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賦能定制到打通產業供應鏈,至愛智家靠什么讓家居行業再生長?
從線下實體店跨局線上電商,再到這兩年被頻頻提及的家居新零售和一站式服務的大家居布局,都是家居行業根據市場需求搶占頭部流量作出的對策。而要論起家居行業們紛紛迫切攻克的方向,定制家居行業無疑被寄予厚望。
2017年是全屋定制歷史上的高峰期,不少成品家具和建材品牌都開始轉型或獨立出子品牌進軍定制家居行業。即使在大環境不景氣的時候,諸如紅星美凱龍、兔寶寶等各領域企業還是持續加碼定制家居。
但受整個大家居外部環境還有企業自身供應鏈影響,定制家居的增長也在放緩。據2019年上半年財報數據顯示,9家上市定制家居企業的平均增速12.47%,相較于2017、2018年的平均20%左右和平均30%左右的增速下降明顯。在這樣的情況下,也催生出一批賦能家居行業的平臺,借助三維家的資深行業經驗和信息技術誕生的至愛智家就是新起之秀之一。
兵家必爭之地,定制家居憑什么這么火?
僅憑言辭或許難以盡表定制家居的熱度,數據最能說話。被譽為大家居解決方案顯示平臺的2019廣州建博會上,在總面積42萬㎡的展館里,定制主題展區占了1/4,在去年基礎上繼續擴增。這也透露出一個信息,即便家居行業在整體的轉型期,定制大主題還在上升期。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讓行業“寵愛”定制家居?
回答這個問題,要先從營銷的本質出發。營銷就是根據市場和消費者要求從而制定和調整的戰略。在消費大浪的驅動下,消費者需求也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希望家具的款式、顏色、設計能體現自己的個人喜好。整體家居空間的風格搭配及呈現效果會是自己理想模樣,即個性化。不僅如此,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下,一站式購齊所有家具是消費者的普遍需求,傳統的家裝模式顯然難以滿足消費者的要求。
營銷的另一個本質是增加銷量,這也是各行各業都在思索的發力點。對于家居行業來說,賣家具只能是賣單品,而全屋定制則是由單品轉向整體解決方案。以前客戶進店可能只是買個沙發,現在買全屋各品類家具搭配時又買設計和服務。不僅提高了客單價,又抬高了自身附加值。銷量能增加,企業自然樂于做。
最后還有一點就是全屋定制的潛力。在看到20%-30%的快速增速,甚至2017年時個別頭部定制家居企業的凈利潤增速更是接近40%,各行各業仿佛見到了一塊大蛋糕紛紛都想入局分一杯羹。
從消費者需求、企業發展需求來看,全屋定制是未來的方向,也是品牌和消費者獲得雙贏的局面。另據中商情報網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定制家具行業規模將超2800億元。因此,家居企業對定制的“鐘愛”也就不難理解了。
從定制家居增速下滑,看整個家居行業的困境
雖然前景看好,但擺在眼前的事實也無可爭議,那便是定制家居行業增速的下滑。其實,作為整個行業的一部分,站在更高視角往下看,是整個家居產業遭遇發展瓶頸。在消費者需求的轉變下,家具行業傳統模式的弊端凸顯并被不斷放大。誰能先行一步完成改革,誰就能實現彎道超車。要想改變局面,首先就要找到癥結所在。
· 傳統生產模式落后,模塊化、定制化能力不足
從消費者的投訴內容來看,定制市場火熱卻也成為投訴的重災區,交付能力差、貨不對板、質量差等問題不斷。這一方面是設計師、門店的設計前端和工廠生產后端脫離,規格尺寸沒有統一標準;另一方面是柔性化生產能力不足,缺乏定制化、規模化生產的概念和水平,導致規模化、個性化、品質化間的矛盾凸顯。
· 供應鏈斷層,整裝和定制發展受阻
