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cite id="lz59x"></cite>
<var id="lz59x"></var>
<menuitem id="lz59x"><video id="lz59x"><listing id="lz59x"></listing></video></menuitem><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
<del id="lz59x"><span id="lz59x"></span></del><cite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cite><menuitem id="lz59x"></menuitem>
<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video id="lz59x"><thead id="lz59x"></thead></video></var>
<cite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cite>
<menuitem id="lz59x"></menuitem><var id="lz59x"></var><cite id="lz59x"><strike id="lz59x"><listing id="lz59x"></listing></strike></cite>
<menuitem id="lz59x"></menuitem>
<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var>
<menuitem id="lz59x"><span id="lz59x"><thead id="lz59x"></thead></span></menuitem><menuitem id="lz59x"></menuitem><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
<ins id="lz59x"><span id="lz59x"></span></ins>
<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

模式之殤 互聯網家裝第一股“齊家網”上市兩年股價蒸發過半

導讀:
截至9月14日收盤,齊家網股價報2.15港元,市值25.48億港元;與上市時的發行價4.85港元相比,股價蒸發一半以上。

有著“互聯網家裝行業第一股”之稱的齊屹科技(01739.HK,下稱齊家網),今年來股價再創新低。

截至9月14日收盤,齊家網股價報2.15港元,市值25.48億港元;與上市時的發行價4.85港元相比,股價蒸發一半以上。

齊家網股價

9月13日,香頌資本董事沈萌表示,齊家網業績不穩定無疑動搖了投資者的投資信心。

根據齊家網2020年年中業績報顯示,上半年,齊家網持續經營業務總收入3.1億元,經調整后的凈利潤為687.1萬元。雖未虧損,但總收入同比下滑15.4%,凈利潤下滑幅度更是高達 80.5%。

對于上半年的業績下滑,齊家網解釋稱是受疫情影響所致。但回顧往年業績,早在上市前,齊屹科技已經持續虧損三年,上市后業績也仍未穩定。

9月11日,針對股價跳水、業績滑坡以及未來經營計劃等問題,時代周報記者致電齊家網,對方稱目前不接受采訪。

有業內分析認為,齊家網業績下滑的背后,是平臺管理的問題,也是對用戶體驗不夠重視所致。

口碑下滑

創立之初,齊家網打著互聯網+解決家裝問題的口號,一登場便深受資本寵愛。

公開資料顯示,齊家網成立于2007年,最早是以信息撮合為切入點,從線上獲取流量,再賣給傳統的施工方。同年,齊家網引入蘇州創投,2010年相繼引入鼎暉、百度等,其中百度在齊家網C輪融資出資,目前為公司第二大股東。

借助互聯網基因和資本的助推,互聯網家裝行業在2015年迎來風口元年,齊家網也在三年后踏著東風,搭上了IPO這艘巨輪。

齊家網歷程

2018年年中,在高盛和中信里昂證券聯席保薦下,齊家網的主體齊屹科技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成為互聯網家裝行業第一股。

按GMV計算,齊家網彼時擁有25%以上的市場份額,是國內最大的互聯網裝修平臺。

不過,在上市首日,齊家網的股價就跌破發行價,報收4.54港元,較發行價跌6.39%,上市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市值已蒸發五分之一。

股價挫跌的背后,是燒錢模式和連年虧損的窟窿。

招股書顯示,2015—2017年,齊家網總收入分別為1.41億元、3億元、4.79億元,但凈利潤的收入金額為-1.63億、-1.54億以及-1.09億元,截至2017年底,其累計虧損金額達到了16.28億元。

齊家網CEO鄧華金在上市期間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家裝O2O作為一個重型產業鏈的行業,燒錢極其重要,齊家網正在經歷戰略性虧損。

上市后的齊家網盡管擺脫了虧損的陰霾,但仍難彌補前期虧損缺口。

財報顯示,2018年、2019年,齊家網經調整后歸屬于本公司權益持有人的凈利潤分別是5164萬元、6221萬元。

但需要注意的是,齊家網2019年應付賬款達5.1億元,同比增長34%,總負債約6.9億元,增幅高達18.9%。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齊家網總負債為7.74億元。

