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賣場遇考驗 不懼天貓堅守陣地
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眼間2014年已經過去了一半。家居賣場度過了五一小長假的促銷高峰,各家對銷售額還算滿意。但這短暫的繁榮只是一場“虛火”,還是今年市場好轉的一個表象,業內說法不一。但大家一致肯定的是,經過多年的起起伏伏,各賣場早就有了應對之策,下面要做的就是抓住定位,走特色之路。
市場滋味各有不同
元旦過后一般是家居賣場的傳統淡季。農歷新年之后,一些賣場開業已經是2月中旬。算到今日,2014年各大賣場上半年正常營業時間也就5個月。但就是這短短的數月,大家對市場形勢的判斷大不相同。
4月初的三天清明小長假,讓不少賣場迎來了一個銷售小高潮。剛過去不久的五一,也讓賣場感受到了市場的溫暖。集美家居副總裁沈耀俊表示,五一整體的銷售情況讓他感覺比較符合預期,同比增長2.5%,“轉化成銷售額,大概增長了在一千多萬元左右。”之所以上半年市場表現讓人欣慰,據他總結,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賣場的營銷做得較往年還要賣力;今年開年二手房的交易量不錯;整個家居產品的消費周期近年來大大縮短。“以前買個家具幾十年不換,現在可能幾年就要將家翻翻新。”沈耀俊認為,80、90后的剛性需求也不容小覷,“現在他們是市場上比較重要的消費力量。”北京市場協會家居分會秘書長劉晨也表示,今年上半年的市場還是穩中向好的。
也有業內人士分析,四五月賣場銷售額有上揚趨勢,一是因為確實是裝修旺季,此時銷售額增長也算正常。二是今年不少賣場的促銷期也特別的長,比如居然之家之前的優惠活動從3月15日直接做到4月17日,城外誠的清明節促銷,針對裝修客戶其實從3月24日就開始實施,這都在一定程度上拉升了銷售額。
不過,與此同時業內也有人并不看好上半年的市場。有業內人士直接用“也就那樣吧”略帶無奈的口吻回答記者。他認為,上半年市場整體表現其實并沒有大的起色,最近二手房房價雖然一直在降,但交易量并沒有預計的大幅提升。“賣場之所以有比較好的數據,是因為大家統計的方法不同。如果綜合從制造到流通的整體情況看,其實并沒有太大改觀。”
郊區開店仍是熱點
雖說大家對市場的判斷不同,但各賣場在上半年還是忙出了自己的亮點。首先,就是延續去年的戰火,繼續開店劃分地盤。家居圈早就看到了京城市場的飽和狀態,近兩年,京郊以及周邊地區已成兵家必爭之地。
4月26日,集美家居率先開啟了盧溝橋店,這是京西南地區首家大型品牌一站式購物賣場。由此,集美家居的京郊布局已經全面展開。5月1日,居然之家大興店開業。它與順義店一南一北使居然之家在北京的地位更加鞏固。
同在五一當天,居然靚屋北五環店正式開業,經營面積5萬平方米,硬件設施達五星級標準。至此,居然之家在北京店面已經達到10家,其深耕大家居的概念得到進一步體現。
由于郊區市場價值被不斷挖掘,大賣場的爭奪,也讓當地市場受到擠壓。經過多年的發展,賣場已有自己的鮮明特色,各抱地勢,競爭雖有,卻無正面交鋒。而郊區當地的小賣場,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吉星德億家居廣場夾在居然之家大興店和宜家西紅門店之間,其總經理殷玉新表示:“市場確實被攤薄,但我們有自己的客群,抱定了,就不會有問題。我們五一銷售情況很好。郊區的消費者很淳樸,只要是真正的實惠,肯定能得到信任。”“城里的銷售花樣炒作多,郊區消費者會覺得太虛,在這里行不通。”
