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木價格上漲 浙江建德市紅木家具消費走向分化
“2016年,對紅木家具行業來說,是難熬的一年。”說這句話的人,是浙江建德市一家較大的品牌紅木賣場代理商興勝家居總經理吳錫洋。吳錫洋認為,作為高端消費的紅木家具,今年下半年雖然受國家禁止非成品紅木家具進口政策影響,導致建德市紅木市場冷淡,但收藏級別的紅木家具行情卻不平淡。
家具建材行業的恒和實業總經理溫延聰也表示了相同的看法,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加之消費理念升級,紅木家具彰顯的檔次推動著家居擺設升級換代,“尤其是收藏級別的紅木,價格可能翻了幾倍”。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國家商務部出臺最新的進出口政策,禁止了從緬甸、越南等大多數東南亞和非洲紅木原材料主要生產地向國內出售未經加工成品的紅木原材料。一時間,緬甸花梨、老撾大紅酸枝等紅木產品在國內的出產價格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少則20%至30%,多則漲價近半。“出廠價漲了,但是我們售價方面并不能夠大幅跟著漲,絕大部分的價格波動都在侵蝕經銷商的利潤,甚至有人出現了虧本。”吳錫洋表示,甚至個別無良廠家在搞低端木材和高端紅木摻雜拼湊的事情,做壞市場。
然而,目前紅木價格的波動,也令建德市的紅木消費市場出現了分化,個別經銷商趁機會擴大經銷規模,而個別經銷商則考慮清倉轉型。大公館紅木批發城負責人歐陽可洪就表示,相比以前,當下的高端奢侈消費在不斷縮減,價格的上漲只會帶來“有價無市”,所以我們在經過市場判斷后打算縮減規模,向其他產業橫向發展。另一方面,收藏級別的紅木家具因為價格上漲過快,個人的私下交易也逐漸興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藏家就表示,其近期在圈內售出一把海南黃花梨的太師椅,價格在百萬元左右,而買家的目的也是很明確,就想趁短期紅木價格上漲迅猛的態勢做一把轉手倒賣的投機交易。“原來以保值目的為主的我市收藏群體也逐漸興起了一波投機目的的炒作,確實存在分化。”這位藏家說道。
延伸閱讀:3大方向看清紅木家具市場格局
面對記者對于“后市情況”的提問,多位市場人士皆表示該上漲會繼續保持一段時間,而建德市紅木家具市場則需要更長時間才能走向正常消費軌道。
(記者:范斌 原標題:梅城紅木家具消費走向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