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東博會:發展紅木家具產業 珍惜與培育并重
第八屆中國(東陽)木雕竹編工藝美術博覽會11月8日至12日在“世界木雕之都”浙江東陽舉行。8日下午,第三屆中國木雕紅木家具發展論壇如期舉行。各專家學者圍繞“紅木產業升級發展戰略思考”的主題,就目前紅木資源短缺和產品的定位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討和交流,共同把航紅木家具產業發展。
資源短缺或成紅木產業發展的一塊短板 應珍惜培育并重
9月27日,“世界木雕之都”花落浙江東陽,東陽可謂實至名歸。東陽的木雕紅木家具產業近年來也是欣欣向榮。據東陽市委常委、副市長申屠福華在論壇上介紹,目前,該市有工商注冊登記的木雕紅木家具生產經營戶2159戶,從業人員達10多萬人。2012年東陽市木雕紅木家具產業完成了120億元產值,并涌現出了四家龍頭企業和10家骨干企業。
“近年來,東陽市通過加大政策扶持、強化行業監管、加快人才培育等措施。實施‘名品、名企、名家’戰略,進一步促進了木雕紅木家具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申屠福華表示。
而社會公眾對紅木家具的追捧也不斷推高紅木家具的價格,紅木家具市場一片“繁花似錦”。
然而,紅木產業是否能一直欣欣向榮?業內當中不乏冷靜聲音。國內紅木行業專家學者張月在介紹CITES公約木材管制新進展時,提出我國紅木資源稀缺性將長期存在,并會日益嚴重。
沒有紅木資源就沒有紅木產業。面對資源短缺,紅木產業又該如何持續發展?
在廣泛探討下,各專家學者就此問題達成了兩點共識:一是珍惜現有的紅木資源,二是積極培育紅木后續資源。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林產工業協會紅木分會專家委員會主任姜笑梅認為,面對材料接替問題,紅木培育是當務之急,也是紅木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之路。所謂“前人種樹,后人乘涼”,要讓中國的紅木產業“生生不息”,唯有積極培育紅木資源。
此外,她認為,如何更好地利用這些珍貴的紅木資源也是一個深刻命題。
“黃金不能當鋼做,紅木產品的制作要在造型、工藝制作、用料和設計等方面狠下功夫,我們要打造紅木‘精品’,而不是一件‘產品’。”姜笑梅如是說。
產品定位是紅木產業轉型升級關鍵所在
近年來,紅木家具產業發展勢頭正火,并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然而,面對愈演愈烈的紅木產業行內競爭,各企業又該如何準確定位產品,以保在紅木產業發展中占有一席之地?
對此,來自浙江卓木王紅木家俱有限公司總經理的杜長江頗有一番心得。他認為產品的定位是一個戰略綜合問題,主要應從兩方面考慮:一是消費者,即準確認識消費的區域、人群和能力。二是企業方面,即綜合考慮企業的經濟實力、工廠條件、人才儲備和產業環境等。
以卓木王紅木家俱為例,該企業首先準確定位了消費市場。即主要聚焦于一線、二線、三線的發達城市,并針對三類消費群體:日益壯大的中產階級、傳統文化及紅木家具愛好者與高端的消費人群。
杜長江表示,他們在企業定位方面也做了許多探索。
“作為中端品牌企業,我們可以相對弱化生產環節,前端抓原材料,即聚焦產品設計研發、原材料的工藝處理、產品標準的制定和驗收標準的實行。后端主要抓營銷和服務。”杜長江說,每個企業都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和優勢,將產品做精做細,打造出自己的特色品牌。
據悉,論壇上還舉行了中國林業產業創新獎(紅木類)的啟動儀式。同時,東陽“陸光正創作室”、“施徳泉紅木”、“新東陽木雕”三家單位還被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木材工業研究所授予了2013-2016年“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木材工業研究所研究生東陽實習點”。
(原文標題為:第八屆東博會紅木家具發展論壇:珍惜與培育并重)
- 上一篇:網購家具 幾家歡喜幾家愁
- 下一篇:天貓雙11成交350億元 4家居企業躋身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