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五華縣:紅木家具悄然興起
2009 年,是廣東省梅州紅木家具市場預熱的起始年。這一年,梅州家居建材行業發展迅猛,企業和商家蜂涌而起,給當地家居行業注入了發展動力。紅木家具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開始嶄露頭角,并得以快速進入主流消費市場。可以說,近幾年來,梅州紅木家具備受市場關注。
五華人創造紅木輝煌 發源母地錯失發展良機
一直以來,梅州七縣一市之一的五華縣,特別是其治下的雙華鎮,是梅州紅木家具制造業的發源地。幾十年前,這里就是生產與制造紅木家具的生產基地。只是那時,由于梅州地處山城,交通落后,產業化基礎薄弱,當時政府對于該行業的重視力度也不夠,遲滯了美好的發展前景。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隨著改革春風吹遍珠三角城市,各行各業在珠三角開始規模化發展。由于當地環境落后,雙華鎮開始涌現一批人,前往現在的紅木家具制造基地中山、新會,以及東莞、廣州等地,謀求發展。通過一二十年的打拼,目前五華縣雙華鎮人在中山開辦的紅木家具廠至少有80 多家,其中規模最大的數東成紅木,還有萬豐一品紅等眾多知名紅木生產商。
目前,在整個廣東省,五華縣人開辦的紅木家具廠不勝枚舉。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作為發源地的母地雙華鎮,卻在珠三角大發展的背景下黯然沒落,失去了原有的光環,只有一些零星的小企業還在默默耕耘。
五華縣紅木家具廠商漸多
隨著紅木行業不斷發展,特別是最近幾年,紅木家具市場掀起消費熱潮,五華人開始意識到,自身的資源潛力也開始發生變化。最近幾年,五華縣工農業得到快速發展,市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在這樣的背景下,其紅木家具消費能力和消費規模均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
如今在梅州地區,除市區及興寧市外,數五華縣的紅木加工廠與店面數量最多,其他如蕉嶺、豐順、平遠、大埔等縣,每縣充其量只有一家紅木單體店。而近三年來,五華縣至少已經發展了10幾家單體紅木店,連周邊的興寧市大賣場與單體店都在銷售五華縣生產與加工的紅木家具,甚至河源市與揭陽市的客戶群體都被吸引而來。
筆者在一家新開業的紅木館了解到,該店老板一直就在雙華鎮做紅木家具,只是規模不大,才幾個工人。隨著前兩年紅木市場環境漸好,于是萌生了開店的念頭,如今生意雖然做得不是很大,但還算不錯。在另外一家紅木店,店老板告訴筆者,他的店也是去年開的,貨一般都銷往周邊地區,自己也有一個小加工廠,在行業里有些年頭了。由于入行時間較長,有一定的客戶資源,所以做得比較輕松,不愁銷路。筆者還陸續拜訪了其他一些門店,有好幾家老板都是以前在中山或新會打工,學得技術與專業知識后,返回家鄉做老本行。
從紅木大眾化中看到機遇
隨著消費水平提高、城市化進程加速,紅木家具的大眾化消費已是不可阻擋的趨勢。面對快速到來的消費浪潮,古典家具不再顯得孤獨。曾幾何時,在普通消費者心目中,紅木古典家具是很遙遠的消費,認為那是上流社會與高收入人群才能消費與享受的奢侈品。然而,短短幾年間,這種消費意識就逐漸被打破。隨著城市化加速,我們將真正進入了紅木大家裝消費時代。
筆者在五華縣幾家大賣場(綜合家居賣場)了解到,如今紅木家具的消費群體一年比一年多,這與三年前相比,完全是一個質變。現在只要買了房子,80% 左右的當地人都會消費紅木家具。因為一般材質的紅木家具,如非洲花梨或非洲酸枝十件套沙發,不過三五萬元,且可以用幾十年;而買一套大皮沙發也要花幾萬元,就算維護保養得再好也只能用七八年。從性價比來講,很多人都認為買紅木家具合算。
確實,紅木古典家具經久耐用、物有所值,它不僅是我國的文化瑰寶,也是值得收藏的升值商品。這正是紅木家具得以廣被認可的理由,也是成就紅木家具市場奇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