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適家居呈星火之勢 專業知識尚需普及
舒適家居系統的概念在上世紀70年代由美國、加拿大國際環境專家提出,八九十年代興盛于歐美。它尊崇健康、舒適、生態、節能的生活理念,全面提升家居舒適度。21世紀,舒適家居系統開始進入中國,它是健康住宅標準的重要部分。所謂舒適家居系統,是人們應用現代先進的科學技術、科研成果和先進的環保設備,主要采用系統的家居設備集成方案,以環保節能的方式,從多方面提高人們生活的舒適程度;從而使舒適家居系統滿足舒適生活三大要素,符合世界衛生組織WHO關于健康住宅標準的15項要求。
按照國際科學健康住宅標準,舒適家居系統包含八大系統,分別是:家用中央空調系統、中央供暖系統、中央新風系統、中央除塵系統、中央水處理系統、中央熱水系統、太陽能、空氣能、智能家居系統。
舒適生活三大要素
1要素
良好的室內空氣品質、溫度均勻恒定、空氣濕度相宜、有足夠的新風量、空氣的潔凈度很高
2要素
有利健康的用水品質、水溫均勻恒定、水質軟硬適宜、飲水符合衛生標準
3要素
滿足人的心理需求、視覺的和諧感、使用的安全感、成功的滿足感
目前整體舒適家居系統的消費群體尚主要集中在中產階層,但中央供暖、水處理、熱水正逐漸進入尋常百姓家。
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千百年來從未停歇,在滿足了家庭居住空間的美觀和便捷后,健康、舒適、生態、節能正成為注重生活品質人群的更高追求,這也使得在國外興起和普及的舒適家居系統逐漸進入高端消費的視野,并向大眾消費延伸。
毛坯房的普及,讓每個拿到新房鑰匙的消費者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如何打扮自己未來的新家。為了讓自己的新房看起來更漂亮,用起來更便利,人們大都會精挑細選裝飾公司,和設計師一起探討裝飾風格和方案,投入巨資經過數月奮戰后,一個看起來嶄新漂亮的溫馨家終于呈現。但在基本使用功能滿足之后,大多數人考慮的都是裝飾部分,風格、造型、品位成為關注重點。寧愿做出復雜的歐式,而不愿花錢更換門窗;寧愿貼一面漂亮的背景墻,卻不愿裝上凈水系統;寧愿買一盞水晶吊燈,卻不舍得安裝一套新風系統。據上東尚設計機構設計總監徐永革介紹,大眾消費對于新家美化功能的看重遠大于對舒適度的追求。這也造成一些人由于過度裝修,使室內環境惡化,甚至危害到居住者的健康。
那么,哪些是一個健康家居必需卻容易被忽視的地方呢?合美暖通總經理李光偉介紹,從供暖上,中原地區用戶使用集中供暖,有的家庭熱得開窗,有的卻冷得投訴。房間的溫度一直被別人管控,自己的家別人做主。從制冷上,裝修豪華的房間每個都需要安裝空調的柜機和分體機,不但占用大量空間,破壞整體美觀,對著吹的冷風也讓人產生各種不適。室外霧霾嚴重,室內空氣污濁,開不開窗難以抉擇。國外電影上人們對著街頭自來水龍頭就喝的場面,便利得讓人羨慕,而我們居家的飲用水卻必須燒開飲用,水壺里殘留的白色水垢要不定期清理。這些,與生活息息相關,卻又似乎可望而不可及。我們的家更像是人穿了漂亮衣服卻擁有一個不健康的身體,徒有外表又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舒適家居,比美觀更重要的
科學定義,舒適度成考量標準
