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cite id="lz59x"></cite>
<var id="lz59x"></var>
<menuitem id="lz59x"><video id="lz59x"><listing id="lz59x"></listing></video></menuitem><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
<del id="lz59x"><span id="lz59x"></span></del><cite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cite><menuitem id="lz59x"></menuitem>
<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video id="lz59x"><thead id="lz59x"></thead></video></var>
<cite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cite>
<menuitem id="lz59x"></menuitem><var id="lz59x"></var><cite id="lz59x"><strike id="lz59x"><listing id="lz59x"></listing></strike></cite>
<menuitem id="lz59x"></menuitem>
<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var>
<menuitem id="lz59x"><span id="lz59x"><thead id="lz59x"></thead></span></menuitem><menuitem id="lz59x"></menuitem><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
<ins id="lz59x"><span id="lz59x"></span></ins>
<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

那些會手藝的中外領導人 李瑞環用劈柴做家具

導讀:
一直以來,人們看到的多是領導人在政治舞臺上的風采,卻很少有機會了解到他們作為普通人的一面。也正因為如此,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全國政協原主席李瑞環手工制作的家具一亮相,就立刻受到人們的關注和熱議。其實國際上也有不少領導人,手藝活兒很地道。

一直以來,人們看到的多是領導人在政治舞臺上的風采,卻很少有機會了解到他們作為普通人的一面。也正因為如此,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全國政協原主席李瑞環手工制作的家具一亮相,就立刻受到人們的關注和熱議。之前家具迷也介紹過紫檀博物館展出的李長春自制家具。其實國際上也有不少領導人,手藝活兒很地道。

李瑞環.jpg

李瑞環

用劈柴做家具

2013年11月28日,記者來到廣州藝術博物館。7天前,“中國紫檀博物館館藏珍品特展”在這里拉開帷幕,李瑞環親手制作的17件家具是這個展覽的一大亮點。

1934年9月,李瑞環出生于天津市寶坻縣霍各莊鎮陳家口村。他曾說,自己從小就干過許多農活,“17歲時,我到北京做小工。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去給木工班掃刨花,當時有個木工工長,名叫王錫田,他說我很靈巧,讓我學木匠。”后來,李瑞環成為北京第三建筑公司的一名工人。

1965年,李瑞環出任北京建筑材料供應公司黨委副書記兼北京建筑木材廠黨總支書記。其間,他參與了沙發的設計:改進靠背設計,使它靠起來更舒適;通過對支撐腿的改造,令它放置更穩固;將扶手改為全木質,色調也相應變淺……

1966年至1971年,李瑞環被打成“走資派”,關進牛棚。苦難的歲月中,他重操舊業,用掃大街撿來的樹杈和別人不要的劈柴做材料,手工制作成沙發、餐桌、凳子、寫字臺等26件家具。

“文革”結束后,李瑞環重返建筑行業,并于上世紀80年代調任天津市市長。當了領導,他也沒有丟下木工手藝,經常利用業余時間制作家具。

延伸閱讀:英國小木工榮獲2013世界技能大賽家具制造類金獎

李嵐清.jpg

李嵐清

篆刻記錄生活趣事

2003年,李嵐清從國務院副總理的職位上退下來,迷上了篆刻。

小時候,李嵐清家的胡同口有一家刻字店。他每天都去看師傅們刻字,覺得非常有趣,就用修腳的刀子在普通石頭上刻著玩。李嵐清覺得,那就是自己在篆刻藝術上的所有“功底”。退休后,71歲高齡的李嵐清決定重拾年少時的興趣,自學篆刻。

初學時,李嵐清的好朋友、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潘公凱曾經“警告”他:“學篆刻可得小心,是會上癮的。”李嵐清對此滿懷信心:“我自認為是個拿得起、放得下的人,這種癡迷上癮的事兒,應該不會發生在我身上。”可沒想到,這一學,他竟然真的陷了進去,如饑似渴地研究篆刻藝術,到2012年,他已刻了800多方印章。

“石可言美、石可言志、石可言情、石可言趣、石可言事”,李嵐清用這20個字來形容他對篆刻藝術的感悟。

李鐵映.jpg

李鐵映

“中國鐵筆刀書第一人”

李鐵映別號紫竹、玄石,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等職,他雖然是物理專業出身,但年輕時就對書畫藝術創作情有獨鐘,對瓷器藝術更是癡迷。

李鐵映還擅長在瓷器的泥坯上刻書法作品。2006年,為了紀念父親李維漢,李鐵映精心挑選了瓶、樽、畫筒等不同形狀的15件德化窯瓷,在上面刻出父親的出生年月、革命歷程、歷任職務以及在不同革命時期的歷史貢獻,用不大的篇幅,濃縮地記錄下父親光輝的一生。

這組作品被業內人士評價為“通過結構的疏密、點畫的輕重、行刀的緩急來表現情感”,他從此被稱為“中國鐵筆刀書第一人”。

吉米卡特.jpg

卡特

為窮人修家具

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對自己的木工手藝相當滿意,在2006年的一場拍賣會上,卡特制作的木制家具以100萬美元成交。

卡特1924年出生于佐治亞州一個農場主家庭,很早就接觸到各種雜活,還學著自己動手做家具。日子一長,卡特成了一個技藝嫻熟的業余木匠。

1977年,卡特當選美國總統后,每到訪一個國家,行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就是參觀家具廠和收集當地特色木工工具。

1981年,卡特卸任總統,當起“專業木匠”。 慢慢地,卡特開始每周抽出幾天,穿上木工圍裙,騎著三輪車,到貧民區免費為居民們修家具。有媒體報道,整整兩年,大家對這位自稱是“房產局木工詹姆斯”的老人的手藝交口稱贊,卻始終沒人認出他就是卸任的總統。當媒體調查清楚事情的真相,對卡特進行采訪時,他說:“我現在是美國支持率最高的木工。”

細川護熙.jpg

細川護熙

“晴耕雨陶”生活

細川護熙在1993年8月至1994年4月任日本首相期間,曾對日本的侵略歷史作出過深刻的反省。退休后,制陶成了他最大的樂趣。

1998年,他徹底離開政壇,在東京南面神奈川縣的海濱療養勝地湯河原置下宅院,并在庭院里建起一座窯爐,當起了陶工。

為了學習陶藝,細川護熙放下一切派頭,遍訪日本名窯,拜師學藝。在入門階段,他曾經因為做出的陶品質量不佳,被老師斥為“笨蛋”。細川護熙退休后的夢想原本是過“晴耕雨讀”的隱逸生活,但自從迷上陶藝,雨天時,他的讀書時間幾乎都被制陶占用了,生活變成了“晴耕雨陶”。朋友前去拜訪,常會看到一位挽著袖子、滿手陶泥的銀發老人迎出門來,帶著孩子般的快樂笑容。

(原標題:盤點中外領導人手藝活:李瑞環用劈柴做家具)

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