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cite id="lz59x"></cite>
<var id="lz59x"></var>
<menuitem id="lz59x"><video id="lz59x"><listing id="lz59x"></listing></video></menuitem><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
<del id="lz59x"><span id="lz59x"></span></del><cite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cite><menuitem id="lz59x"></menuitem>
<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video id="lz59x"><thead id="lz59x"></thead></video></var>
<cite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cite>
<menuitem id="lz59x"></menuitem><var id="lz59x"></var><cite id="lz59x"><strike id="lz59x"><listing id="lz59x"></listing></strike></cite>
<menuitem id="lz59x"></menuitem>
<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var>
<menuitem id="lz59x"><span id="lz59x"><thead id="lz59x"></thead></span></menuitem><menuitem id="lz59x"></menuitem><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
<ins id="lz59x"><span id="lz59x"></span></ins>
<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

綠色建材將統一認證 告別“終身制”

導讀:
我國建筑能耗占全社會能耗30%左右,加上建筑材料的生產能耗13%,建筑總能耗超過全社會總能耗40%。并且,由于粉塵、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高,建材行業也是國家廢氣排放重點調控行業,發展綠色建材帶動產業轉型升級,已成為各界達成的共識。

在我國朝著新型城鎮化發展方向穩步邁進的過程中,伴隨著建筑總量和居住舒適度的不斷提升,建筑能耗也呈現急劇上升趨勢。作為原材料生產的傳統行業,建材行業在貢獻高產值的同時,也貢獻了高能耗、高排放額度。記者了解到,我國建筑能耗占全社會能耗30%左右,加上建筑材料的生產能耗13%,建筑總能耗超過全社會總能耗40%。并且,由于粉塵、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高,建材行業也是國家廢氣排放重點調控行業,發展綠色建材帶動產業轉型升級,已成為各界達成的共識。

綠色建材將統一認證告別“終身制”

在此情況下,“節能”、“環保”、“綠色”、“生態”幾乎是常駐家居建材賣場各大品牌的宣傳標簽。然而,在標榜“綠色”的同時,企業卻難以確保真正的綠色低碳。針對此情況,住房城鄉建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印發《綠色建材評價標識管理辦法》后簡稱《辦法》,在明確綠色建材認證標準的同時,《辦法》決定取消“綠標”終身制,一旦獲得建材綠色標識的企業出現重大質量事故,將被責令撤銷。業內人士認為,這一嚴格的退出機制為“偽綠色”建材再次敲響了警鐘,同時也給綠色建材行業帶來了全新的機遇與挑戰。

現狀:綠色建材前景廣闊,現狀堪憂

根據數據顯示,建筑業每增加1萬元產值,至少消耗0.35萬元建材產品。當下,發展以“節能、節材、節水、節地和環保”為特征的綠色建筑,必然需要以“節能、減排、安全、舒適和可循環”為特征的綠色建材提供可靠支撐。此前,在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與改革委員會、住房與城鄉建設部制訂的《綠色建筑行動方案》中就明確提出,大力發展安全耐久、節能環保、施工便利的綠色建材:在政府投資或者使用財政補貼建設的項目中,綠色建材的使用要達到一定比例,或者指定部分建材必須使用綠色建材;綠色建筑的評價標準,要對建材的使用做要求,如果綠色建材的使用沒達到一定標準,那么建筑的評價指數會偏低。

據業內人士估算,根據《綠色建筑行動方案》提出的要求,要完成新建綠色建筑10億平方米、改造近6億平方米既有建筑的目標,“十二五”期間至少將帶動綠色建材消費約兩萬億元。“隨著綠色建筑行動有序推進和綠色建材大力發展,到2015年,綠色建材占建材工業比重有望提高到25%。”相關人士指出。

盡管綠色建材已經成為建材行業的“新寵”,業內對其未來發展寄予厚望。然而,綠色建材的現狀卻也同樣令人擔憂。“目前綠色建材發展滯后,標準規范更加滯后,綠色建材發展與應用推廣力度不夠。”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常委李竟先向媒體表示,以標準規范為抓手,促進綠色建材發展和應用,既有利于生產環節的節能減排,也有利于使用環節的節能環保和安全延壽。

實際上,在《綠色建材評價標識管理辦法》正式發布前,我國并沒有專門的綠色建材標準,部分節能防火建材標準也存在不統一的問題。以防火材料為例,消防部門的評價標準與住建部門的評價標準就不統一,這樣的情況,常常導致執行過程中出現漏洞。