怎樣才能算是一個健康的住宅呢?李光偉介紹,一個健康的家必須具備舒適可調節的溫度,水溫恒定出水均勻的熱水,水質軟硬適宜可以直接飲用的純凈水,足夠新風量的室內潔凈空氣,智能控制各種家電、監控系統。那么,怎樣改變家居華麗裝修下的種種不健康呢?從國外傳入的舒適家居概念成為健康住宅標準的重要部分。該標準通過多種集成系統,以滿足舒適生活三大要素,并符合世界衛生組織WHO關于健康住宅標準的15項要求。
在記者對多位消費者的采訪中發現,目前,尚很少人知道舒適家居概念,很多人還在糾結是否將暖氣片改成地暖,部分人開始關注凈水系統,對于中央循環熱水、中央新風系統、中央除塵系統等,很多人僅停留在聽說過。部分有五星級酒店住宿經歷的消費者,對于中央空調系統、智能家居系統等心生向往。但認為在家居環境實現這一系列要求非常不現實,多數人都表示,在家庭裝修時不會刻意考慮這方面的投入。
對家居舒適系統的關注度較低,也反映在各大賣場的品類布局。記者走訪中原家居三大賣場發現,與舒適系統有關的店面大多被安排在邊角位置,而李光偉介紹,在成都,這類店面通常都是在賣場一樓的黃金地段。
方興未艾,星星之火期待燎原
關注行業的消費者或許會發現,不知何時開始,在鄭汴路—商都路沿線,開始出現一些標注著舒適家居字樣的體驗店,這些店面,大多由暖通公司升級而成,集成中央制冷系統,增加新風系統、中央凈水、軟水系統,以及智能家居等。據李光偉介紹,合美斥巨資打造的智能舒適家居體驗展廳不日即將亮相,500多平方米的面積,希望成為中原地區最大最先進的智能舒適家居體驗展廳。作為家裝首先要考慮的隱蔽工程,舒適家居系統需要在家裝的初期即做好規劃,正是這種安裝優勢,讓暖通公司在智能舒適家居上占盡了先機,各地的舒適家居體驗展廳都在如火如荼的建設當中。
李光偉的說法也得到了豪特住宅科技總經理張華偉的印證。張華偉介紹,作為最早一批涉足舒適家居行業的企業,其2009年在中原設立第一家一站式集成體驗店的時候,業內尚有很多質疑,但隨著行業的發展,如今,已經有50多家企業打出舒適家居的概念。但他同時表示,有能力和實力的企業不超10家。只是大家都看到了行業的前景,才蜂擁而入。
對于行業前景,張華偉表示,上升空間非常大,每年至少在20%左右。在部分發達城市,一些做得好的企業的年銷售額都在億元以上,鄭州雖然起步早,但行業的認知度并不高。據介紹,其銷售仍主要靠與設計師的聯動,自主進店客戶不多。
提高認知,專業知識尚需普及
在記者對部分高端設計師的采訪中,他們也表示,目前舒適家居系統的消費群體主要為中產階層。美倉設計總設計師夏云戰告訴記者,在與服務的高端客戶溝通中,只要提到舒適家居系統,很多人都會接受,特別是對于地暖、凈水、熱水系統,接受度較高,并有選擇性地安裝。但由于對行業大多并不了解,尚需要設計師引導。
張華偉亦表示,一套完整的舒適家居系統,投入在20萬~40萬元,對于一般家庭,是一筆不小的支出,但如果僅改裝地暖,安裝凈水器和熱水系統,花費并不是很大,關鍵還在于消費者對行業的認知度。
柏盛國際設計總監楊彬也認為,在外部環境逐漸惡化的現實情況下,打造相對健康的室內環境刻不容緩,凈水、新風、除塵等應成為家居的必需。但對于目前混亂的市場環境,特別是對于凈水、暖通等行業品牌不突出、魚龍混雜的現象,他表示,只能信任長期的合作伙伴或國外品牌。徐永革也表示了同樣的態度,在行業不成熟、品牌認知度較低的情況下,為避免不必要的麻煩,甚至會放棄某些項目的設計。
李光偉亦表示,舒適家居企業所做的本身就是產品和品牌的集成,優勢就是集中設計、安裝、售后,只有加大知識普及和宣傳,并對消費者負責,才能更有利于行業發展。
(原文標題為:舒適家居星星之火正欲燎原)
- 上一篇:武漢辦公家具翻新生意火爆
- 下一篇:家具市場虛火下降 實木材質炒作消費者不買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