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晉派明式家具的現代產業化之路
來源:新華網
發布時間:2012-11-29
導讀:
曹運建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晉派明式家具制作技藝傳承人,他的工廠主要生產晉派明式家具。他說:“晉派明式家具要批量生產,沒有現代化的機器絕對不行。”
2012年11月29日,在山西省襄汾縣曹運建的車間里,三臺雕刻機正在鑿制木雕花紋串子蓮。雕刻機由電腦自動控制,一臺可以同時鑿出四塊花紋相同的木雕粗胚。旁邊的工人只需照看機器,及時換下雕完的木板。
“一位木雕師傅純手工雕出一個串子蓮花紋需要一個多小時,用機器兩個小時就能生產四個,節省了不少時間。”曹運建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晉派明式家具制作技藝傳承人,他的工廠主要生產晉派明式家具。他說:“晉派明式家具要批量生產,沒有現代化的機器絕對不行。”
晉派明式家具從上世紀30年代走向衰落,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近些年,隨著中國傳統家具市場的崛起,晉派明式家具日益紅火,逐漸走上了產業化的發展道路。
中國新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明確提出,發展新型文化業態,提高文化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去年實施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也規定,國家鼓勵和支持發揮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特殊優勢,在有效保護的基礎上,合理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開發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場潛力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
這些利好政策促使許多以傳統手工藝為基礎的公司相繼涌現,引進現代科技,不斷擴大規模。
曹運建的工廠生產的產品種類就有200多種,年產量達1萬多件,主要銷往北方的省會城市。曹運建把晉派家具制作技藝分成雕刻、組裝、上漆、作畫四個部分20多道工序,進行專業化生產。
- 上一篇:達芬奇被爆傍大款 意大利品牌稱從未來華參展
- 下一篇:家具以舊換新補貼延至明年1月底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