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品牌獨立店入駐家居賣場 北京家居版圖悄然改編
北京的消費者如果裝修房子、淘點兒家居品,有幾個地方是必去的:北邊的居然之家,東邊的紅星美凱龍,西邊的集美家居,南邊的城外誠,或者是在三環邊的十里河泡上一天。還有的人不喜歡賣場的烏泱泱,則會在美克·美家、曲美家居等精致又齊全的獨立家居門店溜達溜達。再或者,還有“萬能”的宜家可以逛上大半天。
然而,在《廣廈時代》最近的一輪市場走訪中發現,很多原本獨立開張并不愿意進駐家居城的品牌在居然紅星等賣場出現,很多原本在賣場里風生水起的產品,也在大型購物中心露臉兒。不僅家居賣場有了新面孔,內外開始了新一輪大挪移,有趣的家居店更是遍地開花,這讓消費者的選擇又多了不少。
消費者對于購物體驗的要求越來越高,居然之家、紅星美凱龍等傳統賣場對購物環境進行升級改造,曾經只愿落腳百貨商場以及街邊獨立開店的家居品牌紛紛進駐家居城,成為新亮點
求同存異 獨立店悄悄鉆進賣場
這并非新發現。消費者對于擁有獨立門店的家居品牌,早已有了根深蒂固的印象,當它們漸漸都出現在家居賣場里的時候,倒真是一件好事兒。
先是北京消費者再熟悉不過的曲美家居把店開到了集美、藍景麗家和紅星美凱龍,實木、板式、定制產品均有涉獵,與百強、華日、歐派等實力品牌同臺切磋。而后,又有美克家居打破獨立店模式,把旗下A.R.T.品牌開進了家居賣場。從前一直深扎購物中心的美式整體家居品牌Harbor House,也把北京的第八家門店放在了賣場中。與A.R.T.相同的是,他們都選擇了集合眾多知名品牌的東四環紅星美凱龍。
從前需要邁出家居城才能找到的優質家居品牌,竟然全都主動送上門來。雖然有人說是品牌方面急于搶占市場份額、緩解產能壓力,但曲美家居、美克家居這種本就擁有豐富產品線和良好售前、售后服務的品牌,出現在傳統家居賣場中,即便和別家產品風格各異,針對的客群也不盡相同,但這對于任何賣場現有品牌來說依然是不小的壓力。不過,站在消費者的角度考慮,集合了市面上知名品牌和產品的家居賣場,無疑是為人們提供了多一種購買選擇。在同一個地方就可以進行同品類產品設計、品質、文化、價格和功能的比較,省去了去自營門店奔波的辛苦。
北京家居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劉晨分析,品牌獨立店逐漸開進賣場,主要有以下四個原因:一是單體產品品牌的號召力與家居賣場整體的號召力存在差距,如居然之家、紅星美凱龍等流通品牌的名聲已經打響;二是因為體驗式消費的核心在于“比較”,賣場中多品牌、多系列的比較會更豐富,比獨立店的單一品牌更具優勢;第三點在于,賣場中的客流量會遠遠大于獨立店,品牌可以更好地實現品牌互襯、營銷互動、資源共享,如北四環居然之家近期正在開展的品牌聯合促銷活動,就是很好的例證;最后,對于消費者而言,品牌進入賣場后,會有包括消費者、品牌和賣場之間三方面的合同,遇到問題會享受賣場的賠付,消費保障系數也比從前有所提高。
對此,美克家居廣告營銷中心總監劉春杰很認同,他表示,到百貨商超及家居獨立店面中挑選家居產品的消費者,往往更具有裝飾家的經驗,對于自己需要什么非常明確,因而能夠直接找到并找對。而對于一些初次裝修,或是對居家風格缺少一定概念的消費者,更容易到賣場中尋找答案。“完整的產品套系往往更能帶給消費者安全感。”劉春杰表示,“以A.R.T.在居然之家金源店的產品為例,基本可以為消費者提供不同審美情趣的完整套系產品,便于他們能夠更加直觀的按照自己的需求進行選擇。”
隨時隨地 購物中心讓家居消費更日常
