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裝環保檢測治理行業現亂局
近年來,隨著室外空氣質量越來越受到關注,許多市民也開始重視居住環境問題。尤其是新裝修的房子,甲醛、苯是否超標,室內空氣有無污染等都是市民關心的問題,室內空氣治理行業也逐漸興盛。市場上涌現出大量室內空氣凈化治理產品和服務,比如室內空氣凈化器、新風機、光觸媒、活性炭、凈化治理藥劑等,讓人眼花繚亂。然而,這些治理產品和服務,仍存在標準缺失、產品雜亂、收費不一等情況,室內空氣治理產品和服務有待走上正軌。
市場亂 企業身兼運動員、裁判員
雖然消費者的環保健康意識越來越突出,在購買建材、家具時,很多人也注重每一件產品是否“綠色”,但專家提醒,產品的疊加效應,還是容易造成室內空氣污染。業內人士表示,正是看準了其中的商機,目前市場上治理室內空氣的產品種類繁雜,活性炭、光觸媒、甲醛捕捉劑,各類專業名詞讓消費者有些迷糊,提供空氣治理服務的公司更是數不勝數。
讀者王女士發現家中有異味后,花費200元雇專業人員檢測,后經過專家解惑,其實甲醛本身是沒有味道的,就算超標也只是對人體的鼻黏膜、眼睛產生強烈的刺激。而王女士家里有異味是因為她家的木頭本身就有味道,而非甲醛或者苯超標,最后檢測結果也證實她家確實未超標。
據記者了解,目前市場上大多數檢測公司在檢測的同時也承攬空氣治理的相關業務,不少公司在檢測結果尚未出爐時就向業主推銷除醛產品,不禁令人對其檢測專業度和公正度產生懷疑。在人為操縱機器進行檢測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為了推銷產品而讓檢測結果出現失實的情況。這些檢測機構身兼運動員、裁判員的做法可以說是目前行業標準缺失的典型表現。
標準亂 如何治理如何收費全無序
據業內人士介紹,室內空氣檢測和治理其實是兩個不同的行業,相比之下,室內空氣治理行業標準比較少。記者了解到,專業的檢測機構需要具備中國計量認證,即“CMA”標志,這是室內空氣質量檢測機構最基本的必備資質。同時還必須具備國家實驗室認證,即擁有“CNAL”標志,消費者可以根據這兩項認證選擇規范企業。
但是,目前室內空氣治理并沒有相關標準。據環境治理工程師李先生介紹,“目前國家對于室內空氣治理效果并無相關標準,只要治理結果在室內空氣檢測標準限量之內,便意味著治理成功。而且,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產品和技術,對于產品和設備功效、操作流程、收費標準等,各企業也全憑自己的經驗進行操作。”
收費標準不一,也成為消費者詬病的又一問題。記者通過調查了解到,市場上對于室內空氣治理的收費完全是企業自行定價的,目前行業沒有統一的收費標準。比如光觸媒的收費價格就普遍偏高,達到500元/㎡,這樣算下來正常家庭做一次空氣治理需要50000元左右。對此,多位消費者表示難以接受這么高的價格,還不如自己買一些炭包和凈化器。
(原文標題為:既當裁判員,何當運動員?)
- 上一篇:南京重啟家具“以舊換新”
- 下一篇:樂從將建家具集中采購產銷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