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它們一張臉 她把廢棄家具變藝術
一張老舊的沙發,你能看出它的臉嗎?
鄧乃瑄(NicoleTeng)可以!
6年前,鄧乃瑄從臺灣來到上海,開始經營畫廊,在這之前,她是一名廣告人。
然后,她發現,上海不少人將家里制作精美但是老舊的家具拋棄,換個全新家當。
她便開始收集這些有著美麗木料骨架的舊物,然后用自己的視角對它們進行翻新,給這些老舊的物品一個全新的現代面貌。
后來,畫廊經營不善,她干脆全心全意做起了舊物翻新的工作。
幾乎每一件物品,鄧乃瑄都會盡可能地賦予它一張臉。
"我覺得我可以看到老東西里面的靈魂。比如說有些沙發,座位很矮,扶手很長,椅背肥肥厚厚,我就覺得我看到一個很慵懶的老人。我覺得他是有表情的,椅背就是他的臉,于是我開始做他的臉。我覺得每個椅子都在對我說話,所以我把它們撿回來,把我看到的它們制作出來。"
骨架來自于回收的舊家具,布也是來自于江南的老土布。
鄧乃瑄從不忌諱向人介紹這些家具都來自于回收材料。
在她的眼中,這些以往用來做包袱、床單、被套的土布,其豐富堅韌的質感、古樸的紋理和顏色,有一種簡潔的時尚和現代感。
每對一件家具成功翻新后,她總是不無得意:因為又一次顛覆了人們對老材料的印象。
這些翻新過的家具或許并不精致,甚至有點粗糙,但那種原始的生命力和接近人心的親和力,正是它們的獨特魅力所在。
延伸閱讀:撿回來的好創意
為了回收這些舊材料,她不但經常逛舊貨市場,還經常出沒于垃圾筒旁。甚至,還經常在路上攔下那些收廢品三輪車淘寶。
“這方面我很厲害的,我經常一眼就能看見別人眼中不起眼的好東西!”鄧乃瑄對自己的眼光很滿意。
靠著和收廢品的三輪車夫建立的關系網絡,她慢慢認識了在上海做木工和做縫紉的老師傅,這是她背后的“團隊”。
木工師傅除了做舊家具的清理和修補外,還要按照鄧乃瑄的意圖對其進行調整。比如說將沙發的扶手調低,從而讓原本沉重的老家具變得更加清新活潑,更有現代感。
鄧乃瑄自己不會踩縫紉機,所以做縫紉老師傅要將她剪貼好的布料按照圖案縫起來。
所以,鄧乃瑄老是有一種自己仍然在做平面設計的感覺。
如今,鄧乃瑄已經在上海、臺北、香港3地開起了門店,出產的東西也越來越受歡迎。
但是回顧走上這條路伊始的艱辛,她仍不免對當初心中的反復拷問心有余悸:我時常在反問自己,拋棄穩定的工作,帶著滿腔熱血投入陌生的家居領域,到底是不是件傻事?
所幸,即使在握著存折生存的最艱難時刻,她也沒有放棄自己夢想,才終于有勇氣和決心堅守下來。
- 上一篇:德家具設計師打造完美貓家具
- 下一篇:曹滌非:坐而言“環保”,不如起而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