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事件解讀2015家居業
歲尾,回望即將過去的2015年,家居行業的大事件不可不數。就像點與面的關系,一個個孤立的事件,往往反映著企業戰略的轉變、行業的發展脈絡。在回首這些不可忽視的事件之時,希望能從中汲取繼續前行的經驗、力量和希望。
居然之家跨界開出進口食品超市
事件回顧:一向在家居領域耕耘的居然之家將觸角伸向了食品產業。7月底,籌備了半年之久的居然安康進口食品超市正式開業。該超市經營面積近萬平方米,被稱為京城最大進口食品超市;80%是進口食品,20%是進口家居用品,產品包括了水果、冷飲、生鮮、酒水、母嬰用品、奶制品等,商品來自世界近70個國家,經營單品近20000件。居然之家方面解釋,開進口食品超市既是一項為居然之家中高端消費者的創新服務,解決他們在食品安全上的憂心,也是一種營銷手段,“希望通過優質低價的進口食品吸引消費者經常光顧,提高他們與居然之家的黏性,繼而積極推動家居建材主業的發展”。
京華解讀:表面上只是利用現有資源和賣場面積開出了一家進口食品超市,其實居然之家此舉大有深意。開業當天,居然之家高層就拋出了“家庭消費”概念,而十余天后的居然之家16周年酒會上,居然之家董事長兼總裁汪林朋關于未來十年規劃的表態為這一行為做出了注解。汪林朋表示,下一個十年,在繼續堅定不移地以家居建材為主業,積極穩妥地推進全國連鎖發展戰略之余,居然之家將在十年內向家居業的上下游進行延伸,完成“家庭消費生態圈”的打造,實現市場年銷售額達到1000億元以上。圍繞“家”打造消費生態圈,是居然之家新十年規劃的核心。汪林朋宣稱,家居消費生態圈的構建,將全面打通家居上下游鏈條,讓人們享受到更加方便、快捷、周到的“家服務”。從家居到家,少了一個字,卻多了很大的空間,未來充滿期待。
紅星美凱龍首推家居眾籌
事件回顧:3月5日,紅星美凱龍攜手京東宣布啟動京滬兩地家居產品的眾籌活動。3月16日,上海紅星美凱龍和吉盛偉邦家具村發起的沙發和床墊產品的眾籌上線。3月23日,北京紅星美凱龍發起了布藝沙發、床墊、多功能花灑和智能坐便器馬桶蓋四個品類的眾籌,人均支持金額從599元至9988元不等。據介紹,9988元的床墊產品,不到一個小時就被消費者搶光。截至3月25日,上海床墊眾籌的1500個名額已經滿員,籌集金額630余萬元。
京華解讀:在年初眾籌很火的情況下,紅星美凱龍成為首個把眾籌引入家居行業的企業,其嘗試不僅是創新,從結果來看也獲得了消費者的認可,還賺足了業內外的眼球,可謂多贏。紅星美凱龍方面表示,引入眾籌,一來增加消費者購買樂趣,將消費行為變成投資行為,即讓消費者在購買家具的同時獲得收益,或者即便不需要產品,也能獲得收益;二來,通過直接針對工廠的眾籌模式,去掉了中間環節和費用。不過,這個當初預期是“常態化”的銷售項目,今年并沒有繼續,也沒有后來者,看來要找到適合的家居眾籌可持續的模式,依然需要探索。
集美家居更名集美控股集團
事件回顧:在布局了兩年的多元化發展之后,2015年,集美家居正式更名為集美控股集團。集美控股集團董事長趙建國表示,雖然多元化探索處在探索階段,但多元化發展是必然方向,而集美的家居、國際貿易、地產開發三足鼎立的布局,已經開始凸顯效益。這三大板塊對外是集美開疆拓土的三只鐵拳,內部也在進行合理競爭。趙建國稱:“我們也在艱苦的探索、試驗。到底哪條路走得通,我們也沒有足夠的把握,日后哪一板塊回報率高、路更寬,我們就會向哪個方向傾斜。”
京華解讀:雖以家具廠起家、賣場成名,趙建國從未把集美囿于家居圈。“集美是家居賣場,我們是服務業,本質上做的是商業地產。”早在兩年前,隨著對賣場業務未來形勢判斷的不樂觀,集美便開始布局多元化發展。在傳統的家居賣場業務之外,其紅酒、橄欖油、水系列國際貿易業務做得風生水起。對于房地產業務,趙建國也認為該產業十年內還有長足進步,大有潛力可挖。此次的正式更名,不僅說明了集美集團的態度,也正式宣告了多元化發展戰略的延續和深化。相信未來,集美會更加精彩。
