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cite id="lz59x"></cite>
<var id="lz59x"></var>
<menuitem id="lz59x"><video id="lz59x"><listing id="lz59x"></listing></video></menuitem><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
<del id="lz59x"><span id="lz59x"></span></del><cite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cite><menuitem id="lz59x"></menuitem>
<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video id="lz59x"><thead id="lz59x"></thead></video></var>
<cite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cite>
<menuitem id="lz59x"></menuitem><var id="lz59x"></var><cite id="lz59x"><strike id="lz59x"><listing id="lz59x"></listing></strike></cite>
<menuitem id="lz59x"></menuitem>
<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var>
<menuitem id="lz59x"><span id="lz59x"><thead id="lz59x"></thead></span></menuitem><menuitem id="lz59x"></menuitem><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
<ins id="lz59x"><span id="lz59x"></span></ins>
<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

樓盤業主信息疑被出售:"家裝公司重金購買"

導讀:
“我親眼看見物業出賣業主個人信息,買房的業主們等著各種電話騷擾吧!”報料的網友在帖子里說,他有個朋友是開家裝公司的,他在朋友那親眼見到有人拿來一疊某新交房樓盤最新的交房業主資料。一知情人透露,購房者信息泄露,確實是普遍現象

 “我親眼看見物業出賣業主個人信息,買房的業主們等著各種電話騷擾吧!”報料的網友在帖子里說,他有個朋友是開家裝公司的,他在朋友那親眼見到有人拿來一疊某新交房樓盤最新的交房業主資料。一知情人透露,購房者信息泄露,確實是普遍現象。

@洛小茶:這已經不是什么秘密了。連我這個沒買房的也會被泄手機號,更別說是買房的業主了。

@南山東籬君:我表示我正在被騷擾。無論是在工作還是在休息。

@凍蘋果電商:現在新盤物業為了盈利什么事干不出來?現在一些裝修企業也把腦子動到了旁門左道上,令人心寒。

據廈門晚報報道,鐘宅附近一處樓盤剛剛交房,就有人“打包”兜售業主資料,日前,廈門某論壇上網友的一則報料,引發不小波瀾——我們還有隱私嗎?

個人信息泄露早已不是新話題,但我們的隱私究竟“裸奔”到了什么程度,很多人可能想象不到。如今,看個樓盤、買套房,寄個快遞、取個貨,都可能導致你的個人信息被人利用。而與盜取販賣他人信息的低風險、低成本相對應的,卻是個人信息遭侵犯后取證難、維權難的法律困境。

報料

家裝公司“重金”購買業主信息

“我親眼看見物業出賣業主個人信息,買房的業主們等著各種電話騷擾吧!”這名報料的網友在帖子里說,他有個朋友是開家裝公司的,他最近在朋友那親眼見到,有人拿來一疊鐘宅附近某新交房樓盤最新的交房業主資料。“上面有幾百個業主的名字、電話和門牌號。”據這名網友說,這些是他朋友花了“重金”從物業那里買來的。

帖子迅速引來圍觀,許多網友都表示,有過被開發商、物業或中介“出賣”的經歷。網友“老王蜀黍”說,今年5月,他在火車站附近的一個樓盤看房,但不合心意,誰知幾天后,便開始接到各種電話。“有的自稱業主,低價急售房子。還有的自稱中介,說有便宜的房源推薦。”自己沒想購買該樓盤,為何總是接到相關電話?“老王蜀黍”這才想起,看房時,曾把自己的電話留給售樓人員。“現在看來,我的信息肯定是從他們這里泄露出去了。”

內幕

購房者信息泄露現象很普遍

昨日,記者以購房者的身份,走訪了島內幾處售樓中心。

“請留一下你的聯系方式。”與售樓人員交談的過程中,記者被不斷要求留下電話等信息,明確表示不想買后,幾家售樓人員還是“不依不饒”。記者擔心信息外泄,一位售樓小姐信誓旦旦地保證:“絕對不可能!我們是管理規范的大公司,誰都不敢泄露客戶信息。”

但一名曾做過售樓工作的知情人告訴記者,購房者信息泄露,確實是普遍現象。他說,信息外泄的途徑有多種:一種是被售樓處人員倒賣;一種是不同樓盤的售樓人員相互交換,互通有無;還有就是交房后,物業將所有業主信息倒賣。“售樓人員通常只有自己所賣出房屋的業主信息,比較不完整。而物業最有條件成為倒賣業主信息的大戶。”據他說,這些信息其實很廉價,有的只要幾百元,就可以拿到一整個樓盤的業主信息。“即便有的購房者想追究,但因為沒有確鑿證據,最多只能上售樓處和物業,吵幾句就算了。”

【相關】

快遞單號信息

在網上賤賣

就在7日,國內媒體報道稱,快遞信息也被大面積泄露,國內多家快遞公司單號信息在網上以每條0.4元到2元的價格賤賣,給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提供可乘之機,甚至衍生出利益鏈。昨日,記者試圖登錄文中提及的“淘單114”、“單號吧”,均已顯示鏈接錯誤。

廈門某快遞公司的快遞員小張告訴記者,單是派件,每天從他手里經過的包裹就能有幾十個。“如果我想倒賣客戶信息,不難,但我不愿意做違背良心的事。”雖然自己沒有參與,但他表示,之前聽同事說過,有些老快遞員,利用職務之便,在幾個具有競爭關系的公司之間倒賣彼此客戶的信息。“但目前我還沒聽說有本地同行把快遞單號拿去網上賣的。”

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