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賣場為什么總喜歡“扎堆”開?
有職業經理人有這樣的困惑,現在要招商,難,春季家具展新品推出后開店數量根本不達標,老總的臉色非常難看。怎么擴大開店數量,怎么招商?實在頭疼,再想不出辦法估計就只能卷鋪蓋回家,提前下崗了。
再者看看身邊的朋友,單深圳就呆著100多個待就業的職業經理人,搞不好下一秒,自己也會成為他們當中的一員。怎么辦?
賣場大佬難道是傻子?
目前看來主要問題還是賣場身上,職業經理人想不明白,為什么全國有660個市,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等賣場不避開彼此深挖開店,而是惡性競爭,對方開到哪便跟到哪。
掐指一算,紅星和居然兩個賣場大鱷的全部店面加起來也不過200、300家,即使彼此不在同個城市“撞車”開店,也沒辦法覆蓋完600多個市,何況現在兩者“重疊率”極高,有紅星的城市,通常都有居然,就好比,有肯德基的地方,周圍一定有麥當勞。
粗略的計算中,40%以上的市沒有全國連鎖賣場入駐,這便造成未開發的城市賣場空白,深開發的市場賣場過剩。很多家具品牌想要下沉二三級城市,由于賣場還未布局,沒有載體,想布點都難。在職業經理人看來,這真是愚不可及,不知薡蕫。紅星、居然等賣場大佬難道是傻子,這筆賬都不會算?
它們當然不傻。全國是有600多個市,但在這600多個市里,不是所有市的發展程度,商業氛圍,人口數量,購買能力都能達到賣場布局的要求。如果賣場開到一個經濟發展程度低的市,它如何保證收到高額的租金,又如何能保證把大體量的賣場全部填滿?
試舉一個例子,在長沙這樣的省會城市,賣場租金漲到100/㎡經銷商就受不了了,如果換到比上沙更低一級的市,租金50/㎡估計都會嚇跑一批經銷商。像紅星、居然這樣的大賣場,動則幾萬平方米的體量,終不能委曲求全開個“賣場mini版”,這不是給品牌打臉嗎?虧本的買賣賣場當然不可能會做。
再者,在職業經理人眼中的惡性競爭開店模式,其實是另一種商業戰略,俗話說:“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在一個省份,賣場只要抓住幾個有影響力的市開店,便能在整個省產生輻射力和影響力,哪怕這個城市已有對手進駐。而賣場一旦在幾個關鍵的市失手,那么想要在這個省制造影響力就難了。
告別“捆綁”、渠道變革
不過,賣場要怎么開店,開在哪里,只是賣場和職業經理人心頭各算的一筆賬,對于介于兩者中間的工廠老板來說,賣場選址在哪,是否下沉,在當下競爭殘酷的市場環境中,都不是最關心的話題。
很多大工廠并非期望賣場可以遍布全國,以此帶動自身品牌的全國布局,這不是保險的做法,說白了就是性命攥在別人手里,受制于人。有行業人透露,多數工廠要進入居然、紅星這樣的大賣場,每年都必須交一定的“戰略加盟費用”,少者幾百萬,多則一千萬。
加盟費用也決定了工廠品牌在賣場中的布局,加盟費高自然位置好,但這筆錢,工廠必須交,不然一不小心便會被“品牌調整撤掉全部店面”。在這種合作關系下,一旦工廠所有店面都必須依靠紅星、居然等這樣的大賣場承載,必然不會是長久之計。
對于很多大工廠來說,如何能逐步擺脫賣場這個渠道,自食其力,才是未來渠道模式轉型的關鍵點。現如今,已有部分工廠開始在走獨立店的模式,當這部分工廠的獨立店開到一定數量時,想要下沉布局,便把獨立店開到那里,根本不用去苦想、責備賣場的下沉速度慢,布局不合理等問題,也可以逐步擺脫賣場的捆綁式合作,大展雄才。
類似工廠這種擺脫賣場捆綁的模式,在電器行業早有先例,如格力空調,格力不僅在蘇寧、國美這樣的電器城有入駐,還有自有店面,一般開在繁華的商圈周圍,格力無需懼怕蘇寧、國美,大不了“逃離”自己開店。而對于沒有擺脫捆綁的電器制造商而言,要進入國美、蘇寧,同樣需要入場費,蘇寧、國美也并非慈善家,而且蘇寧、國美會壓低進貨價,制造商只得“委曲求全”。
但跟家居賣場不同,國美、蘇寧會幫制造商賣貨,制造商至少不要再愁招商、開店的問題,而家具工廠卻沒那么好運了,家居賣場只是一個平臺,其本身不賣貨也不管商家的經營情況,工廠只能“打碎了牙往肚里咽”。
……
同樣的賣場布局問題,卻各有各的“深謀遠慮”,俗話說:“屁股決定腦袋,位置決定想法”,坐在什么位置,便決定了其思考的角度和范圍,也必將影響其所在企業的未來走向。
延伸閱讀:銷售淡季,家具賣場該做這8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