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cite id="lz59x"></cite>
<var id="lz59x"></var>
<menuitem id="lz59x"><video id="lz59x"><listing id="lz59x"></listing></video></menuitem><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
<del id="lz59x"><span id="lz59x"></span></del><cite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cite><menuitem id="lz59x"></menuitem>
<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video id="lz59x"><thead id="lz59x"></thead></video></var>
<cite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cite>
<menuitem id="lz59x"></menuitem><var id="lz59x"></var><cite id="lz59x"><strike id="lz59x"><listing id="lz59x"></listing></strike></cite>
<menuitem id="lz59x"></menuitem>
<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var>
<menuitem id="lz59x"><span id="lz59x"><thead id="lz59x"></thead></span></menuitem><menuitem id="lz59x"></menuitem><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
<ins id="lz59x"><span id="lz59x"></span></ins>
<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

傳家寶家中被盜 舊家具市場贖回

導讀:
2012年11月月18日,胡女士家遭小偷撬門而入,家中一把祖傳的坤甸木椅被盜走。兩天后,木椅竟意外在舊家具市場現身,上演了一出祖傳家具回家記。

 “這椅子就是自家東西,丟不了!”望著敦實、漆色完好的祖傳木椅,胡女士感嘆,能找回自家的木椅真的太幸運了。2012年11月月18日,胡女士家遭小偷撬門而入,家中一把祖傳的坤甸木椅被盜走。兩天后,木椅竟意外在舊家具市場現身,上演了一出祖傳家具回家記。

知識補充:坤甸木是什么?

坤甸木得名于西加里曼丹的首府坤甸。據說過去廣東從坤甸進口這類木材較多,因而稱之為坤甸木。早在清代,珠江南岸就聚集了不少家具作坊,人們常用坤甸木來制作競渡的龍舟,也可做建筑用材,如南沙區黃閣鎮蓮溪村大型宗祠建筑群--麥氏宗祠(在廣州四大名祠中位居第三),其建筑保存數百年,至今沒有腐朽。

木椅家中被盜

傳家寶難割愛

11月18日,胡女士帶媽媽一早就跟團去開平旅游。早晨8點出發,直到晚上10點才回到家。正準備開門時她突然發現,門虛掩著,鐵閘門被撬開了。

一進門胡女士的母親就四下張望,接著臉色陡轉陰沉。胡女士搜尋后才發現,原來是客廳里的祖傳坤甸木椅不見了。另外一些古錢幣和手工鍍金腳鏈也不翼而飛。“古錢幣和金腳鏈不重要,木椅不見了媽媽最傷心。”胡女士說。

木椅丟后幾天,胡女士看到母親總在念叨,心里也好像總有個結。“別人也許以為這只是件平常家具,可是對于我家而言,它是一直陪伴左右的家當,已經有了感情。”

胡女士說,家里一共有兩張坤甸木椅,還有一長坤甸木床,都是從爺爺那輩傳下來的。幸運的是,當天她和母親臨外出前,把其中一張木椅放在閣樓上,小偷只偷了放在客廳的一把,閣樓的那張安然無恙。

舊家具市場“贖”回

當年燒痕巧成記號

丟了傳家之寶的胡女士心急如焚。她聽周圍鄰居說,有的小偷偷了家具會賣到舊家具市場。抱著嘗試的心理,胡女士一有時間就去附近幾家家具市場溜達,看看能否找到一些線索。

19號一天,轉了幾圈,沒有收獲;20號,胡女士再次來到位于文昌北路的舊家具市場,一邊在擁擠的街巷行走,一邊仔細端詳每家店里的黑漆家具。當轉進文昌北路一個岔路轉彎處,一張椅子一下子吸引了胡女士,“可能是緣分,我一眼就認出這是我家的木椅。”

胡女士解釋說,“我家椅子靠背的背面有一個燒痕,是過去在中山農村時不小心燒出來的。此外,椅子是手工做的,后背上的圖案每把椅子都是不一樣的,我們家椅背上的圖案是一個茶盞和花瓶,并且花瓶有些傾斜。”

胡女士假裝向店主詢問價格,接著打電話給母親。匆匆趕到的母親一進店面,二話不說就坐在椅子上:“椅子是我們的,椅面上的燒痕我認識。”

隨后胡女士報了警,警察一到店主才承認這把椅子是一個高瘦的人賣給他的,他花了200塊錢買進。警察表示雙方可協商解決,胡女士當即掏出200元,把椅子“贖”了回來。

古董椅子的前世今生

昨日,在位于龍津西路逢源正街的胡女士家中,記者得見這把失而復得的祖傳木椅。胡女士表示,椅子是坤甸木的,傳統樣式。記者目測,椅子大約半米多高,雖經歷歲月,但漆色仍黝黑、完整,提起來估計足有二十多斤重。胡女士說,這正是坤甸木的特點:木質細勻、硬重,不怕潮濕而且耐腐,這也是很多人用它來制造船只龍骨的原因。“這種家具在南方比較常見,但對我家來說卻不普通,它們曾隨我們一家輾轉多地,成了我們的感情寄托”。

胡女士告訴記者,這對坤甸木椅是她爺爺奶奶婚慶的椅子。至于有多少年歷史,具體不詳。“初步估計也有100年。爸爸成家后,爺爺把坤甸家具分給8個孩子,我家分到兩把椅子和一張木床。丟的椅子只是其中一把。床有1.9米長、0.8米寬,需要多人才能抬動。”

胡女士表示,她爸爸是大學生,上世紀70年代從中山老家來廣州工作,從中山到廣州,這些家具一直陪伴她爸媽。它們先落腳在龍津西路一間小平房;1978年平房被改造,又隨她家搬到廣州另一處暫時住處;1980年,龍津西路建好了樓房,它們就被搬到樓上,一直到現在。

如今,兩張坤甸木椅就放在客廳,位置也沒怎么動過。胡女士表示,她爸爸在1994年去世,隨后木椅一直陪著她媽媽,“椅子敦實,母親坐上去舒心。”

咨詢:200元“贖金”該不該付?

胡女士的200元贖金該不該付呢?廣東勝倫律師事務所陸星宇律師認為,在本案例中,因為舊家具價格無法確定,也不能認定舊家具買家知道該家具是銷贓物品,所以無法推定買家的惡意。在現實操作中,因為數額比較小,同時偷盜者也缺席,警察可以作為居中調解人,只要舊家具賣家與失主雙方同意即可。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說,胡女士為要回丟失家具支付賣家200元是合情理的。

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