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cite id="lz59x"></cite>
<var id="lz59x"></var>
<menuitem id="lz59x"><video id="lz59x"><listing id="lz59x"></listing></video></menuitem><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
<del id="lz59x"><span id="lz59x"></span></del><cite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cite><menuitem id="lz59x"></menuitem>
<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video id="lz59x"><thead id="lz59x"></thead></video></var>
<cite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cite>
<menuitem id="lz59x"></menuitem><var id="lz59x"></var><cite id="lz59x"><strike id="lz59x"><listing id="lz59x"></listing></strike></cite>
<menuitem id="lz59x"></menuitem>
<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var>
<menuitem id="lz59x"><span id="lz59x"><thead id="lz59x"></thead></span></menuitem><menuitem id="lz59x"></menuitem><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
<ins id="lz59x"><span id="lz59x"></span></ins>
<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

新房低價裝修屢遭不明加價 頻現釣魚式工程

導讀:
今年8月初,徐女士找了一家裝修公司,該公司報價10萬元左右。等到完工結算時,徐女士發現,自家裝修花費將近14萬元,大大超過之前的預算。

浙江省金華市市民徐女士最近剛完成新房裝修。11月23日,她頗為郁悶地告訴記者:她家房子面積120平方米,裝修公司預算10萬元左右,實際結算總共花了將近14萬元。“這些多出來的錢花在哪里了?”

低價裝修屢遭不明加價

今年8月初,徐女士找了一家裝修公司,該公司報價10萬元左右。施工過程中,項目經理時不時要求徐女士增加項目:比如衣柜后面需要進行防潮處理,不然以后衣物容易受潮;書房最好安裝地插,更安全方便。等到完工結算時,徐女士發現,自家裝修花費將近14萬元,大大超過之前的預算。記者請業內人士仔細對比了徐女士的賬目清單與裝修預算后發現,水電改造比預算多出5000元,吊頂多出2000多元,處理墻面多出近3000元。

裝修施工

本文圖片均源自網絡

徐女士說,現在才明白當初跟裝修公司簽訂的合同條款實在太模糊了。比如小件安裝在合同中并未提及,而水電改造費用與實際費用也相差甚遠。這其中,開槽和閉槽的費用都沒有算進去。另外,由于合同中約定的瓷磚是普通尺寸的,小尺寸磚或馬賽克的人工費用要貴得多。這些費用都是額外增加的。

業主頻頻遭遇釣魚式工程

有業內人士坦言,這類“釣魚式工程”并不鮮見。所謂釣魚式工程,即在工程前期模糊報價,開工后利用水電改造、地面找平、墻面貼網格布等不得不做的隱蔽工程強迫業主增項。

目前常見的“釣魚術”主要有兩種: 一是未按照合同要求向消費者提供施工內容表、材料表、報價單等附件。而在預算表上,不僅很多產品都沒有寫明具體規格、型號,“不同墻面的人工費”“開槽的計算方法”等,在預算中均沒有體現。發生糾紛,只能由裝修公司說了算。

二是在家裝過程中,裝修項目有變更,事先不告知,等到施工結束要收錢了才通知消費者。由于管線等早已埋入地下,核算起來十分困難。

此外,由于多數家裝公司采用“承包制”而非“員工制”的管理模式,將家裝工程轉包給項目經理。項目經理為追求利潤最大化,在裝修過程中動不動要求業主增項。還有的家裝公司報價模糊不清、刪繁就簡,以低價吸引消費者簽單。比如,有的裝修公司報價時只籠統表示貼瓷磚50元/平方米,電路改造40元/米等。這個價格看似便宜,其實只包含人工費,沒有包含膠泥等各種輔料的費用在內。對于“貼馬賽克多少錢?電路改造如果開槽走線多少錢?”這類問題,裝修公司多表示特殊工藝要比普通工藝報價貴一些,具體費用要裝修結束后再結算。

延伸閱讀:裝修合同約定完工后返現3萬元 三個月過去了遲遲不見返還

細化裝修合同可防“釣魚術”

近年來,針對家裝市場上的釣魚式裝修行為,市區知名家裝公司就提出“一口價”“零增項”“預算等于決算”的做法,力求讓消費者做到明明白白消費。

裝修到一半.

鵬程裝飾負責人表示,現在家裝市場越來越規范,如果裝修公司再搞釣魚式裝修,只會毀掉公司的名聲。“雖然不規范的做法往往只發生在一些小公司身上,損害的卻是整個行業的信譽。”

在家裝公司做好自律的同時,對普通消費者而言,如何才能預防這種令人煩惱的“釣魚式工程”呢?對此,有業內人士建議,與裝修公司簽訂合同時,消費者應盡量在合同條款和服務流程上進行約束。同時對容易出現的裝修增項,事前向設計師咨詢了解,并將相關內容在合同中注明。“建議消費者可以跟公司作如下約定:未經消費者簽字認可的工程增項,一律由家裝公司承擔。在驗收項目時,建議由設計師、項目經理和消費者三方到現場,一起對施工項目和施工量進行核定,并計入報價,避免后期增項。”

(記者:戴偉文  原標題:家裝預算“低開高走”)

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