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方法教你如何應對買家具建材遇到的消費糾紛
因家居產品基本屬于定制生產,周期長、環節多,消費者在家居消費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糾紛。華商報根據今年的一些投訴總結了幾個典型的、常見的案例,并邀請相關專業人士給出了預防措施和解決建議。
本文圖片均源自網絡
困惑:定制家具最易遭遇“退貨難”
應對:簽合同時提前約定退貨條件
西安市長安區樊女士今年定制了一套櫥柜,安裝使用后不久,發現一塊柜板有裂痕。樊女士找到廠家,廠家立即上門維修。沒過多久,又一塊板子開膠了,廠家再次派人維修。過了一個月樊女士發現有一扇柜門關不嚴。這次,商家再次上門維修時,被樊女士拒絕了,她希望能對商品進行更換。廠家則表示,因為是定制家具,所以如果出現問題會積極修理,但不能退換。樊女士說:“我這家具壞得太頻繁了,用著心里不舒服,為什么就不能退貨或重新制作呢?”
西安正立律師事務所律師馮建強建議:在定制家具的過程中最好能夠讓商家出示設計圖,仔細核對有關信息。同時別忘了和商家書面約定服務條款,比如如何維修、可否退換貨等相關條件。雖然定制家具較為特殊,如有退換的家具很難再次銷售等問題,但廠家不應忽視消費者的正當權益。尤其是有嚴重的質量問題時,廠家就應該給予退換。
困惑:送貨售后易遭遇“拖延大法”
應對:合同約定延期賠償金額
今年5月西安閻良區范先生買了一套家具,約定8月送貨,結果拖到了10月都沒有送。11月中旬家具送到之后發現有磕碰,范先生要求維修,商家答應一周內維修好,結果一直拖到12月都沒見工人來,打了數十次電話也沒人接。據了解,市場上個別商家為了吸引顧客下單故意將家具的制作周期說得很短,實則根本無法按時交貨;有的商家在給業主送完貨后卻遲遲未安排工人上門組裝家具,還有些商家口頭承諾盡快幫業主對家具缺陷進行維修,但卻遲遲無法兌現。
三森家居建材城客服中心客服杜女士建議,為避免商家使用“拖延大法”,建議業主在簽訂合同時一定要就送貨日期進行明確約定并寫清楚每拖延一天工期或延遲送貨一天應承擔的違約金具體數額。對于商家負責組裝的家具,消費者應待家具組裝完畢后再向商家支付尾款;遇到產品存在較小缺陷且商家承諾幫助美容修復的情況時,消費者也應先暫時扣留部分貨款,待家具修復完好之后再行支付。
困惑:根據圖冊選家具易“貨不對板”
應對:收貨時品牌不對拒絕收貨
今年7月,西安昆明路黃女士在西郊某家具店內,訂購了沙發、茶幾、餐桌、床墊等家具。黃女士說,“因為他們店里展示產品不全,導購建議我在產品圖冊上選款式。當時我看的圖冊上面標的品牌名稱叫美得利家具。9月份送貨到家后,在使用過程中感覺沙發有些異味,在我們檢查沙發時發現上面的商標并不是美得利,而是另外一個名字。為何會變成其他品牌呢?這不是明顯的欺騙嗎。”于是黃女士要求退貨。但商家不愿退貨,也不同意維修。
紅星美凱龍客服中心工作人員何女士建議:“在雙方各執一詞的情況下,以訂購單上標注的品牌為準。”該工作人員介紹,消費者在購買大件商品時,除了要注意所簽合同的條款是否合法、合理外,還要仔細驗貨、收貨。消費者若發現所購商品存在質量問題,要當面指出并可以拒收商品,要求退貨或換貨。
延伸閱讀:廣西一家具店關門 消費者上百萬訂金無處尋
困惑:退貨時最易遭遇“退還贈品”
應對:因產品問題退貨贈品可以不退
網友“牽云的手”曾在“華商家居”官微留言:“我今年四月購買了一套浴室產品,有馬桶、浴室柜、花灑等。在后期到貨安裝時發現浴室柜柜門有缺陷,兩個柜門對不齊,經過幾次維修也不行,我要求退貨。商家開始不同意,后來同意給退貨,但必須要求把購物時給的贈品也要退還。我覺得很不合理。”
陜西平達律師事務所律師譚利華認為,贈品是消費者購買商品所產生的附贈予行為,也就是說如果消費者沒有購買商品,則商家不會贈予。贈予合同與商品買賣合同存在主從關系,當商品買賣合同無效或被撤銷,贈予合同也隨之一同撤銷,則消費者先前取得的贈品應當返還。但是,如果購買的商品存在質量瑕疵或缺陷,消費者要求退貨的,則贈品不必退回,因為,合同解除的主要責任在商家。即買賣雙方沒有過錯,贈品應當退還,如果因為廠家或商家的原因導致退貨的,贈品可以不退。
(記者:李振勇 原標題:買家具建材遇到消費糾紛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