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花生、肉制品企業“遭暗算”
從事瑪鋼管件出口的青島天贏工業有限公司剛剛經歷了一場飛來的“橫禍”。“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歐盟對我國瑪鋼管件發起反傾銷調查,我們公司一夜間就變成了被調查對象。”天贏公司綜合管理中心總經理山長海說。
“天贏”的遭遇并非個案。市商務局公平貿易處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貿易保護主義愈演愈烈,貿易摩擦加劇。商務部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共遭遇21國發起的77起貿易救濟調查,涉案金額高達277億美元,比前一年增長369%。而目前世界所有的反補貼措施中,一半以上針對中國。涉及青島企業的有12起,涉案金額過億美元,涉及產品包括輪胎、鋼格板、金屬制品等多個品種。
而貿易救濟調查只是青島企業遭遇的眾多貿易壁壘之一。對于廣大外貿企業而言,“殺人不見血”的技術性貿易壁壘正在一點點地蠶食著原本就“薄如刀片”的利潤。
作為青島木制品出口的重要市場,歐盟占青島木制品出口總量四分之一左右,去年出口貨值1.61億美元。而眼下,為數眾多的青島家具出口企業正在飽受歐盟 《原產國標簽法》帶來的“折磨”。這一自今年3月3日正式實施的法案,要求出口歐盟的木制品提供木材合法證明。一項看似在“情理之中”的法案,卻給青島家具出口企業帶來了極大的困擾。
“上月,我們對歐盟的出口量環比下降了20%,如果情況得不到改善,出口量還將繼續下滑。”青島某家具出口公司相關負責人張永來對記者說,要符合這一法案的要求,企業不但會增加木材采購成本,每年還將增加3萬—5萬元的認證費用。這樣一來,家具出口企業的綜合成本將增加8%-10%,而這些增加的成本只有3%左右能轉嫁給客戶,其余部分必須由出口企業自己消化,這極大地降低了企業出口競爭力。
張永來的遭遇在張鵬看來“稀松平常”。作為青島花生進出口行業協會秘書長,張鵬幾乎每天都要接到會員企業遭遇貿易壁壘的抱怨。
“我國是世界花生的主要出口國,而青島則是主要花生出口地區,從事花生出口的企業數量多,這些企業在歐盟卻被‘區別對待’。”張鵬說,歐盟規定,凡是進口自中國的花生須按20%的比例進行檢驗檢疫,而來自美國和阿根廷的花生抽檢率只有3%—5%。“過高的抽檢率使得青島出口企業貨物壓港時間過長,每個貨柜綜合費用因此增加8萬元左右。更為致命的是,較長的交貨周期造成了不少訂單與客戶的流失。”
而今年1月1日起在歐盟各成員國正式實施的《動物屠宰保護條例》,也讓出口歐盟的青島肉制品企業蒙受損失。“為達到該法案的要求,我們正在對屠宰廠的布局結構和設備、屠宰操作規范等進行調整,這將給我們增加200萬元的成本。”青島九聯集團質量負責人楊圣仁說。
青島檢驗檢疫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技術壁壘以技術為支撐條件,即商品進口國在實施貿易進口管制時,通過頒布法律、法令、條例、規定、建立技術標準、認證制度、衛生檢驗檢疫制度、檢驗程序以及包裝、規格和標簽標準等,提高對進口產品的技術要求,增加進口難度,最終達到保障國家安全、保護消費者利益和保持國際收支平衡的目的。“由于該手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復雜性、靈活性,且隱蔽性極強,正在成為貿易保護主義的新形式,受到各國青睞。”
山東檢驗檢疫局對轄區1035家出口企業2011年度受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影響情況問卷調查顯示,受調查企業中,共有403家出口企業受到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影響,受影響比例為38.94%。不同類別企業受影響的比例依次為:玩具家具類57.69%、木材紙張非金屬類49.18%、橡塑皮革類45.45%、農食產品類45.21%、紡織鞋帽類34.04%、化礦金屬類32.43%、機電儀器類29.22%。威海、煙臺、青島三地企業受影響比例較低,分別為22.37%、28.04%和29.64%。
- 上一篇:宜家家居將落戶陜西西安
- 下一篇:30多年潛心走創作之路 紅木大師獨攬兩大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