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爹!淘寶特價沙發200元 運費卻要300多元?
一年一度的“雙十一”購物狂歡馬上就要到了,你是不是早就躍躍欲試,準備“血拼”一番?不著急,先來聽聽各地網友們講述去年“雙十一”的網購經歷,讓你在今年網購時避免踩到雷區,能更好地把錢花在刀刃上。
案例1:“雙十一”打折促銷商品能否退貨?
提醒:七天內可無理由退貨
據惠州市民夏小姐回憶,去年“雙十一”,她看中一款A品牌保溫杯,售價為200多元,而某購物網站上的一家賣家稱“雙十一”搞促銷活動,A品牌另一款杯子打折后只賣100多元,且買一贈一,她向賣家咨詢,對方打包票稱:“絕對正品,兩款杯子保溫效果都一樣,可無理由退換。”
但幾天后夏小姐接到快遞,保溫瓶帶著一股刺鼻的塑料味,倒進熱水也并不保溫,于是她以商品與描述不符為由,要求退貨,賣家卻稱,這是雙十一打折促銷商品,“不可隨意退換貨”。
對此,廣東力臣律師事務所律師張錦愉稱,夏小姐所遇到的情況是可以要求退貨的,因為新修訂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賦予了買家“后悔權”,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一)消費者定作的;(二)鮮活易腐的;(三)在線下載或者消費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計算機軟件等數字化商品;(四)交付的報紙、期刊。
如果店家不予退貨,網友首先可以向提供商品的網站申請索賠或退貨,再由網站協調經營者退貨賠償。其次可以通過網站相關管理部門進行維權,或撥打消費者投訴舉報電話12315進行投訴。
案例2:300元“坑爹”運費比商品還貴
提醒:購買低價商品先了解是否有附加條件
不少看起來價格誘人的商品往往在運費上暗藏 “貓兒膩”。據新華網報道,2014年 “雙十一”當天,北京某外企的白領婷婷在網上搶購了一套特價沙發,只要200多元,但沒過幾天物流卻打電話來讓她去郊區某家具廠家自行取貨,否則要加300元的送貨上門費。然而婷婷卻沒有車,也沒有時間去郊外取貨,無奈之下只好額外再支付300元,讓人送貨上門了。
律師專家提醒,通過婷婷的案例,惠州市民網購時看到低價商品時一定要保持淡定,看清楚“秒殺”的商品是否有附加條件。因為地域不同,郵費往往和網站標示的不一樣,因此最好與賣家事先做好溝通,謹防出現“天價運費”現象。
案例3:釣魚網站網購錢款打了水漂
提醒:網購認準ICP認證標志和“紅盾”標志
合肥市民張先生想購買到香港的特價機票,在“雙十一”當天,他選擇了在標稱國內某航空公司的官網上“秒殺”往返特價機票,票價打了近五折。但付款后他卻遲遲收不到該航空公司的短信,后來才發現被釣魚網站騙了。
對此,合肥工商部門提醒消費者,在 《網絡交易管理辦法》中明確規定,網絡商家應當在其網站首頁或者從事經營活動的主頁面醒目位置標識ICP認證標志和工商部門的“紅盾”標志電子鏈接。消費者在選擇購物網站時要仔細進行甄別。支付時盡可能選擇具有實時鑒別功能的瀏覽器,并選擇安全可靠的付款方式。
相關閱讀:去年雙十一網購沙發 今天才到家!
消費提醒:避免沖動消費 留好消費憑證
“雙十一”臨近,正是網絡購物消費的高峰時段,也將是網絡消費糾紛的高發期,為引導消費者在“雙十一”網購高峰時段理性消費,慎防落入消費陷阱,惠州市消費者委員會在接受《東江時報》采訪時指出,市民在“雙十一”網絡購物期間應注意以下幾點:
1 理性消費
不要被“便宜”沖昏頭腦,應理性面對價格低廉、低折扣標價的商品。因為部分商品很可能被賣家虛高價格,先漲價后降價,看似打折,實際比以前更高。消費者應盡可能先對有購買意向的產品進行前期了解,可以從不同網站或實體店了解,和網站促銷價格比較,做到貨比三家。同時不要輕信商家宣傳,避免出現商品與實際描述不相符等問題。
2 下單前注意商家的霸王交易條款
一些店鋪的熱銷商品有預先下單業務,但是往往有“不支持7天無理由退貨”或者“定金恕不退還”的條款。對類似這種以預售、預定為借口不退貨、不退款的銷售行為,消費者要三思而行。
3 選擇正規的網絡交易平臺
消費者應選擇經營規模較大、信譽度等級較高、口碑較好、交易量大、消費者評價較高的電商,符合規定的網絡交易平臺會在其首頁醒目位置公開網絡標識、營業執照等信息。
4 要注意網絡交易安全
消費者千萬不要在沒有任何資質認證的網站下單,更不要輕易相信以各種理由要求直接轉賬至私人帳戶、或點擊賣家通過QQ、旺旺等發付款鏈接的頁面、要求掃二維碼進行付款等,這將會脫離正規網絡交易平臺的安全監管,給消費者帶來經濟損失的風險。
5 考慮購買運費險
網購物品特別是易損、貴重物品在快遞過程中很有可能會出現損毀和丟失的情況,選擇保價可以及時獲得相應賠償,而運費險可以補償退貨時產生的快遞費用。
6 先驗貨再簽收
收貨時應當場開箱查驗,一旦發現商品有問題要立即聯系商家并拒收商品。
7 注意保留消費憑證
在交易過程中消費者要注意收集和保存相關網絡購物證據,如:聊天的記錄、購物記錄、購物頁面截屏、購物票據憑證、快遞單、發貨/送貨單等。一旦出現消費糾紛,可以先與網站客服人員聯系,與其溝通解決。如客服人員無法解決,及時向當地消委會投訴,或者網絡平臺注冊所在地的工商部門申訴。
(原標題:坑爹!沙發200多元,運費卻要300多元 記者曾酉璇 王曉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