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舊家具已成為難題 資源化處理或解決困境
家里裝修翻新,一些保存完好的舊家具卻不知道怎么處理,比如舊沙發、舊床墊,舊貨市場不收,廢品站不要,在網絡平臺上轉賣處理周期太長,當垃圾又不知該扔哪兒,最后只好花一筆錢請人上門搬走。
記者調查發現,不少市民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那么,有沒有什么新的辦法能解決這一問題呢?
本文圖片均來源網絡
處理舊家具已成為難題
“我家國慶節期間翻新,原本打算將舊沙發當舊貨賣掉,可一直賣不掉。想免費轉讓,結果想要的同學發現拆裝還要錢,也不想要了。我只好把它扔在樓下垃圾堆放處,結果物業公司又上門說鄰居投訴我亂扔東西。最后我只能交200元錢,讓物業公司雇人將舊沙發運走。”昨日,讀者林先生說,他原本以為處理舊家具是非常簡單的事情,打一個電話就會有人上門回收,結果發現完全不是這么回事。
昨日,記者在新店舊貨市場采訪了幾名舊貨回收商。有的店主表示,不回收家庭家具,只回收辦公家具;有的表示只回收實木家具或歐式家具;還有的表示,如果舊家具達不到八九成新的標準就不收。
在福飛南路附近的幾個舊小區,各物業公司負責人也告訴記者,過去社區環衛工會幫忙清理舊家具,因為可以拆掉當廢品賣,現在舊家具拆成的廢品價格走低,環衛工也不愿意做了。
網絡平臺轉讓處置周期較長
不少市民會在網站上轉讓舊家具。記者昨日在58同城、閑魚上以“福州家具轉讓”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發現不少低價轉讓二手家具的帖子,并附有家具的照片,說明新舊程度、材質、使用年限及轉讓價格。
例如,記者看到一條這樣的信息:“實木1.5米床鋪,2014年初購買,原價3500元,現500元轉讓,自提……”然而,該帖子掛出來近40天,瀏覽量僅60多,表達“感興趣”的潛在客戶只有兩三個。
“很多二手家具無人問津,總體成交率比較低,處置周期也很長。”一家二手交易平臺的業務負責人說,后臺數據顯示,二手家具的處置周期很長,因為舊家具的處理需要搬運人工、拆裝人工及運載工具,而這三方面的花費往往比舊家具本身還貴。所以,不少有需求的人更傾向于直接購買新家具。
延伸閱讀:海口設廢舊家具處理場,環衛部門上門清運
資源化處理或解決困境
從目前的情況看,將舊家具作為垃圾交由環衛工人處理并不現實。福州市資源再生協會相關人士說,最好的辦法就是形成一個完整的處理體系。
據介紹,原來福州很多舊家具只能堆放在路邊,社區和街道隔一段時間就要花錢雇人清運。自2015年7月起,鼓樓區對各小區舊家具處理實行社會化運營,首先由社區、街道收集小區內的舊家具,再由中標的企業將其運往工廠進行分揀。這種資源化處理方式的鏈條完整,不僅改善了居民生活環境,減輕了社區和街道的負擔,還節約了資金,比街道和社區雇人清運節省50%以上的費用。
即便如此,由于現在各個小區可利用的臨時堆放點很少,只能增加清運次數,這樣費用也會增加。對此,省住建廳表示,我省住建部門正在制定相關辦法,計劃定時、定點、分片區對小區固體廢物垃圾進行收集處理,對經過適當修復后可以繼續使用的家具,重新回收使用,其余的將進行分解資源化利用。
(記者:江海 原標題:轉賣難回收難 想扔掉也麻煩 處置舊家具 有啥新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