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易日盛后上市時代麻煩不斷 陷入虧損境地
歷時10年,東易日盛終于走進了資本盛宴,于半年前在深交所成功掛牌上市。然而,上市后的資本狂歡并沒有如期到來。相反,因為上市擴張與自身管理問題重重,讓東易日盛不僅陷入眼前的虧損境地,未來的戰略投資方向不清晰也使其前途一片模糊。
低端產品,包裝后以高價賣,這樣很難賣出去;第三是消費者投訴比較多。”上述知情人士對新金融記者表示。
他還透露,東易日盛現在使用的一款防水材料來自廣州西卡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此公司在行業中屬于中小型公司,其生產的防水材料屬于中低端產品。該公司相關人員曾表示,他們已與東易日盛簽訂了3000萬的訂單合同。
“還有其他家裝輔料也是整合市場中低端產品,通過貼牌變成高端產品銷售。”他說。
對于投建家裝體驗館,其前高管王云則認為,目前市場中家裝體驗館飽和、東易日盛缺乏清晰的競爭優勢也是失敗的主要原因。
“未來我估計他們不會再建,沒做好人員儲備、規劃,也沒有完成激勵機制,發展模式不清晰,優勢不明顯,他們現在處于想發力沒法發力的狀態,所以不可能再建,至少兩三年內不會再建。”他說。
除了家居體驗館投資失敗,其為了迎合自己的家裝體驗館而創辦的木作廠也不成功。知情人士透露,東易日盛2008年前后在北京開設了一個意德法家木作廠,該廠主要生產內門、櫥柜、家具、墻地磚等產品。
與其他木作廠運作理念不一樣的是,東易日盛生產這些產品,只賣給經銷商和自己的直營店,用于裝飾樣板間等,但實際上,經銷商以高于市場的價格買到這些產品之后,很少能賣出去。主要原因是這些產品大部分因為設計不合理沒辦法使用,有些甚至生產完樣品之后,就不再生產。
一位東易日盛前經銷商告訴新金融記者,意德法家之前還嘗試過做貿易,即從國外進口產品,在國內重新招商加盟店,專門做銷售,但是因為沒有專業的運作團隊,加上成本比較高,最終都沒有運作成功。
目前,意德法家宣稱自己是集成的家具產品供應商,但是官方網頁顯示產品僅有一款床頭柜。
高管離職
上市之后的東易日盛除業績下滑,其人員大幅波動,也給公司運作帶來不少麻煩。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上市之后,東易日盛更換了管理團隊,隨后,東易日盛便出現了減員的情況。
東易日盛一季報中也顯示,其應付職工薪酬期末較期初減少72.99%。離職的除了普通員工,還包括其前副總經理在內的高管王云及其他管理人員。
王云坦言,離職純屬個人原因,主要是上市之后,公司對業績的要求一下子增高很多,導致他和團隊壓力特別大,所以選擇離職。
東易日盛員工中間還流傳過某原創經理離職前的遭遇。“新上任的管理團隊問他一年能做多少,他如實回答,7000多萬,對方問他:‘你是吃糧食長大的嗎?至少要做2個億。’”
該原創經理因此辭職。
“感覺整個公司的管理出現了問題,這樣的團隊似乎只是為了拉高業績,而沒有考慮到業績增長的質量。”東易日盛另一位離職人員表示。
他認為最大的問題是公司業務迅速增長之后,施工團隊無法匹配,只好將業務轉包給其他有資質的施工團隊,但是即便對方為有資質施工團隊,也難保工程質量。
一位來自北京的楊姓業主曾告訴新金融記者,2月份,因為看到東易日盛上市,他在選擇家裝公司時,特意選擇了東易日盛。但是,施工沒幾天,就有小區物業聯系他說,裝修團隊將房屋架構損壞。后來他與東易日盛相關負責人溝通很久,對方最初一直回避問題,導致工程無法如期完成。最終雙方協商更換了施工團隊,才勉強在7月底完成裝修。
“前面的施工團隊很顯然不夠專業,在施工時根本沒有保護墻壁的措施。他們甚至連統一的工裝都沒有,不過我現在已經無法核實他們是否為有資質的施工隊。”該楊姓業主告訴新金融記者。
而在其他網絡公開信息中,投訴東易日盛施工問題的業主也比比皆是。其中工期拖延、系統故障、防水等問題投訴較多。
“公司高層對這些問題已經重視了,抓住了也會批評,但是沒辦法,公司人員配備不夠,導致問題不斷增多。”上述離職人員表示。
除了施工團隊無法匹配,東易日盛在一些城市的設計團隊也有些捉襟見肘。鄭州一位前加盟公司相關人員告訴新金融記者,東易日盛與其解除加盟關系之后,重新組建了自己的團隊,目前該團隊僅有30余人,其設計師是從該加盟公司原來的團隊中挖走的三流設計師。
“他們現在可能一下子招不到好的設計師,也很難組建一個強大的團隊。”他說:“除了設計師挖我們的人,客戶經理等幾個人也都是從我這里挖走的,他們在鄭州號稱東易日盛正規軍,企圖搶走我們原來的業務。”
(原文標題為:東易日盛后上市時代麻煩不斷)
- 上一篇:鄭州家居賣場賣力營銷收獲甚微
- 下一篇:蠡口家具城被“盜名” 家具電商讓人眼花繚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