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木家具價格波動大 廠商難獲金融機構貸款
早在2011年12月,中誠信托已推出“紅木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該信托產品規模5000萬元,預期收益率11%,期限15個月。其投資標的是福建省仙游縣聚仙堂藝術家具有限公司擁有的標的紅木原料及紅木家具,以小葉紫檀家具為主時,還包括少量海南黃花梨家具、越南黃花梨家具和大葉紫檀家具。以回購的方式規避標的紅木原料及家具的變現風險。
黃花梨木
該產品成立之時,面臨紅木價格大幅波動,引來市場嘩然。2011年10月以后,紅木原料及家具價格出現了幅度超過20%的下跌,2012年初開始回升,至年中又大幅縮水。而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國內紅木家具價格大幅上漲,其中大紅酸枝漲幅幾乎翻倍。
作為有收藏價值的藝術品,紅木價格波動大,紅木廠商因此難以獲得金融機構的貸款。華澳信托的介入,頗為蹊蹺。
“就目前藝術品市場情況,不排除一些投資顧問利用拍賣市場不透明的交易制度,聯合交易方虛抬藝術品價格,再以此藝術品作為抵押物,發行信托產品和基金,達到擴大融資規模和套取資金的目的,套取資金挪做他用的可能。”普益財富分析師范杰說。
“紅木作為抵押,不像大宗商品,價格有規律可循,它的估值、保值、以及存儲都具有較大風險。我們沒有興趣做。”華南一信托公司人士稱。
而在更為保守的銀行機構,多位接受采訪的銀行市場人士對理財周報記者表示:“價格波動大的都不碰。”
“擔保品里有三種類型,一種是不可抵押,一種限制性抵押,還有一種是可接受抵押。可接受的包括商品房、別墅等比較容易變現的,價格波動太大的,比如今天100明天1000,所有銀行都不接受。紅木算是這種。”廣發銀行市場部人士對理財周報記者表示。
實際上,紅木產業中小企業多,融資實力和信用能力參差不齊,銀行更樂于接受的是紅木廠家抱團借款。2011年8月,興業銀行與深圳市寶安區紅木家具行業協會簽訂授信協議,并于9月為深圳市寶安區紅木家具行業協會提供5億貸款額度,首筆貸款業務6600萬元。
目前市場上針對紅木產業的銀行貸款產品十分少見,通常是地方農信社給當地紅木家具企業貸款。2013年,中國銀行大涌支行推出一款名為“中銀紅木貸”的信貸產品。但該產品貸款最高額度僅1000萬元,且限于在當地開廠經營的企業。
紅木產業在民間借款的代價也頗高。某P2P網站顯示,東莞某家具公司貸款1000萬,年化成本達22%。
(原文標題為:價格波動大 銀行不愿做紅木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