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cite id="lz59x"></cite>
<var id="lz59x"></var>
<menuitem id="lz59x"><video id="lz59x"><listing id="lz59x"></listing></video></menuitem><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
<del id="lz59x"><span id="lz59x"></span></del><cite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cite><menuitem id="lz59x"></menuitem>
<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video id="lz59x"><thead id="lz59x"></thead></video></var>
<cite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cite>
<menuitem id="lz59x"></menuitem><var id="lz59x"></var><cite id="lz59x"><strike id="lz59x"><listing id="lz59x"></listing></strike></cite>
<menuitem id="lz59x"></menuitem>
<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var>
<menuitem id="lz59x"><span id="lz59x"><thead id="lz59x"></thead></span></menuitem><menuitem id="lz59x"></menuitem><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
<ins id="lz59x"><span id="lz59x"></span></ins>
<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

林作新:什么是新中式?

導讀:
有學生問我,怎樣設計中國式的家具,我往往回答,從廚房家具設計起,設計適合中國人用的廚房家具。 新中式的設計,實質上就是如此,一句話:設計適合今天中國人日常生活的家具。

林作新_1.jpg

本文作者:林作新

前些時候在微信的空間,大家討論什么是新中式

這是一個文化的課題。中國是到了該討論這個課題的時候了,因為中國目前的社會物資,也十分豐富了。

這和新中式有關系嗎?當然有關系。

一戰二戰將歐洲的家具設計風潮打散,二戰之后,歐洲的物質十分匱乏,但城市在重建,需要大量的家具,因此提倡簡約,有的用就好,先滿足最基本的需求。

設計風潮于是提出“少就是多”(less is more),這個風潮延續20-30年,主要的生產國是意大利。

為什么是意大利,那是因為四、五十年代,亞洲還沒有什么國家有能力生產家具出口的,而歐洲,最窮的地方是南歐,家具業永遠都跑到最窮(便宜)的地方去生產,于是意大利那種簡約的、國際式(International Style)的設計就風行了幾十年,當然在那兒也因此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也促進了當地的家具設計水平。

但到六、七十年代,歐洲逐漸富裕起來,也就不再滿足于千篇一律的、十分簡易的家具。他們要求民族性的、個性化的設計,設計師們因此回到他們各自的傳統文化中去尋找。

家具的設計,也因此由現代主義走向后現代主義

中國的現代家具,應該從民國時期講起,五四運動是一場政府運動、社會運動,也可以說是文化運動。中國人從目空一切,到180度轉向成崇洋媚外,覺得自己什么都不行了,外國(主要是歐洲)什么都好。

于是家具設計全盤模仿歐洲,當然也有歐洲人帶來讓中國人模仿的,這就是民國時期家具設計的主流,和當時的文化風潮是一致的——媚外與彷徨。

只是材料還有很多選用紅木,雕刻手法可能是一時擰不過來,中國式的。加上許多工匠,不懂西方文化,因此產品常常是中不中,西不西。

民國的這種家具設計風潮,其實到改革開放之后,又回來了,還變本加厲了,直到今天,市場上還是充斥著這類洋不洋、中不中的家具:有上半段是西班牙的,下半截是法式的;有在路易斯沙發上雕刻蝙蝠的……什么都有。

我們還沒有回歸到自己的文化中來,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五四運動……還在影響著中國人的目光。 然而,我們的一部分人,尤其是文化人,開始有了民族性、個性化等等的要求了,我們的物質生活,已逐漸豐富起來,因此逐漸走向設計的后現代主義。 這就是新中式設計提出的物質基礎。

然而,新中式應該是什么樣子的呢?當然不單單是形式、外形,還應該包含中國人的生活內容。

新中式設計,提出來應該有十幾個年頭了,開發的最好的是茶幾。市面上已有設計功能齊全的茶幾,泡功夫茶,由南向北傳開,這是新中式設計的典范,符合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大家圍著茶幾,一面聊天,或談生意,主人一面泡著茶,親切、溫馨而充滿情趣,充分體現中國人的不慌不忙的那種優雅。

目前市面上的家具,設計最差的是廚房家具,百分之一百的西方設計。西方人做飯和中國人,完全是兩回事,我曾經在網上看到,有人在盛贊德國人的廚房,驚嘆他們用具的科學、精致,無與倫比,然而,這樣的廚房能做中餐嗎?

南方人煮湯、炒菜等等,湯湯水水很多;北方人搟面和面,烙大餅等等,今天中國的廚房家具,連搟面的地方都沒有,這種家具設計,完全脫離生活,就像文學中無病呻吟的現代詩,讓人摸不著頭腦。

有學生問我,怎樣設計中國式的家具,我往往回答,從廚房家具設計起,設計適合中國人用的廚房家具。 新中式的設計,實質上就是如此,一句話:設計適合今天中國人日常生活的家具。

至于外形,中國的設計元素太多了,設計師只要稍加注意,就可以解決。實際上中國的設計師,他自己本身就是中國的元素, 沒有必要討論。

作者:林作新

亞洲家具聯合會會長,北京林業大學教授博導

新加坡家具協會會長、名譽會長,亞太家具協議會理事長

家之家家具、兄弟木業董事長

版權聲明:家具迷網獨家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和鏈接地址。未經許可請勿隨意刪改文字。 隨意刪改本站內容,家具迷網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