生產制造業不是個體就能完成,而是由上下游供應鏈共同組建的完整閉環。尤其是對定制家居和整裝企業來說,上游材料的供給、品質等更是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發展和存亡。在目前來看,企業間的信息流通能力不足,往往難以找尋到合適的長期供應商,這一點也主要表現在中小型和創立不久的企業。上下間信息的不對稱性正阻礙著行業的規模增長和升級轉型。
· 碎片化流量,獲客難度再升級
當下,營銷的目的就是為了流量的搶奪。隨著消費者獲取信息的渠道和消費場景更加多元化。線下門店流量漸少、獲客難度增大,線上也不如之前的紅火,流量碎片化特征日益顯著。為此,入駐各個線上平臺、促銷活動、跨界等手段盡出,但依舊收效甚微。
造成家居行業困境的大大小小原因多樣,從宏觀層面上看,主要是生產模式的低下、供應鏈斷層和獲客難度增大。一場中國家居業的自救行動迫在眉睫。
從痛點解決到服務體系布局,至愛智家全力打通產業鏈
秉持著推動定制、整裝產業升級轉型,賦能行業的赤誠之心,由一批有著10年以上資深行業經驗人才組建的至愛智家在2018年誕生。作為一名后起之秀,至愛智家積累了三維家的技術優勢和行業服務經驗,從行業薄弱的前后端一體化、供應鏈打造、營銷工具等痛點出發,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便建立起了至里整裝、至造云及至裝寶等在內的一系列裝企服務矩陣。從真正意義上疏通產業各環節的阻塞,把散落的家居業連為一個整體。
當然,在前端服務上,早前已有一些設計軟件服務企業進行過探索,并在3D云渲染、VR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制造屬性濃厚的家居業,行業的最大“癥結”實際上不在前端,而是生產后端。這一點在要求個性化和規模化的定制上體現的尤為明顯。
至愛智家則將眼光放在了更宏觀的全局,采用了前后端一體打通的遠見邏輯。一方面,裝企能在至愛智家的供應鏈商城上注冊會員,以廠供價拿貨,品牌工廠也能加入商城供貨,無縫鏈接裝企和工廠,解決了企業規模集采難題。另一方面,至愛智家還構建了系統服務平臺,在前端幫助裝企的門店和案例展示,后端又有自動拆單、送單功能。利用豐富的行業經驗,實現前后端的高效運轉,讓企業率先于行業完成標準化、模塊化生產的升級。
三維家創始人兼至愛智家CEO黎保生
此外,定制企業以家居解決方案的形式服務消費者,也就拉長了本就壟長的供應鏈。頭部企業憑借著雄厚的資金能自建起供應鏈體系,但對于大部分中小型企業就尤為吃力。為了破局供應鏈,類似斑馬倉等企業也進行了布局,但絕大多數還是停留在主材提供上,且產品堆積的情況不少,沒有實質上的供應鏈認知。
借鑒于此,至愛智家在先行者的基礎上再革新,不僅在供應鏈上提升了廣度,延伸到涵蓋沙發、桌椅、裝飾品等軟、硬裝。一切裝企想要的配套都能在這里找到,真正實現一站式采購需求,又好又快地完成規模采購;還上升至產品破繭到整體方案解決的層面,直擊用戶深度需求,讓裝企更懂消費者,提升消費者滿意度。
而近兩年來,線上、線下的營銷工具,諸如促銷抽獎、團購、APP商城等逐漸開始失去獲客能力。主要原因在于,隨著產品供給的不斷飽和,單一商品的展示已無法吸引消費者,營銷需要讓體驗更有立體感。
至愛智家顛覆過往的營銷形式,通過結合三維家優勢的3D云設計技術,增加了場景帶入的體驗和整屋方案的呈現,從而構建起從整體場景的喜好再到產品購買的完整鏈。這相較于傳統的單品銷售,無疑更能打動消費者,又提高客單價產值,是企業決勝終端的一大營銷利器。
作為定制、整裝供應鏈平臺,至愛智家站在新的高度為行業解決痛點,構建了從前端設計、銷售,到后端生產再到供貨、安裝的完整服務體系,同時又為企業提供一站式供應鏈解決方案,全方位賦能家居行業。
至愛智家作為一家興起的高新技術企業,它的成功不僅是技術層面上的領先,也是對行業深刻認知的體現。縱觀其產品所創造出的家居賦能力,我們有理由相信,它將會是定制和裝企的一大強力支柱,也必將發揮出更大的潛力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