好感,他曾在論壇中公開表示魅族不會涉足平板。一方面原因在于他認為平板是個妥協的產物,另一個原因則是“手感差”——黃章很喜歡可以一手掌控把玩的設備,而平板電腦顯然沒有辦法滿足他這種“控制欲”。據稱,黃章的生活辦公完全依賴于手機,他從不使用 PC 和平板電腦,他的家中只有一臺 5 年前的戴爾臺式機。
基于這種強烈的控制欲的驅使,黃章對產品幾乎擁有絕對的話語權,但也正是如此,摻雜了太多個人喜惡因素的設計方案時常會讓公司的工程師左右為難。
上面提到的魅族印章 Logo 一經公開,外界評價褒貶不一,一度引起論壇網友的激烈爭論。不少網友力勸黃章,但他一意孤行,甚至在論壇中大放厥詞威脅用戶:
“接受的留下,不接受的離開。over”
然而,局限于個人意識的偏執和控制帶來的不一定是極致的完美。黃章堅信手機屏幕應該更寬,來容納更多的文字以方便閱讀。于是,M9 和 MX 成為空前絕后屏幕分辨率為 960X****0 的 Android 手機,這導致不少應用強制橫向拉伸,最終反倒影響用戶體驗。而 MX2 的 1280X800 繼續我行我素。
“控制”思維甚至延續到產品的生產環節。無論國內外,鮮有手機廠商會像魅族一樣,設計、生產、銷售全鏈條集于一身。而這顯然不符合商業邏輯,據報道,魅族的制造成本比其他手機代工費用高出 20%。
“因為它成本不低,效率也沒富士康高,但從整個設計、制造的理解來看,我們更像是一個大廈。我們不能跨越,我們需要有這樣的體驗,不能從中間跳過這個步驟——你不能自己沒生產過東西,就把東西交給別人制造。”白永祥將這種近乎偏執的驅動力歸于對理想的執念。
“這并不是一種優勢,而是一種風格。”
白永祥毫不諱言地表示魅族要“控制一切”。事實上,魅族公司至今仍然是一家帶有濃厚個人色彩的私人企業。據知情人士透露,目前黃章 100% 控股公司,公司也一直拒絕外來投資。
人格上,一個徹頭徹尾的完美主義者和偏執狂,技術上,一個不折不扣的產品經理,行事風格上,一個專橫武斷的操縱者。低調、隱忍、偏執、瘋狂……正是多重性格集于一身的沖突和碰撞,才讓他統領下的魅族在浮躁的中國手機市場顯得異常另類和神秘。然而,在中國這個變通和營銷致勝的競爭環境下,“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的真理還有待檢驗。
- 上一篇:電子商務引領傳統家居產業變革
- 下一篇:板式家具機械行業未來5年發展空間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