今年3月16日,鄧華金簽發了一封內部員工信,宣布管理層開始降薪。

一邊是業績頹靡,另一邊,齊家網還面臨著層出不窮的投訴糾紛案。

9月13日,據天眼查顯示,齊家網的待開庭案件已經排到了今年11月,在此之前已有34條開庭公告。除此之外,自身風險也達到了225條,其中因裝飾裝修合同糾紛被他人或公司起訴不在少數,周邊風險更是高達8622條。

記者在黑貓投訴平臺上發現,欺詐消費者、合約裝修企業跑路、嚴重違約不予退款等方面是消費者的主要投訴理由。

模式之殤

糾紛纏身顯然無法吸引投資者,從一跌再跌的股價表現來看,齊家網正在失去資本市場的認可。

為了提振投資者信心,齊家網從去年6月份開始高頻次回購股票。時代周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據東方財富在2019年8月底以及今年年中兩次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到6月15日,齊家網回購股票次數高達50余次。

但在齊家網啟動回購程序的同時,股東卻悄悄減持手中股票。公開數據統計,齊家網主體齊屹科技的執行董事兼總經理田源和監事高巍分別在6月21日、7月10日和9月16日進行大規模減持動作,合計金額超過5600萬港元。

沈萌表示,目前齊家網確實在經營上出了問題。互聯網可以無限延展市場空間,打破地域限制和信息瓶頸,極大豐富消費者選擇,潛在機會充滿想象空間;但齊家網反而因為過于追求觸達消費者便利這一優勢,導致其他方面發展受限。

其2020年中期業績財報顯示,平臺業務、材料供應鏈業務、自營家裝業務及建筑業務及其它,是齊家網的三大主營業務。

其中,作為核心業務的平臺業務比重持續提升,據財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齊家網平臺業務營收占總營收的66.7%。但在上市元年,齊家網平臺業務營收占比為50%,兩年時間里,該業務營收占比上升了15個百分點以上。

據了解,齊家網的平臺業務主要是通過分享家裝知識,將用戶與供應商聯系起來,以此鏈接B端與C端的服務,齊家網作為橋梁,輸送提供大量用戶給供應商。

9月11日,一位齊家網內部員工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齊家網的變現通路很簡單,就是花錢買流量,再賣流量,其實就是花錢獲取用戶,轉賣給平臺商戶。

流量輸送確實給齊家網帶來了高毛利。齊家網平臺業務的毛利率在今年上半年達到了94.3%。

但獲取流量的成本越來越高,無形中增添了齊家網的資金壓力。

延伸閱讀:流量中介?直營平臺?齊家網進退兩難

前述員工介紹,齊家網的流量在APP上只是很小部分,吸引流量多在外部投放和內容轉化,在推廣上花了很多錢。

2019年財報顯示,齊家網的營銷費用高達4.06億元,比2018年的3.03億元暴漲34%,占全年總營收的50%。

平臺業務的營銷成本高企,但其余兩項業務營收增長乏力,齊家網如何擺脫單一“中介”模式?

歷年財報顯示,自上市以來,齊家網自營家裝業務及建筑業務及其它業務應收逐年下滑,從2018年的2.7億元,下滑至2019年2.48億元,占比也從2018年的42%,降至2019年的32%。

而材料供應鏈業務雖然在2019年實現一千萬元的增幅,但營收占比卻從未超過個位數。

有業內分析認為,齊家網沒有平臺的壟斷性,主要靠營銷導流,一旦斷掉流量基本就沒有業務;二是研發費用過低,新業務很難開展。

財報顯示,2019年,齊家網的研發投入只有4546萬元,相比之下,該年份的營銷費用達到了研發費用的9倍之多。與此同時,齊家網自上市以來僅有一項技術專利,難破技術創新關卡。

“如果齊家網只是依靠流量營造噱頭或圈錢,沒有深入了解行業痛點,最后只能流于形式,長久下來將難以改變自身對行業認知不足的短板。”沈萌認為。

(原標題:互聯網家裝第一股淪為中介 齊家網上市兩年股價蒸發過半  作者:張夢琳)

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