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居裝飾產業的下一個風口
這個時代,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改變。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成了阻礙美好生活的絆腳石。
通常,社會主要矛盾的更迭伴隨著巨大的機遇,誕生偉大的企業,比如當年的萬科,如今的BAT。將眼光收回到我們所處的家居家裝產業,這個傳統的勞動密集型行業,也在不同的歷史階段誕生了風格各異的領軍企業,比如制造時代的明珠,定制時代的尚品宅配。而今,面臨著又一個歷史機遇,伴隨著信息爆炸和碎片傳播,家裝家居行業的下一個風口在哪里?
“整合再造聚創未來”中國家居裝飾產業鏈融創峰會,給出了答案。
產業鏈整合,是近些年一直在談論的話題,但通過什么方式整合,整合之后資源如何發揮最大效用,資本、信息技術將對整合起到什么程度的催化作用?這些曾經被忽略的問題,隨著家裝商業邏輯的明晰,成為企業關注的焦點。
于是,尚品宅配推出的整裝解決方案,就有了市場。這套幫助中小家裝企業打通全流程,實現各環節互聯互通的方案,意在為那些希望借助信息化擺脫當前被擠壓困境,但囿于資金能力有限無法達到效果的整裝企業提供類似“神經系統”的輔助,“賦能”于各個節點,讓“鏈條”連起來,形成流程閉環。“將每個環節中‘人’的因素降到最低,才能確保全程可控,才能看到規模化復制的可能,才能讓天下沒有難做的整裝。”尚品宅配副總裁曾凱在論壇上表示。
而天貓家裝整體裝修裝飾行業負責人修客的演講,則從大數據的角度,解讀了科技的角色。客戶資料每家都有,但能分析習慣,預知路徑的企業屈指可數。究其原因,在于計算。計算讓數字變成數據,讓數據變成企業戰略決策的燈塔。基于云計算的大數據分析,不僅能讓品牌預知未來的消費路徑,還能將品牌周邊生態優化成最能滋養成長的狀態,再配合產品、渠道、營銷,即便是家居家裝這樣的低頻消費門類,都能在信息時代獲取科技的紅利。
如果說天貓和尚品宅配的核心依舊是科技公司,那么以制造立身的掌上明珠,也在積極向信息化靠攏。在30年間完成生產、渠道、服務和品牌層面的沉淀后,主力產品被定制產品擠壓的掌上明珠,也正在借助科技的力量,實現對供應鏈和服務鏈的更強把控,將長年的積淀在科技時代進行變現,將掌上明珠身上“制造”的標簽升級到“智造”。
與明珠一樣積極擁抱科技的,還有生活家裝飾。公司董事長白杰直言不諱地指出“信息化系統是推動整裝行業發展的最重要的工具。”不僅能夠打通公司內部的管控,更能解決裝修流程、施工不透明的痛點,讓消費者在裝修過程中的“知情權”得以保證,進而提高裝修體驗感。不僅如此,生活家還利用信息化系統,對消費習慣進行分析,挖掘深層次訴求,引導消費習慣,變被動為主動。
信息化是催化劑,家裝行業本身商業邏輯的更迭,才能推動整體行業的發展。
于是,就有了“入口爭奪戰”的討論,標準化整裝與個性化定制之間,究竟哪個模式,更能搶占當前市場的入口?尚層裝飾創始人林云松自信地認為,個性化裝修將在10年之后回歸主流。而回歸的前提是提高設計師能力,管控定制產品品質、工期和增項的能力。“企業只有堅持定位、堅持設計驅動發展、堅持提高自身組織能力”,個性化家裝才能回歸。
PINGO國際董事長楊耀祖則堅定地將“拎包入住”看做主題。“未來已來,無論是國家層面的住宅成品化,還是年輕消費群的‘一站式’需求,都證明整裝的趨勢已經不可逆轉。”而誰能掌控最終端的裝修工地,將工地的交付實現到最好,誰就能緊緊抓住這個千億級的市場,成為新形勢下的贏家。
兩位專家,中國建筑研究院CSP總工程師張偉民,中國住宅裝配技術研究院智庫專家曹祎杰,將裝配化住宅與內裝工業化的趨勢進行了理論上的解讀,為到場嘉賓提供了更高層面的參考意見。
整裝vs個性,制造vs科技,觀點的交鋒是為了梳理邏輯,思想的碰撞是為了照亮未來。衣食住行,都與美好生活相關,而家的裝修與配置,決定了生活的舒適感與品質感。本場高峰論壇,給出了產業鏈融合的新方向,讓美好生活的需求滿足有了新可能。我們有理由相信,站在矛盾更迭的關口,家裝產業的積極應對,將抓住變革的紅利。
(原標題:需求更迭時代,中國家居裝飾產業的下一個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