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家居賣場出狠招 “價格戰”攻天貓雙十一
“雙11”未到,商戰硝煙就已經彌散開來。4日,有媒體報道,包括居然之家、歐亞達等在內的19家聯鎖或區域家居大賣場聯合簽署了《中國家具協會市場委員會關于規范電子商務工作的意見》,共同防御天貓等電商平臺的沖擊。
電商分羹令傳統賣場面臨壓力
5日,記者聯系濟南的家居賣場求證,紅星美凱龍婉拒采訪,居然之家則表示不知情。
“面對無孔不入的網絡電商,僅僅抵制‘雙11’ 是遠遠不夠的。”5日,濟南華喜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封保勇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線上跟線下結合是一個必然趨勢,未來線上商城一定會更多地與實體店配合來完成銷售,家居賣場應主動參與銷售模式的變革,“不然終將會被邊緣化。”升級轉型勢在必行
對于記者詢問賣場抵制“雙11”,居然之家企劃部的工作人員表示,目前還沒有接到相關通知,至于其他內容,則不方便表態。
相較于賣場的回避,銷售商則直白得多。“‘雙11’就是一種營銷手段,抵制其他電商平臺沒有必要。”某品牌門業總經理劉鶴告訴記者,“雙11”最大的刺激點是價格,家居產品更多的是體驗式消費,“家居產品的個性化和體驗需求強烈,僅憑網上圖片的文字介紹很難讓顧客領會到產品的全部,而且家居產品的物流、售后復雜,電商很難解決。”
“實體店為了自身利益采取措施以期平衡是理所當然的。”封保勇表示,但僅僅抵制“雙11”和降價是不夠的,“電商網絡的普遍性、方便性及長期的低價格已經深入人心,實體店應該多創新營銷模式,要有比網購更吸引人的購物體驗、更人性化的購物環境和服務以及更優惠的價格,同時建立自己的電商,以實體店和網絡形式共同參與市場競爭。”
“雖然很多家居賣場都擁有自己的電商平臺,但一味去抵制其他電商平臺沒有任何意義,關鍵是賣場要如何讓線上線下結合得更好,如何讓消費者擁有更好的體驗。”封保勇說。
電子商務觀察者魯振旺也表示,“對大家居(行業)來說,線上僅僅是交易環節,體驗的價值主要由線下完成。”
封保勇同時表示,任何一種競爭都是雙刃劍,當實體店奮起反擊的時候,也會影響到電商的市場份額,“因此電商也需要持續進取的創新,兩者的競爭勢必更能驅動國內消費市場的發展及規范。”
電商分食傳統賣場“蛋糕”,利益爭奪,是電商和傳統家居賣場的矛盾所在
記者了解到,去年“雙11”期間,確有不少家居電商異軍突起。最為突出的是,品牌銷售額排行榜上的“家居品牌”也名列前茅。
以全友家私為例,其去年“雙11”當日的成交量就突破億元大關,并一舉打破了天貓平臺家居類產品銷售的歷史記錄,沖進了淘寶天貓商城當日銷售排行榜三甲。同時,其他家居品牌也在當天集中爆發。根據淘寶方面的統計數據顯示,“雙11”當天家具品類電商的總銷售額接近3億元 ,多個品牌銷售額可以用“驚人”來形容。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裝修家居建材類電子商務網站銷售額約176.7億元,占整個裝修家居建材行業的2.5%;2010年,家居建材電商的銷售額達228億元,占比2.9%;2011年,家居建材電商達282億元,占比4%左右;2012年,家居建材電商達到700億元的規模。
與電商的迅猛發展不同,家居建材類的實體零售企業近年來情形并不樂觀
商務部流通發展司副司長王選慶在7月18日舉行的中國家具協會市場委員會成立大會上表示,今年上半年建材家居行業整體業績不是很理想,全國規模以上建材家居賣場1-6月累計銷售額為5196億元,同比下降6.19%。2011年上半年和2012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建材家居賣場銷售額分別為5978.8億元、5539.3億元。2012年上半年較之同比下降7.66%。
2012年整個建材家居行業面臨困境,“關店潮 ” 不斷上演,新開賣場召租不滿的現象比比皆是。
(原文標題為:實體家居賣場抱團突圍電商“雙11”逼宮 體驗式消費不懼價格戰)
- 上一篇:原料漲價有極限 紅木價格已基本定型
- 下一篇:大涌:文化開啟紅木家具產業變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