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露宜家中國首家小型門店的最新消息
從1998年在上海徐匯中國首店落地起,宜家在中國開出的商場大多都是超過2萬平方米的多層綜合式大型建筑。現在,隨著宜家全球范圍內布局小型門店戰略的推進,距離這個家居零售巨頭在中國城市中心開出小型門店的進度條正在縮短。
早前在今年8月,宜家曾宣布中國首家小型門店將開設于上海市楊浦區國華廣場,預計2020年春節開業。今天,宜家披露了這家小型門店的更多細節。
該門店總面積約為8500平方米、共兩層,預計招募120名左右的員工,內有2個獨立的全屋設計中心,是繼宜家巴黎、莫斯科后的第三家宜家新零售模式的試點店,也將是宜家中國的第31家商場。
其組織架構和購物體驗也與常規的宜家商場不同。宜家對界面新聞表示,組織架構上,小型門店的架構比常規門店更扁平,共有營運部、商業部、顧客體驗部和員工與文化部四個部門。銷售、設計、餐飲屬于商業部;收銀、售后和購物體驗則屬于顧客體驗部。
相對而言,小型門店的購物動線更短、也更高效。通常,如果你想逛完宜家商場必須經過好幾層彎彎繞繞的路線——從入口走到各色樣板間、陳列區,還要經過提貨區才能逛完。而新的小型門店由于設在城市較為繁華的中心地段,主要滿足追求快捷的年輕消費者和小家庭的需求,因此店內將有更多數字化陳列方式,并增加樣板間和家居解決方案的陳列,消費者可以在購物時現場掃碼加購。
這意味著,小型門店的提貨區面積將被精簡,消費者能在一個樣板間里買到他們需要的大部分商品。此外,小型門店的主要商品也將以臥室、客廳和廚房相關的家居產品為主。
在全球,宜家的小型門店和更小的市中心迷你門店(home-planning studio)的門店體驗設計幾乎都是同一個邏輯——擴大樣板間,以年輕人最需要的臥室、客廳和廚房用品為主,加入數字化體驗、將購物和提貨轉移到線上。
比如,今年夏天剛在紐約曼哈頓最熱門地段開出的宜家城市迷你店,面積僅為普通門店的5%,內部不設提貨區,有3個樣板間和很多臺電腦——目的是讓居住在市內的小家庭找到家居設計靈感并買到一些常規必需品,他們可以通過店內訂貨配送的方式購買,運費也比常規門店低。
紐約曼哈頓的宜家迷你店這么做,跟宜家想要抓住更年輕的95后消費者有關。年輕消費者和城市中產階級如今更傾向于網上購物,此外他們對消費效率和消費便捷度也有一定需求。
也正因此宜家此前一直在嘗試越來越小的門店。品牌曾在普吉島開出面積僅2600平方米的門店,還打算在日本東京原宿開一家2500平方米左右的小型門店,主要服務周邊的上班族。
宜家在今年9月披露的2018/2019財年(截至今年8月31日)財報中曾提及,期內公司新增門店12家,其中2家為規模較小的新型門店。與此同時,宜家線上銷售額也得到了顯著提升。期內線上凈銷售額同比增長43%至29億歐元。
(作者:劉雨靜 原標題:來一波宜家中國首個小型門店的劇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