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具協會陳寶光一行考察四君子紅木家具
6月25日,中國家具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陳寶光一行赴四君子古典家具(集團)有限公司參觀交流,四君子公司董事長陳玉樹接待并陪同參觀四君子紅木家具展廳及各生產車間。
在參觀車間期間,陳寶光對四君子公司的作品給予了高度評價,四君子紅木家具繼承了明清家具的精髓,在結構處理上,采用傳統的榫卯結構打造,其產品都經過100多道工序精細打造而成,這種文化傳承不僅僅是外形,而是深入到作品內部結構。陳寶光認為,榫卯結構是中國傳統家具的精髓所在,研究榫卯結構一定要對明清家具有深入的了解,要對舊家具要有一種鉆研的精神,研究其造型、結構、比例乃至線飾。每一處都應充分挖掘其內在的文化價值。陳寶光叮囑企業負責人,通過“制造”傳承“文化”,我們這一代一定不要丟失,要繼續將這些經典文化發揚光大。
隨后主賓雙方在四君子公司舉行了交流座談,中國家具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陳寶光、名家具展總經理方潤忠、莆田市新中式家具協會會長陳玉成、副秘書長吳燕珍等就古典家具的新出路、新中式家具的未來發展進行了交流探討。
延伸閱讀:中國家具協會上門“把脈”海虞蘇作紅木產業
對待新中式家具發展,中國家具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陳寶光認為,順應時代發展的需求,對傳統家具藝術進行改良和創新,是各歷史時期家具制造行業所面臨的時代使命。中國傳統家具改良創新的底線應該是具有典型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包含線條與圖案,繼承榫卯結構、傳統工藝,全部以天然木材為基材,嚴格遵循從古至今所沿襲的取材標準以及拼接、包覆工藝。他還提出,榫卯結構與框架結構是傳統家具的靈魂所在。只有在繼承傳統家具藝術精華的同時,不斷進行改良與創新,設計制作符合時代精神的“新傳統風格古典家具”,才能使我國傳統家具藝術持續發展。陳寶光表示,“我們談‘新中式’是一種風格,不涉及材質,也不涉及生產方式。不然就無所謂藝術風格一說。作為一個當代設計師來說,我們有責任在這個民族復興的時代,推動家具領域里的民族文化復興。”
陳玉樹高度認同陳寶光的觀點。他認為,要創新,首先要了解傳統中式家具的內部結構,傳統中式家具的精髓不僅在于其優美的外部形態,更在于易被忽視的結構深處。在新中式家具材料開發的問題交流上,陳玉樹表示,來自南美洲的蛇紋木耐腐、耐蟲蛀,用蛇紋木做成的家具刨切表面光滑,油漆后光亮性更好,又是手工藝品,極具保值、升值潛力,可以用來制作高端藝術古典家具。
(原標題:中國家具協會陳寶光一行調研考察四君子紅木家具企業 作者:張桂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