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認知家居S2b模式 做好“小b”也能賺大錢
自從阿里曾鳴教授提出S2b模式之后,一大波企業開始定義自己的商業邏輯為S2b模式,但是很多企業顯然進入到一個誤區是:一窩蜂地都想當高大上的S平臺,并不甘心當一個小b。
億歐家居認為,新理念的不斷創新應用到產業當中,這本身是一件好事。但是在當下的商業環境當中,新理念總是被故意曲解,反而成了很多企業的“新騙術”,此前文章中也多次提到過。如果我們大家都非常理性地看待這個行業時,大部分公司都應該放棄S2b模式的新標簽,放棄做S的想法,安心做一個小b似乎更加符合現狀,同樣也能賺錢。
圖片來源123rf.com.cn
之所以大家都一窩蜂地給自己貼上S2b模式的標簽,是因為大家都看到了產業創新的滯后以及無數小b內心深處積壓多年的焦慮,因此試圖賦能中小企業。出發點當然是好的, 關鍵是手里有多少好牌支撐自己能夠打贏這一局,表面看來,這確實是一個好生意,但是在實際的“賦能”能力上,大部分企業都應該打一個大大的問號,因為大家都忽視了其中的復雜難度。
雖然,現在家居行業找不到一個S2b模式的案例和樣本,但是做大平臺的難度可想而知,而且縱觀其他行業依舊如此,平臺的機會只有極個別的企業能抓住,這也意味著,做平臺天生注定這就是一件高門檻的事情。
再來對比電商、O2O行業、旅游等互聯網屬性更加明顯的行業,最后幾經廝殺之后,剩下的平臺數量少之又少,早已鎖定行業格局。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大環境下,我們需要回歸到商業的本質和常識,很多新概念的提出之后,商業都在追趕概念持續進行驗證,市場太過于魚龍混雜,市場的參與者反而在認知層面會降低。
其實,做平臺機會少,是一直以來的現狀,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生意就沒辦法做,放棄做平臺,轉變思維方式,學會利用真正具備能力的平臺,可能會在商業層面更容易落地,大量的賣家通過天貓京東等電商品牌為產品開拓新渠道,成就新品牌;大量的餐廳借助美團點評等團購網站成為全國知名優質餐廳,成為全國知名品牌;大量的酒店和旅游服務通過攜程等旅行服務商將優質服務傳遞給來自全國各地的用戶。
延伸閱讀:S2b或將成互聯網家裝供應模式改變的法寶
今天在各個領域被我們所熟知的平臺型企業只是個位數,與其擠破頭進入這個領域苦苦掙扎,不如早點放棄做平臺的念頭,好好找一個靠譜的大平臺,建立新的合作機制,相互賦能。
S2b模式的邏輯是“賦能”,其中更深層次的含義是,需要具備軟件、硬件以及品牌層面等多維度的支持。哪類群體綜合競爭力更強?現在還不好下結論,只能從企業現有實力來判斷,雖然很多企業都提出了類似的概念,但是大家并沒有站在同一個起跑線,還是存在硬實力上的差距,比如說,全屋定制上市公司尚品宅配進入這個領域相對來講,比創業型公司更具有優勢,原因其實不難理解,無論是品牌角度、還是軟硬件角度,尚品宅配都有競爭力,如果能夠跟家裝公司形成有效鏈接,必然會形成合力,達到相互賦能的效果。大量中小家裝公司,在選擇平臺時,更應該學會甄別和嚴選,選擇跟誰一起共事,更為關鍵。
轉眼間,2017年已經進入到第四季度,家裝的核心關鍵詞是品質交付,可能到2018年依然如此,所以,對于家裝公司來說,千萬不要覺得交付沒做好,要不然轉型做平臺吧,這明顯難度更大,維度更高。對于家居企業來說,立足產業創新,尋找更大的機會點,來撬動更大的生意更值得思考。
(作者:魯紅衛 原標題:重新認知家居S2b模式:別總想當S,好好做“小b”也能賺大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