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城市家具”大變臉
就像家里不能沒有電視、沙發一樣,城市不能沒有垃圾桶、道路指示牌、公交站臺等公共設施。作為一個老常德人,這些年,我見證了常德的“城市家具”從無到有、從有到靚的變化過程。去年,武陵大道重新更換了新的“城市家具”,像家里重新搞了裝修一樣,感覺立馬不同。
在我的印象中,1990年之前,市城區面積很小,我記得當時只有一條公交線路,就是現在的1路車,出行主要靠單車和步行。道路上沒有公交站臺,垃圾桶和指示牌也是屈指可數。
隨著城市的發展,從2000年開始,城市快速發展,但是注意力集中在城市綠化、道路等大投入的建設當中,忽略了城市中基本的公共設施。市城區主干道設置的公交站臺、休閑座椅、垃圾桶、道路指示牌雖然逐漸增多,但存在缺乏統一規劃、視覺效果差、風格不統一等問題。
因為每天要乘坐公交車出行,我體會最深的要屬公交站臺的變化。舊的公交站臺頂棚較高,既不遮陽又不擋雨,只是個擺設,公交站臺配有座椅的少之又少,而且座椅由幾根圓形不銹鋼鋼管做成,坐上去不舒服,冬天甚至不敢坐。站臺里面還夾雜著各種商業廣告,嚴重影響城市形象。這次新更換的公交站臺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外形美觀,像是一件藝術品,給人一種舒適感,很好地體現了“桃花源里的城市”主題。而且座椅是木質結構,非常人性化。最方便的是,新的公交站臺配有城市道路分布圖,讓不熟悉城市道路的市民乘車時一目了然。
幾年前,我的一個外地朋友來到常德市,可能由于指示牌許久未更新,他按照指示牌所指方向離目的地越走越遠,最后我只得去接他,那時候我就覺得道路指示牌應該更換了。這次新更換的指示牌,不僅道路指示詳細,而且字體比以前的大。
街道上的休閑座椅以前損壞相當嚴重,這次增添了不少新的休閑座椅,新座椅是防腐木制座椅,簡潔美觀,還增加了扶手,市民坐在上面更加方便舒適。以往城市道路擺放的垃圾桶樣式不統一,新更換的垃圾桶以桃花花瓣弧形元素作為主要造型,淺灰色的外殼,造型別致,讓本不起眼的垃圾桶看起來現代典雅。新的垃圾桶上部還增加了煙灰缸,功能更加科學合理。
“城市家具”是城市公共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我覺得武陵大道的“城市家具”更換后的風格更加統一、格調更加雅致、使用更加便利。目前只看到武陵大道進行了更換,我希望市城區主要干道都能統一更換新的“城市家具”,這樣我們的城市會越來越美麗,市民出行也會更加方便。
相關鏈接
2014年“城市家具”工程改造以武陵大道為樣板,逐步在城區高標準完成提質改造工作。“城市家具”改造道路:沅安路、人民路、洞庭大道。具體改造項目:公交站臺、公交站牌、垃圾桶、的士招呼站、休閑座椅、路名牌。
相關言論
美在潛移默化間
配備有城市道路分布圖的公交站臺,帶有扶手的防腐木制座椅,桃花花瓣造型的垃圾桶……變臉的“城市家具”造型美觀,方便實用,具有濃郁的文化氣息和地方特色。這些設施雖然體量不大,卻與市民的生活息息相關,與城市的自然景觀密不可分,忠實地反映了常德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以及文化水準。“城市家具”的人性化、地域化設計不僅給人們帶來生活的便捷,也滿足了人們的精神需求,讓人們在使用中下意識地感受到一種舒適安閑,并從體會生活的愉悅中轉化為對真善美的追求。“城市家具”作為一種文化傳播的媒介,彰顯了常德從小富即安的農耕文化向追求卓越的工業文明的蝶變,能有效地激起市民對“新常德新創業”的共鳴和對“桃花源里的城市”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