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cite id="lz59x"></cite>
<var id="lz59x"></var>
<menuitem id="lz59x"><video id="lz59x"><listing id="lz59x"></listing></video></menuitem><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
<del id="lz59x"><span id="lz59x"></span></del><cite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cite><menuitem id="lz59x"></menuitem>
<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video id="lz59x"><thead id="lz59x"></thead></video></var>
<cite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cite>
<menuitem id="lz59x"></menuitem><var id="lz59x"></var><cite id="lz59x"><strike id="lz59x"><listing id="lz59x"></listing></strike></cite>
<menuitem id="lz59x"></menuitem>
<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var>
<menuitem id="lz59x"><span id="lz59x"><thead id="lz59x"></thead></span></menuitem><menuitem id="lz59x"></menuitem><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
<ins id="lz59x"><span id="lz59x"></span></ins>
<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

嫌裝修公司工資低 竟在網上非法售賣公民個人信息!

導讀:
浙江省溫州市瑞安市民小徐今年初買了一套新房,之后幾乎每天都會接到四五個陌生電話或短信詢問是否要裝修,影響了他的生活。對此他很是氣憤:怎么這么多人知道我的信息?!

“你好,先生,我是某某公司的,您在XX小區剛買的房子需要裝修嗎……”

浙江省溫州市瑞安市民小徐今年初買了一套新房,之后幾乎每天都會接到四五個陌生電話或短信詢問是否要裝修,影響了他的生活。對此他很是氣憤:怎么這么多人知道我的信息?!

沒錯,他的個人信息遭泄露了!

昨日,筆者從瑞安市公安局獲悉,經過半年的縝密偵查,該局破獲一起公安部掛牌督辦的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目前已依法刑拘犯罪嫌疑人14名,查獲涉及杭州、寧波和溫州等地的公民個人信息上百萬條,存儲量達23G,而小徐的信息正在其中。

犯罪嫌疑人蘇某

犯罪嫌疑人蘇某

有人網上非法售賣 公民個人信息

今年3月份,瑞安市公安局網警大隊獲得線索,有一QQ昵稱為“小林之家”的嫌疑人在網上兜售公民個人信息。警方調查發現,“小林之家”自稱有杭州、寧波、溫州等地上百個小區樓盤的業主個人信息。這些信息以小區或樓盤為單位打包售賣,包含有業主的姓名、電話、房屋面積、門牌號甚至身份證號等。一套兩三百戶業主的新建小區的信息“開價”2千元到3千元。

“很難想象,這些公民個人信息如果被騙子拿到,會產生什么后果。”隨著調查的深入,辦案民警發現,“小林之家”是一個30歲的瑞安蘇姓男子。

3月27日,瑞安警方以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將蘇某抓獲歸案并依法刑拘。從蘇某家中繳獲的手機和電腦里,警方發現了200多個小區樓盤的住戶信息以及大量的違法交易記錄。

有的既買信息,也賣信息

經調查,蘇某曾于2010年開始先后在溫州數家裝修公司工作,負責的是市場拓展業務,經常會向一些物業和裝修公司收集需要裝修的小區客戶資源。2015年,他嫌工資低辭職了。

“2016年6月,我想到了賺錢的點子:利用人脈關系收集客戶信息,再賣給一些裝修公司。”蘇某交代說,互相“交換”客戶信息是一些房地產、物業、裝修公司之間公開的“潛規則”,他只不過是充當了“中介”。

于是,蘇某利用自己原先在裝修公司工作時建立的人脈,奔走在杭州、寧波、溫州等地的物業、裝修公司間,以數百元至數千元不等的價格收購小區業主信息,再倒賣給多個客戶從中賺取差價。“客戶基本都是熟人介紹的。有時也會交叉,就是有的公司既向我買業主信息,也賣給我他們掌握的業主信息。”

至今年3月被抓,蘇某通過QQ、微信或U盤拷貝等手段非法買賣公民個人信息數十萬條,非法牟利10余萬元。

蘇某家中繳獲的手機和電腦等作案工具

蘇某家中繳獲的手機和電腦等作案工具

抓獲14名嫌疑人  查獲信息上百萬條

挖出蘿卜帶出泥。隨著案件偵查的不斷深入,瑞安警方通過蘇某,發現了一個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網絡,涉及杭州、寧波和溫州等多地的犯罪嫌疑人十幾名。

今年8月份,公安部將該案列為掛牌督辦案件,由瑞安市公安局主責偵查。

根據蘇某的交代和繳獲的交易記錄,結合調查情況,專案組趕赴杭州、寧波、溫州等地,半年時間內抓獲向蘇某非法出售、交換小區住戶信息的犯罪嫌疑人13人,查獲各類小區住戶信息上百萬條,存儲量共計23G。

延伸閱讀:入住新房一年,裝修騷擾電話還是沒停過!

“這13名犯罪嫌疑人,大多為房地產及下游行業從業人員,如物業公司、裝修公司的員工等,他們利用職務和工作便利將獲取的公民個人信息泄露給他人非法牟利,且存在彼此互相勾連的情況。其中不少人跟蘇某一樣,從事的是‘中介’活動。”經辦案件的尤警官介紹說。

截至10月底,瑞安警方以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依法將蘇某等14名犯罪嫌疑人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目前,案件還在進一步調查中。

警方提醒,持有客戶個人信息的公司和機構更應強化責任意識,做好內部普法宣傳,不斷加強企業內部客戶信息保護措施,強化從業人員管理,全面堵塞漏洞,從源頭上筑牢公民個人信息的安全屏障。

(記者:趙小鷗  尤育盛  原標題:嫌裝修公司工資低,他一拍腦袋:客戶信息也是錢)

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