要說商場里最早出現的家居產品店,HOLA特力和樂應該算得上一個。據《廣廈時代》最新了解,2017年HOLA特力和樂開放大陸所有城市的加盟,將門店繼續開在中高端社區及中高檔購物中心或商場;同樣,專注于進口家居產品的利快,早已把店鋪開進了京城各大購物中心,無論是老牌的雙安商場,還是一線大牌云集的SKP,逛街的同時隨手買幾件家居品變得十分容易。但與此同時我們也發現,最早一批進入商場的家居店,隨著時代的變化和自身發展的種種原因,有的撤店,有的退出市場,處在由傳統向時尚轉變的灰色地帶。但多年前,它們都曾享受過龐大的客流量帶來的甜頭。
入駐到各類型的百貨商場中,已經成為不少主流家居品牌的選擇,在北京商業地標性商場SKP中可以發現,五層的家居用品區集納了包括瑞福睡在內的眾多寢具品牌,購物時也能買到心儀家具成為日常
除了小件產品的零售,注重整體展示和消費者感受的品牌,也依然很愛百貨商場。美克美家子品牌Rehome在全國的布局一直都是體驗式購物中心,因此金融街和華貿中心的店鋪,因為與時尚品牌和餐飲娛樂相鄰,吸引了不少在周邊工作的白領前去選購;此外,丹麥家具設計品牌HAY入駐雙井富力城,短短一年吸粉無數;設計品牌造作的全球首家線下體驗店也于去年在頤堤港開業。雖然很多人都口口聲聲說著“實體店難做”、“O2O才是王道”,但當商場里集合了傳統購物以及親子、餐飲、美甲之后,這些好看又好玩的家居店,反而給單調的逛街時光帶去了些許溫情。
還有一些變化,來自于從賣場到商場的轉變。曾經充斥著時裝、香水、奢侈品的商業地標,如今也出現了很多家居品牌的身影。去年,瑞士寢具品牌Swissflex瑞福睡睡眠系統搶先步入北京SKP,五十余平方米的店面面積憑借產品的舒適性強力吸睛。而同樣主打睡眠產品的美國Sealy絲漣也對頤堤港等購物中心躍躍欲試,雖仍然處于選擇中,但入駐商場顯然也是早有打算。雖然這些品牌都已經在如居然之家家之尊國際家居館中擁有不錯的銷售業績,但不同于家居賣場中“定向類”的大尺度銷售,進入百貨商場的它們,更加親切細膩。將瑞福睡引入中國市場的歐易家有限公司總經理葉大勇表示,家居產品本身就與生活息息相關,進入到百貨商超中,也就意味著離消費者越來越近,能夠有人在此買單,也就意味著消費者對于家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
其實,高品質的消費不僅只是穿戴,更應該是我們的生活。可能是一張親密舒適的床墊,也可能是一套科學精確的排骨架。對于具有百貨商品屬性的家居產品來說,走進購物中心是個明智之舉。
另辟蹊徑 轉角就能遇到家具店
還有另外一種,是消費者在賣場里、商場里都看不到的。它們隱藏在整個城市中,成為了獨一無二。大眾普遍難以發現,但卻難不倒那些愛逛的人。
另一方面,在逛街時偶然碰到的家居店面很有可能是“獨此一家”。在僑福芳草地購物中心不難發現,來自法國的habitat全球買手店吸引了諸多目光
沒人會想到,在人文氣息濃厚的國子監,還有個家具店藏在胡同里。而這個名為梵幾的品牌,不久前把新店開到了北京的時尚聚集地三里屯太古里;在國內各大展會頻頻拋頭露面的小清新家具吱音,年初也在熱鬧的前門大柵欄開了首家旗艦店。誰說跟家具有關的一定要出現在家居賣場里?誰說與家相關的一切都要在全家出動時才能被關注?在北京的街頭巷尾,越來越多的家具店、買手店、設計品店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中國的消費者可能還沒有在街角逛家具店的習慣,而這些在國外其實已經并不新鮮。周邊的古色古香,或是時尚與傳統的碰撞,都能激發人們的家居靈感。坐在店里喝杯咖啡,沒準兒就愛上了眼前的這件家具。
當家居消費成為日常,無論我們身處何地,都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生活氣息;而當家居消費的選擇更多元、形式更豐富時,采買便成了一件愉快而有意義的事。
(記者:方博 原標題:家居店面應時而動 進城出城騰退挪移 京城家居版圖悄然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