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法庫磚”當“佛山磚”賣,質量不合格,經銷商打起了官司
近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了一宗瓷磚買賣合同糾紛:遼寧一瓷磚經銷商將法庫縣玉×卓陶瓷營銷中心告上法庭,理由是對方“用法庫瓷磚冒充佛山瓷磚進行銷售,且把僅為合格品的瓷磚冒充一級品銷售,純屬欺騙。”
判決書顯示,遼寧某瓷磚經銷商在法庫縣玉×卓陶瓷營銷中心購買了300件(每件3片,合計900片)瓷磚,總貨款為12150元,平均13.5元/片。彼時,×卓陶瓷營銷中心承諾,“瓷磚是一級品,佛山生產,質量可靠,可放心銷售”。然而,“在實際銷售過程中,這批瓷磚卻多次出現等級方面的質量問題”,協商無果后,該經銷商選擇向法院提起訴訟。
被告法庫縣玉×卓陶瓷營銷中心處辯稱:產地問題,是原告遼寧經銷商沒有按照瓷磚外包裝使用說明及產品質量級別實際進行銷售,后果應由原告自行承擔。另外,原告在被告處進貨時,被告也告知該瓷磚屬于一級品,不是特級品,包裝按照生產公司名義進行設計,并非生產場地是佛山,如實際產地是佛山,該瓷磚的銷售價格不能這么低,也不符合常理。
法院審判認為,原告經銷商作為法庫縣玉×卓陶瓷營銷中心的經銷商,該營銷中心所售的產品不論等級,應符合一般商品質量標準。被告未能在法院確定的舉證期限內提供這批瓷磚的產品質量合格證明。最終,法院判決被告應承擔原告經銷商因銷售這批瓷磚所導致的第三方賠償損失21000元,而原告未售出的130件(每件3片)瓷磚也應返還相應貨款(130件×3片×13.5元/件)5265元。
延伸閱讀:一年10起瓷磚交易詐騙案,涉案金額140萬,多人被判刑
佛山1年查扣10萬多片瓷磚
去年,佛山市市場監督局整治傍佛山陶瓷亂象,查扣10萬多片瓷磚。一些外地陶瓷企業通過在佛山注冊成立公司,委托外地陶瓷企業生產低劣陶瓷產品,換上“佛山某某陶瓷有限公司”的包裝,實際生產企業無標注或者標注不顯眼,佯裝佛山制造的陶瓷產品,然后以先發貨到佛山再銷往全國各地。
今年,據禪城區市場監督投訴舉報中心數據顯示,今年的情況同樣堪憂。
數據來源:禪城區市場監督投訴舉報中心
在中心今年發布的數據統計中,2020上半年,瓷磚材料類和衛浴潔具是商品類投訴案件中數量最多的商品,依次排名前二,合計分別達到295件和219件,主要涉及有:質量、合同、售后服務等問題。
數據顯示,隨著時間推移,投訴案件數量呈現出每月增長趨勢。今年6月,禪城區市場監督投訴舉報中心收到商品消費投訴692件,而瓷磚材料和衛浴潔具投訴案件合計數量達到130件,占比裝修建材類投訴總量66.66%,意味著,舉報中心在今年6月平均每日會收到2.5宗瓷磚投訴,1.8宗衛浴產品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