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屋定制后來者,設計和口碑是制勝法寶
現象:全屋定制依舊火熱
為期三天的建博會在前天落下帷幕,據億歐家居實地走訪觀察,這場家居圈的宴會可以說是盛況空前,尤其直觀可感的是,全屋定制依舊是蓋不住的火熱。據官網信息顯示,為順應“無定制,不家居”的市場需求,主辦方將定制展區進行擴容,整合升級了A區和B區共10個展館的超大定制題材,這也是主辦方在歷屆建博會以來首次提出“大定制”題材。
全屋定制的火除了體現在展會熱,也體現在投資熱。據2018年7月10日億歐家居首發消息,全屋定制品牌佰麗愛家獲得了來自紅星美凱龍的5000萬元戰略投資,創始人劉守剛告訴億歐家居,除佰麗愛家外,紅星美凱龍目前還投資了多家全屋定制企業,萊茵艾格、詩尼曼等,也是在追趕全屋定制的風口。
從億歐家居此前整理的幾家定制家居企業公布的2017年度財報來看,多家企業營收和凈利增長普遍在30%以上,門店數量也在穩定增長的狀態,日子過得可以說是風生水起。在這樣誘人成果的吸引之下,不少家居企業開始紛紛向定制方向轉型。
先是衣柜、櫥柜企業如歐派、索菲亞,后是木門、地板品牌如3D木門、德爾未來,接下來是做傳統成品家具的全友和顧家,再后來連瓷磚、衛浴企業如歐神諾和箭牌等都蜂擁進入全屋定制行列。當各個細分領域的領頭羊一舉踏入之后,背后跟隨而來的是千軍萬馬。據大材研究數據顯示,最近三年內新增的定制家居企業,包括全屋定制在內,知名或不知名大大小小的企業算起來已經有幾千家,僅四川區域已經推出定制產品線的公司至少就有兩三百家。
由此可見,全屋定制在經歷了2017年的上市潮后,熱情并沒有褪去,反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按照行業人士的說法,保守估計來看,目前市場上超過70%的家居企業都在做全屋定制。
全屋定制大火越燒越旺,主要原因有三點
居民消費水平的提升,消費結構升級
近年來,在社會經濟發展的大環境下,人均消費水平逐漸提高,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漸漸落地,這給家居企業來了機會。根據億歐智庫研究院此前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3%。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速穩定增長的前提下,消費結構也發生了明顯改變,例如恩格爾系數下降,居住等消費支出明顯增加,從數據來看,2015年我國個人平均居住支出與總支出的占比從2010年的10%提升到22.1%,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25.7%。
這些數據的變化意味著國民購買力的上升,消費者有能力改善居住環境和追求更有品質的生活,從而釋放出更強勁的家居消費需求,這是全屋定制企業得以興盛發展的經濟背景。
定制家居的空間利用優勢
隨著城市房價的逐步攀升,消費者住房結構悄悄發生改變,年輕一代的消費者對家居產品有更高的要求,對收納的需求也更加個性化和專業化,這符合定制家居企業本身的優勢。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底,我國90平方米以下住宅占整體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額的比例,由2007年2月的15.9%增長至2016年12月的36.7%,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小戶型已經成為城市主流戶型。
小戶型住宅對空間利用更為嚴苛,由此也衍生出家居產品定制化的需求,據行業人士說明,一個合適的定制家居能有效地擴容約30%的室內收納空間。定制家居的一大優勢在于空間的高效利用,目前市場上的定制家居產品也越來越注重設計和收納功能的增加,以解決消費者住房太小、空間不夠等問題。
“個性化”“量身定制”等附加值的提升
隨著消費者認知和審美的提升,機械化、規模化生產的傳統家居產品已經不能滿足消費者的個人偏好。定制家居將市場細分到個人,根據個體要求去設計生產家居產品,細致到顏色、規格等,能夠極大的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消費者親自參與到設計環節,從整體上把控家裝風格,體現各自獨特的生活品位。
定制家居服務流程的增加和“個性化”、“量身定做”等附加值的提升使得消費者樂于接受家居產品定制化的出現。就像從超市買的和自己在陶藝館做的兩個杯子,實際價格相等,但消費者總會偏愛自己做的那個,覺得更有意義和價值。
延伸閱讀:廣州建博會透露新動向 全屋定制將迅猛發展
市場大熱之下,后來者如何破局
凡事總是對應而行,市場的火熱也意味著競爭的激烈,如何在巨頭和先行者的壓制之下搶占市場成為后來者破局的關鍵。目前來看,即使有這么多的企業已經入局,但全屋定制的市場依舊廣闊,億歐家居認為,后來玩家想要在這片領域立足應注重兩個方面,即設計和口碑。
當全屋定制成為風口所在入局者逐漸增多時,容易出現產品同質化現象,在市場趨近飽和的狀態下,吸引消費者產生購買欲望的一定是具有獨特設計和創新點的產品。用戶消費升級隨之而來的是文化、審美和品味的升級,對于逐漸變得“聰明、挑剔”的新生代用戶,沒有創新的產品很難帶給他們驚喜。這意味著企業在注重利益的同時,也要注重以消費者為本,從設計源頭出發,打造高顏值、高性價比的產品。
其次是口碑的打造,市場上有很多體量不大但口碑做得很好品牌,這些企業也很受歡迎。對于消費頻次低、產品生產周期長、用戶決策時間長的定制家居企業來說,良好的口碑是穩定客源的催化劑,二者之間形成良性循環。由此,一些小體量的定制家居企業在發展之前選擇專注某一區域,細化服務,精選庫存,憑借好的口碑獲得流量,也能活得很好。
(作者:張華 原標題:全屋定制依舊火熱,后來者如何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