針對此,業內人士一再呼吁制定統一的評價標準和認定制度。中國建材國際工程集團董事長彭壽認為,出臺有利于引導建材行業循環發展、綠色發展、低碳發展的綠色建材認定標準和認定制度,編制發布支撐綠色建筑和節能建筑發展的綠色建材產品目錄是十分及時和必要的。“大力發展綠色建材,首先要統一標準;其次要建立檢測機制和全國通用的建材目錄,保證在任何地方都能查詢;最后應建立部委的聯動機制。”他說道。

新標:綠色建材統一認證,不搞“終生制”

在綠色建材市場缺少規范認證體系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廠家打著“綠色”、“環保”、“生態”、“節能”等標志,卻拿不出權威證書;或者僅有某一方面性能達標,就宣稱自己是“綠色建材”。針對此,此次正式公布的《辦法》明確規定,今后凡商家自行出示的“綠色建材標識或證書”均屬無效,消費者和市場可不予認同。

根據《辦法》規定,申請建材綠標的企業應具備獨立法人資格,具有與申請條件相符的生產能力和知識產權,符合行業準入條件,具有完備的質量管理、環境管理和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記者同時了解到,此次《辦法》規定的綠色建材評價標識由低至高共分一星級、二星級和三星級3個等級。住房城鄉建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在全國范圍內,負責三星級綠色建材的評價標識管理;省級住房城鄉建設、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在本地區范圍內,負責一星級、二星級綠色建材評價標識管理。

更為重要的是,《辦法》明確指出,建材“綠標”的有效期僅為3年,期間不得轉讓、偽造或假冒。同時,如果一家企業在獲得建材綠標期

間出現了影響環境的惡性事件或重大質量事故,主管部門將責令綠色建材評價機構撤銷其綠色標識,兩年內不得再次申請,并通過信息發布平臺向社會公布。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就意味著,我國建材行業對“綠標”并不實行“終身制”。業內人士認為,此次對建材“綠標”進行嚴格的界定,基本上可杜絕“偽綠色”的商業炒作,有利于貨真價實的綠色建材在市面上推廣應用。

據九正建材網了解,首批被授予綠標的建材產品將含節能玻璃、陶瓷薄磚、地板建材、高性能混凝土、綠色化學建材、綠色墻體材料、外墻保溫材料、節水潔具、部品部件、砂漿混凝土等幾大類產品。同時,兩部委還將發布綠色建材產品目錄,凡申請綠標的建材產品,必須符合綠色建材的技術要求并在綠色建筑的工程中有實際應用。

機遇:

建材企業應以技術創新,實現“綠色轉型”

在業內人士看來,此次正式發布的《辦法》,通過明確綠色建材的認證機制及退出機制,不僅將對建材行業帶來有效的規范管理,同時也是綠色建材市場全新的發展機遇。

實際上,截至目前,我國的建材企業大部分仍屬于中小型民營企業,沒有形成規模化發展,市場競爭激烈且不具備產品出口優勢。同時,隨著近年來建材行業產能過剩日趨嚴重,建材企業面臨著如何從困境中成功突圍的巨大挑戰。看待此,業內人士認為,在建材行業普遍呈現創新能力不足、科研能力較弱的態勢下,企業唯有實現“綠色轉型”,創新技術和科技含量才能形成核心競爭力。

對此,國華置業有限公司副總裁鞏向民在首屆中國綠色建材產業合作論壇上表示,建材企業的競爭,不應只看到價格優勢而不愿進行技術突破。盡管研發費用可能較高,但企業通過技術突破來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控制建材質量、實現綠色轉型,才能使自身符合市場需求。建峰設計院執行院長袁野同樣表示,建材企業可以通過和設計院溝通,共同研發新產品,提高產品創新、科研能力。“現在有一種技術用稻糠做掛墻板,既是原生態,效果又好,和一些復合型材料相比成本低、價格低,污染系數也低。”他舉例指出。

事實上,隨著綠色建材呼聲漸高,建材行業聯動地方政府打造產業園區的案例也越來越多。記者了解到,江蘇宿遷、河南汝陽、安徽馬鞍山、天津靜海等地區都試圖通過積極推進綠色建材產業園區的建設,來帶動綠色建材的市場。

不僅如此,近日由住房城鄉建設部制定的《“十二五”綠色建筑和綠色生態城區發展規劃》也正式公布。該《規劃》明確提出,“十二五”時期,將選擇100個城市新建區域按照綠色生態城區標準規劃、建設和運行。同時,將引導商業房地產開發項目執行綠色建筑標準,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采用綠色建材,建設綠色住宅小區。對此,鞏向民認為,綠色建材未來的市場前景是毋庸置疑的。在綠色建材認證標準與退出機制日趨明朗的情況下,建材企業唯有盡快實現“綠色轉型”才能跟上時代步伐。

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