記者了解到,居然之家石景山店已經在招商。而沈耀俊透露,唐山店雖然招商還未進行,但預計今年將提前開業。今年的布局重點仍然圍繞著北京郊區及京津冀其他二三線城市。看來,今年各大賣場對于郊區及周邊地區的爭奪仍是一出大戲。
紅星美凱龍博上市
今年,另一家居圈的重磅新聞就是15家家居企業扎堆上市,其中就有紅星美凱龍。家居圈內對于紅星美凱龍要上市的話題已經傳了多年,此時終于看到了真動作。據4月25日公開的紅星美凱龍預披露材料顯示,其擬公開發行不超過10億股,擬募集資金約44.5億元,用于武漢、重慶、天津、沈陽等地的家居生活廣場項目以及信息化系統升級改造和電子商務平臺建設等11個項目。
不過業內卻對企業上市問題有著自己不同的看法。劉晨認為,這是一把雙刃劍。首先,它是一個重要的融資手段,能夠實現企業的擴大再生產,提高企業生產規模。不過同時,企業也背負著重大的贏利責任。“因為你已經不止是一個企業,而要對股東負責。”另外,上市后對企業管理也是一大考驗。日后能否贏利,以及企業制度能否達到上市公司的標準,管理、財務等各方面是否規范,這些還很難下定論。沈耀俊則表示,上市未必對企業全是好處。上市企業需要在管理及運營到達一定高度。“簡單地將風險分攤是沒有什么意義的。”
賣場電商不懼天貓
家居賣場如何才能做好電商,這個問題已經困擾業內多年。雖說失敗不少,但今年仍有大手筆。
首先,紅星美凱龍的星易家和家品會在天貓上開起了旗艦店。其招股書中顯示,將用于電子商務平臺建設中的資金將達兩億元,實施主體為紅美電商,具體計劃是建設團購營銷中心、客戶增值中心、平臺運營中心這三大平臺。
集美家居則早在年初就表示了試水電商的決心。具體將采取O2O模式,全面對PC網站進行更新,建立APP客戶端,給所有的產品建二維碼,實現網上集客的功能。目前,整個體系還在搭建中。整個電商平臺投入不算巨大,卻受到商戶的支持,預計年底上線。
雖然,大小賣場都在不遺余力地尋找電商出路,但劉晨的一句話還是讓大家看到了當下的實情,“家居電商,還在摸索中前進。”去年雙十一,19家賣場聯合抵制天貓的情況還歷歷在目,今年賣場要如何應對互聯網的沖擊和擠壓呢?沈耀俊否定了天貓對傳統賣場的沖擊,“它從來沒有對我們造成過沖擊。對于家居產品來說,實體賣場可以說是絕大多數消費者的必然選擇。床、衣柜這些大件,單靠網絡搜索,消費者是無法了解產品實情的。對于天貓的抵制,只是不愿意看到它擾亂賣場的經營秩序。”
下半年堅守陣地
對于下半年的市場情況,很少有人給記者一個準確的預判,是升是降還是平穩度過,大家都采取一種泰然處之、寵辱不驚的態度。“從2008年開始,市場就這樣起起伏伏。各賣場早就有了自己的應對之策和生存之道。”沈耀俊認為,隨著市場形勢的變化,家居賣場會越來越走向集中化,一些小賣場會逐漸被淘汰,消費者的認可度會集中傾向于幾個賣場。“最終形成寡頭。”下一步除了繼續保有自己的品牌特色和產品定位外,集美要做的就是繼續京津冀地區的布局。
劉晨認為,下半年市場情況不會有太大變化,單純的營銷已經對消費者失去吸引力。除了服務的不斷升級外,賣場在鞏固自己根基的同時,還要繼續開拓新思路。
殷玉新則表示,守住自己的定位和客群才是小賣場在夾縫中的生存之道。“我的定位就是百姓家居,離您最近的家居賣場。相信一定會得到一部分消費者的認可。”
(原文標題為:賣場遇考驗走特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