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以舊換新緣何讓商家頻叫苦
北京推行家具以舊換新試點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認同,但是,記者在走訪中發現,部分商家對這項活動并不“待見”,多數銷售人員都會熱情地向顧客推銷店內的打折促銷活動,而不愿主動提及以舊換新。商家為何對這項旨在拉動內需的惠民政策反應冷淡?記者對此進行了深入采訪。
“以舊換新真的很麻煩”記者了解到,在此次推出家具以舊換新活動之前,北京有多家賣場已經進行過類似的活動,商戶參加活動沒有任何負擔。可是,如今商戶們紛紛表示“參加以舊換新真的很麻煩”。
以集美家居為例,以前給消費者提供的5%補貼全部由賣場負責,同時賣場還負責對舊家具進行評估、回收,商戶的工作流程幾乎沒有發生任何改變。而此次以舊換新活動推出后,有商家向記者表示:“我們要負擔以舊換新補貼10%中的2.5%,還要為消費者拆解、拉回舊家具,成本增添了很多,而且還耽誤了工作效率。”
據北京市商務委公示,此次家具以舊換新的補貼比例為新購家具價格的10%,其中政府和家具銷售企業各補貼5%。由于北京市商務委沒有明確規定“家具銷售企業”到底指的是賣場還是商戶,因此多數賣場規定,5%的補貼由賣場和商戶各負擔2.5%。
城外誠家居某商家對記者說:“以前我們只要把家具給客戶送到家里就可以了,但是現在還要將客戶的舊家具拉回來,放到城外誠的倉庫里。以前我們一車可以拉10件家具,送給10個客戶,現在就不能這樣順利進行了。”
北京市商務委規定,企業在送新家具的同時拉走舊家具,如果新舊家具不在同一地點,可以有償對消費者進行服務。但是,記者了解到,目前一般都由廠商送貨,如果新舊家具不在同一地方,很少有商家愿意進行有償服務,只能請消費者自行將舊家具送到指定回收地點。“一輛車、4個工人,一天送家具的成本大概要1000元。因此,大部分企業都不愿意上門回收舊家具,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廠家代表對記者說。
與店內的促銷活動相沖突“家具以舊換新和店內的促銷活動,您愿意參加哪一個?”相信這是令許多消費者糾結的一個問題。而商家同樣面臨這樣的問題:是參加以舊換新還是推出自己的打折促銷活動對促進銷售有利?
11月3日,記者來到紅星美凱龍北五環店,恰逢賣場兩周年店慶,推出了為期兩天的購物滿2000元返300元的促銷活動。
在一家實木家具品牌店,記者詢問一位顧客是否沖著以舊換新的政策前來購物,她表示:“從新聞中看到了這個政策,但是今天過來的主要原因還是店內活動的讓利幅度比較大。我剛才問了一下,如果參加賣場的促銷活動,就不能參加以舊換新了。”
記者隨后走訪了幾家商戶,在一家歐美家具店,銷售人員熱情地向記者推銷店內的產品。她坦言,紅星美凱龍北五環店開業以來人流一直不多,所以促銷力度相對較大。她告訴記者:“我們最低可以打到7.5折,還可以參加賣場的店慶活動。”她明確表示:“本店不參加以舊換新,因為不能兩個活動都參加。而店慶活動是賣場要求必須支持的,一年就這一次,一次就兩天。如果以舊換新與店內的活動相沖突,我們只能放棄以舊換新。”“說白了,我們更愿意推出自己的促銷活動,因為店內的活動讓利更直接、更實惠,也沒什么麻煩的手續,非常省事兒。”左右沙發的銷售人員直言不諱地對記者表示。
推行明碼實價有難度北京市商務委明確規定,參加以舊換新的家具企業必須“明碼實價、明折明扣,不得議價,不得隨時或變相提價”,還規定銷售企業須將新家具的類別、品牌、型號、銷售發票序列號、銷售價格、墊付補貼金額等相關信息錄入北京市家具以舊換新信息管理系統。
明碼實價意味著商品不可虛標價格,隨意打折,對于遏制家居市場價格亂象有一定作用,也是家具以舊換新的基礎。但是,家居行業推行明碼實價難度不小。北京市家具協會相關負責人指出,家具行業虛標高價的現象比較嚴重,看似給了顧客很大的議價空間,但實則羊毛出在羊身上,買的不如賣的精。如果家具以舊換新沒有明碼實價作為基礎,商家就極有可能提升價格,將補貼費用轉移到消費者身上。
據記者了解,早在本次政策出臺之前,居然之家、藍景麗家等賣場就已經建立起明碼實價系統。以居然之家為例,今年3月10日,其便在北四環店正式啟動“同一品牌同一價”的制度,消費者在居然之家購物后一周內,如果發現所購商品(同品牌、同規格、非處理品)的價格高于京城其他零售賣場,高出部分由居然之家雙倍返還。
從記者近期的走訪來看,僅有少數賣場實行了明碼實價,多數賣場只是做出口頭承諾,并未真正落實到位,而明碼實價的規定讓部分商家對參與家具以舊換新表現消極。對此,北京家居市場協會秘書長劉晨坦言,家具行業要想做到真正的明碼實價有難度,畢竟家具行業品牌多,競爭激烈,消費者習慣了貨比三家,以砍價的方式購買家具。賣場如果堅持明碼實價,那么家具的經銷商、廠家的利益均有可能受到影響。
- 上一篇:樓盤業主信息疑被出售:"家裝公司重金購買"
- 下一篇:歐洲古董家具入穗掘金遇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