萬科、鏈家宣布進駐家裝領域
事件回顧:8月底,房地產大佬萬科和鏈家宣布聯手進入家裝業,成立“萬科鏈家裝飾”公司,預計至2015年底新公司單月裝修數量將不少于500套,營業規模大約為4億元-5億元。10月,萬科鏈家裝飾首個生活館正式開業,首款產品是899元/平方米的套餐。萬科鏈家裝飾相關負責人表示,萬科鏈家不想打價格戰,而是抓住“質量和服務”,以“回歸裝修本質、主打精工質量”作為差異化的核心競爭力,重點打造一站式裝修服務解決方案。
京華解讀:萬科方面看好的是家裝市場的巨大潛力,鏈家則著眼于二手房后市場服務的補充,讓客戶享受“交易+裝修+服務”的整套二手房服務。一個是新房開發商老大,另一個是二手房交易市場的老大,兩者聯合進駐家裝還是引起了不小的震動。畢竟,他們從源頭上把握了客源,這種天然優勢無可撼動。不過,業內人士指出,家裝業最重要的還是落地和線下服務能力,雖然萬科鏈家裝飾公司在品牌、渠道等方面具有天然優勢,到底會如何,依然要看實際運營能力。
百強正式掘金“全屋定制”
事件回顧:臨近年底,百強家具首個定制家具體驗店在紅星美凱龍開業,這也正式宣告了百強打算全面掘金全屋定制家具產業。據介紹,百強家具花費重金打造了強大的科研中心和設計研發團隊,希望為追求個性化生活的消費者打造除廚房和衛生間區域外的所有定制產品,不僅提供板式定制,還可提供實木定制。百強家具總經理何弘毅表示,定制家具市場擁有1000億的銷售量,消費者需求也很大,百強一直在關注這個市場,此時推出定制是因為百強無論從硬件、軟件還是團隊都能夠玩轉定制業務,而明年百強將完善線下店和網絡部隊。“這是百強明年的工作重點之一和新增長點,也算是從戰略上補足短板。”據稱,百強雖自謙現在是定制業的螞蟻,但終會有干掉大象的一天。
京華解讀:從去年開始,陸續掘金全屋定制的板式家具有意風、紅蘋果等傳統家具企業,更有歐派、索菲亞衣柜等定制品牌,大家都看重了定制市場的發展潛力。參與的商家不少,但目前真正能夠玩轉全屋定制的并不多,大多是作為現有產品的一種補充和延伸。畢竟,相比標準化產品,定制產品的出錯率和安裝復雜程度高很多,其對企業的設計、專業性、售后服務以及團隊的要求也高很多。業內人士表示,掘金全屋定制還涉及廠家和經銷商等內部體系、團隊的打造,不可能一蹴而就。而百強此次出手,無論是從前期準備、風險控制還是預期目標來看,都有點志在必得,讓人充滿期待。
相關閱讀:居然之家收購元洲裝飾
元洲裝飾被收購
事件回顧:2015年10月底,居然之家正式入股元洲裝飾的消息落聽。居然之家控股80%,元洲裝飾持股20%,元洲裝飾更名為居然·元洲裝飾,其管理層也發生了相應變化。居然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汪林朋出任北京元洲裝飾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原董事長李泰巖出任公司總裁兼董事,田志國出任元洲裝飾副總裁兼北京分公司總經理。合并后的元洲裝飾將繼續保持自有品牌形象和業務,進行獨立的市場化運營。
京華解讀:盡管傳言一直都有,但確切消息傳來時,業內依然有些嘩然。元洲裝飾有著18年的家裝經驗,當初也曾被稱為“家裝四小龍”之一,其擁有的高端設計師資源是固有優勢。但近年來,隨著形勢的變化,家裝業精細化管理要求越來越高,元洲裝飾始終沒有找到符合自身特色的發展模式,被媒體曝光的工地質量問題也反映其管控力的不足,市場競爭力大不如前。此次居然之家出手,與新元洲裝飾共享全國市場店面系統、供應鏈系統、采購系統、物流系統,或許對于元洲來說,確實是一個“非常好的機遇”。但此事件對于業內來說,則是家居行業洗牌的開始。
(原標題:2015大事件 讀懂家居行業 記者程建蘭)
- 上一篇:家居城加速換血 消費者是獲益者
- 下一篇:家居行業風云變化 老牌企業“穩”中謀“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