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產品檢測費用高昂 阻礙消費者維權之路
日前,國家家具及室內環境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實驗室公布,《木家具中有害物質限量國家標準》(修訂)已起草完成。根據新標準,未來家具可整體放入環境氣候艙進行有害物質檢測,檢測后家具不會被破壞,可繼續使用。而《軟體家具沙發中有害物質限量》、《軟體家具床墊(床墊裝修效果圖)中有害物質限量》兩項新制定的國家標準也已完成起草。目前,三項標準正等待有關部門審核后公布。軟體家具新標準將增加對甲醛、偶氮等環保性能的要求。
標準越來越嚴格,這是好事。檢測能夠不破壞家具使用,對廣大消費者來說更是個喜訊。不過,檢測費用定價的高昂,卻有點讓人望而卻步。據記者了解,目前家具檢測采取按件收費,每件家具檢測費用在500元左右。看上去似乎不多,仔細算下來可還真不少。
雖然不一定越昂貴的家具就越好越環保,但大家都明白的一個道理是,越便宜的家具就越容易出現質量或環保問題。一張沙發買回來才兩三千元,檢測一下就得花掉好幾百,再加上這家具不同其他產品,體大量重,搬運的成本也不低,來回一趟怎么著也得花個幾百上千元的,光是想想就叫人肉痛。再想深點,室內空氣中的甲醛含量事實上是各類家具、建材所釋放的總量,每一件家具的甲醛釋放量都和空氣質量緊密相關。比如,客廳、餐廳、臥室、書房等,假設每個居室檢測一件家具,這累計下來的費用……還是別想了!更重要的是,檢測出產品質量沒問題的話,檢測費只能自己承擔。所以,即使是懷疑商品有問題,但一想到高額的檢測費,和當中所要付出的時間和精力,大部分消費者都放棄了自己的維權路。
當然,相比過去必須破壞家具才能進行檢測的情況,新標準的推出還是有了一大進步,待到何時檢測費用也能降到大家普遍能接受的程度,或是檢測方法更便捷有效,改變“違法成本低,維權成本高”的現狀,才能真正發揮監督、維權的作用。
(原文標題為:產品檢測費用高昂,阻礙消費者維權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