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濟寧家具家裝業互聯網轉型加速
這兩年天貓給出的“雙11”網購促銷節的單店銷售額榜單中,若干家具品牌在列。網購家具,物流送貨后由誰安裝?動輒數億元的銷售額又有哪些消費者買單?近日,記者探訪了山東濟寧家裝市場后發現,家具市場觸網步伐正在加快,“線上下單、線下服務”的行業發展軌跡愈發清晰,同時,關于家裝施工市場的互聯網化的爭議卻從未間斷。
重在體驗,實體店線上同款只看不賣昨日,記者來到濟寧城區幾家大型家具賣場發現,除了比較常見的家具品牌老面孔外,賣場里還多了不少新興品牌,這些品牌不僅店面大,還占據賣場的顯要位置。
記者和店主交流發現,“線上線下融合”是這些品牌的首要賣點,揮別傳統意識上實體店高售價則成為店主們的一致共識。這些家具新興品牌大多從網絡發家,和手機行業里小米、樂視,旅行機構的攜程、同城等企業的“互聯網+”步伐相似,他們今面臨網購人數紅利缺失的境遇,憑借龐大的資金基礎開始強勢進駐實體店。
記者在琵琶山路上一家家具知名品牌賣場里看到,共計三層樓的賣場里有三分之一留給了網購特價款,更讓人好奇的是,線上專區里的家具產品“只看不賣”。有不少人會好奇,商家為何放著賺錢的買賣不做?據商家介紹,這些商品要較店內的正價商品便宜三分之一至一半不等,消費者可以在品牌官方旗艦店上直接下單再由專賣店負責安裝,也可以在店里實際感受后由店員代為下單。總之,線上專區的展示重在“體驗”,而非銷售。
對此,一些家具經營者提出了不同觀點。“據我觀察,線上銷售的家具產品,大多是板式家具,一來運輸便利,二來價格低廉。相對而言,更加注重品質的實木家具,對安裝要求更高的衛浴、柜體,則還是實體店的優勢更明顯。”一家品牌家具經營者席老板說。
價格便宜,年輕人逐漸舍棄家裝公司記者采訪發現,即使沒有線下專賣店,一些家裝網購品牌也通過多種途徑與線下物流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網上下單、專業物流運輸、遍布各地的師傅負責安裝,由此構成了線上家具品牌的產業鏈。不僅如此,就連壁紙、燈具、窗簾等家裝產品也完成了線上到線下的融合。
最近幾年,隨著家裝公司“完整家裝”概念的提出,普通市民的家裝費用反而越來越高,動輒數萬、十幾萬甚至數十萬元的家裝花銷都不是稀罕事。不過,既然有越來越高端的家裝公司,肯定也有越來越便宜的路數。記者采訪發現,很多年輕人如今已不再青睞雇傭專業的家裝公司,而是選擇在網上或者介紹一些施工隊來進行家裝施工,這些施工隊少則兩三人,最多也不超過五六人,他們主要負責木工、泥瓦以及油漆的操作。吸引顧客的絕佳武器很簡單,就是價格。“我們家是100平米的小三居,之前找裝修公司給出的完整家裝報價是9到12萬元不等。我們小兩口打算省點錢結婚的時候用,便找了一個施工隊,除整體廚房和衛浴以外的所有家裝報價僅為5萬元,包括造型、墻面、瓷磚(木地板)、木門、吊頂以及改水改電。我粗略算了下,即使加上后期自己購買整體廚房和衛浴,總花銷較裝修公司也能省下一半。”正在裝修新房的市民小宋說。
延伸閱讀:大域引領泛家居企業互聯網轉型
隨后,記者瀏覽了一些裝修公司與施工隊的報價后發現,小宋省下的主要來自設計費、垃圾清運費以及裝修保護費(施工時對墻面以及地面的保護工序),這3項相加就有2萬多元。值得注意的是,裝修公司在批量采購的前提下,相同型號的木門、吊頂燈等家裝產品其實更具性價比。
避免糾紛,找施工隊也要簽訂合同記者采訪發現,不少市民在家裝過程中缺乏最起碼的合同意識,有的甚至只是向施工隊簡單介紹設計意圖,連設計圖、裝修合同、進貨清單等都沒有就盲目開始施工。工程進度加快了,施工過程中及后續產生的問題卻層出不窮。市民小王告訴記者,他的房子在交房時已鋪好瓷磚,自己裝修時忘了向施工隊提出對瓷磚保護方面的約束,等到最后驗收,小王卻傻了眼,瓷磚上布滿劃痕不說,還有幾個無法修復的坑,著實讓人頭疼不已。
為此,從事家裝施工多年的曹師傅向記者介紹了一些小竅門,總結一句就是——施工一定要專業化。“具體來說,干木匠活的不要讓他改電路,干噴漆的也別指望他能把墻面涂刷好。”
現在的家裝和以前不同了,以前就連書桌、餐桌、茶幾這樣的小家具,在裝修時都會交給木匠一起做出來。如今,這些東西越來越專業,很多時候在專賣店里買成品都要比木匠打出來的便宜,畢竟流水線下來的東西成本更低。不僅如此,像整體衣柜、鞋柜這樣的家裝產品,不妨也多逛逛家具賣場,很多專業品牌的特價款同樣具備超高性價比。最關鍵的是,專業線做出來的東西更加環保、貼合,避免了家裝時的二次傷害。更關鍵的是,即使找施工隊也要簽訂最起碼的合同,避免糾紛。”有家裝十多年經驗的李老板說。
(原標題:濟寧家裝服務業觸網進程加快 價格低了)
- 上一篇:東莞家具業在向設計轉型
- 下一篇:家居市場行情變化快 經銷商夾縫中求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