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木產權化金融化高峰論壇在京舉辦 力促行業消費升級
會議的主題是針對紅木行業的亂象,中國紅木專委會倡導切實深入落實紅木國標標準,將材質保真放在消費者權益保障的第一位,與國家木材與木制品質量與性能檢測中心共同出具具有權威性的檢測報告,將檢測報告的追溯信息通過二維碼方式,便捷的傳遞給紅木消費者,使消費者通過手機移動端即可迅速核實所意向購買的產品材質是否經過權威認證,以免花了重金卻買到差的家具;同時中國紅木專委會聯合金融機構、基金會等,搭建了紅木家具產權化體系,為紅木家具的產權化金融化及可投資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紅木家具產權化是行業發展、去庫存、促消費升級的創新之舉。業內專家、從業者及研究員均表示,紅木家具產權化對紅木行業發展是非常具劃時代的意義。
木材節約中心主任、中國木材與木制品流通協會會長劉能文指出:木材流通協會一直致力于為包括紅木產業在內的木材產業流通提供市場與企業、企業與消費者、企業與政府之間的橋梁服務,紅木產業是市場終端流通較為頻繁的板塊,在整個木材產業鏈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紅木材質保障工程是推進產業升級、拉動終端消費的有力舉措,是木材流通協會對紅木產業的一大影響力事件。文化部藝術發展中心孔蓉副主任提到,文化產業的發展,也要像金融監管一樣,防止脫實向虛,停留在口頭上,要與帶動產業發展的目的相結合。她向材質保障工程提出希望,希望材質保障工程要融入紅木文化產業、推動紅木文化經濟、激活紅木文化生活。
中國紅木材質保障工程啟動儀式
紅木家具價值的彰顯在于交易通道的完善,中國紅木材質保障工程也正式啟動,其主要的體系既包含了交易前的材質保真鑒定、產權證的發放,也包含了二手交易體系的建設和紅木打假維權的配合,還有產權證體系的初始登記、質押登記和轉讓登記,在整個體系完善的情況下,成為房產和車輛之外的又一種金融化家庭實物資產。參會嘉賓國家法官學院劉靜教授指出,居民財產產權化的推進,是符合我國《物權法》相關條款支持的,也是我國產權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合法居民財產應該受到法律保護,產權證作為產權歸屬的證明,是適應時代發展的,為未來法庭的審議提供了參考基礎。可見,紅木家具產權證是有法律依據的。
會上,紅木專委會秘書長汪立禹詳細介紹了中國紅木材質保障工程的系統體系,以及能夠為企業、消費者、金融機構和紅木行業等帶來的多贏局面。紅木消費者保護基金會主任張文良表示:保護消費者就是在保護行業,紅木打假辦公室將秉承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宗旨,配合市場監管部門,調動社會監督,凈化行業,恢復行業良性的發展態勢。為紅木消費者的維權吃了一顆定心丸。
此次,紅木專委會發起中國紅木材質保障工程,對紅木行業產品進行的質檢保障,是適應了國家倡導的“提升產品質量”策略,作為紅木細分產業產品的質量提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為紅木消費市場的規范與發展起到積極作用。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旗下紅木消費者維權服務基金辦公室主任張文良也表示會在紅木材質保障工程體系基礎上將紅木消費者的權益保護做深做細,從交易延伸到售后,從引導消費到配合行政機關打擊假冒偽劣,凈化行業市場,促進紅木消費升級。
(原作者:于件 原標題:紅木產權化金融化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聚焦紅木行業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